浅谈敏捷项目度量(上)— 当我们谈度量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

提到度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评估,评估效率,评估质量,评估能力,这些都是软件项目重点关注的维度,也因此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问:

当今,很多企业都在转型成敏捷组织,近几年来,敏捷项目管理也越来越盛行,敏捷不是拥抱变化、快速反应,推崇试错和迭代吗,如此挑战下如何进行评估和度量?度量通常建立在指标体系之上,又如何对一套变化的系统设置指标呢?是不是敏捷就没有度量?

答案是否,敏捷有度量,度量是敏捷项目管理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工作。

01 首先来谈谈敏捷项目是如何做度量的

敏捷宣言有一条:工作的软件高于详尽的文档。这个工作的软件指的是敏捷项目的交付物,是敏捷项目管理所要追求的目标,也是项目给利益相关方带来的价值,也因此敏捷项目的度量要服务这个目标。

和传统的度量一样,敏捷度量也是要基于一定的指标体系,那如何设置这个指标体系呢?

敏捷度量的前提也是要分解,将大的目标分解成子目标,这些子目标也就是度量的维度,有了维度还不够,还需要定义度量维度下面的指标(也叫评估项),此外,还需对每个评估项的值进行定义,比如 0 分指的是这件事情压根就没有发生,5分代表成熟表现且非常稳定,中间的分数由团队来定义,但要保证的是分值之间具有区分度。

举个例子,假设有个度量维度是软件质量(注意,软件质量不等同于代码质量),那么对应的评估项就是与软件质量相关的可用性、适用性以及易用性等指标;如果度量维度是团队的人员能力,则相应的评估项就变成了与能力相关的指标,比如业务能力、技术能力、使用工具、学习效率、分享机制等等。

以上工作是团队共同来完成的,也就是说指标的设定是团队基于充分的沟通,协同工作的结果,这和传统的自上而下发起的度量有着很大的区别。

敏捷项目在设置指标的时候,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简单主义优于大而全。

有了度量指标之后,接下来就是度量的实施原则,它保证的是度量这件事情可以持续的发生,并且有一些原则可依据,比如,什么时候度量,度量的周期是多久,度量的实施是先局部再整体还是先整体再局部,这些实施原则虽然起的是指导作用,但并不代表它是一成不变的,相反,在度量实施的过程中,团队会通过沟通不断的去调节这些原则,让度量这件事情的投入产出比最高。

最后,团队还需要对度量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制定相应的改进举措,比如,项目的目标是否达成,差距有多大,指标是否和目标有关联,是否需要调整,为了让团队有更好的表现,更快的达成目标,团队应该采取什么行动,等等,客观的度量结果是指导团队做出改进的重要依据。

在这个过程中,将度量结果给出的反馈变成改进的措施,也是通过沟通来完成的,沟通使得所有人在对度量结果认识一致的基础上,对将要采取的行动有着相同的理解。

image.png

整体来讲,敏捷项目的度量和敏捷宣言倡导的原则非常一致,它追求目标导向、灵活机动、公开透明和团队合作。

而沟通串起了整个度量工作的全过程,也因此,敏捷项目度量也被认为是一种拉通目标和行动的管理工具,使用这个工具的的重要手段便是沟通。

如此度量的话,沟通太多,那会不会因此降低执行的效率呢?想必很多人产生了这样的疑问。

02 如何理解沟通和度量执行效率的问题

要理解这个问题,可以从三个方面来思考。

第一,从传统软件开发的角度,造成效率低的原因,一是由于反馈周期太长,二是因为做了一些不该做的和不合乎要求的事情,造成太多浪费,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沟通的不及时、不充分、不到位。

所以说,沟通不是导致效率低下的原因,相反,缺少沟通会滞后问题暴露的时机,后期修复这些问题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这才是项目进度管理的风险所在。

第二,在敏捷项目管理中,有很多实践活动能帮助提升效率,比如,迭代计划会,更好的拉通目标;每日站会,更充分的了解进度和困难,促成合作;成果展示,更及时的获取反馈,从而及时调整,减少浪费,避免在错误的道路跑的太远,等等。

所以说,敏捷项目中,沟通虽然会带来成本,但也会大大减少犯错的概率,提高开发效率。

第三,在一个依赖团队协作的软件项目中,沟通还有其额外的价值,除了上述提到的拉通目标,减少风险之外,沟通还能帮助提高团队的凝聚力,好的团队关系是互相理解基础上的互相成就,沟通便是促成理解和成就的最有效的方式,另外,沟通还有一个价值是能力发展,比如结对编程,除了提高代码质量,它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传帮带”,比如代码审查,除了排查代码质量问题,它的意义在于经验和技能的分享,和外部的培训相比,团队从这些实践活动获得的价值会更加有效,也更接项目的“地气”。

03 敏捷度量对管理者的挑战

从敏捷度量的目的和流程来看,它对项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敏捷度量在其目标导向、灵活机动、公开透明和团队合作的原则之上,实际上是管理的敏捷性。

也因此,敏捷度量对敏捷项目的管理者提出了一些能力的要求和素质的要求。

能力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度量的实施上。

第一个能力便是辅导,管理者担负着知识传授、理论辅导、工具导入等职责,这个能力要求管理者对度量具备深入的理解和灵活的应变能力。

第二个能力是反馈,管理者能够基于度量结果,带着团队进行改进分析,将分析的结果落实成行动,一步步缩短差距,提炼经验,优化度量体系,在这个过程中,管理者还要给予团队和个体具体的有帮助的反馈,在纠偏的过程中培养人。

第三个能力是沟通,管理者根据管理的目的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和工具,解决争议,强化团队合作,通过沟通牵引大家共同努力,将度量融合进项目管理的过程,充分发挥度量的沟通管理作用。

第四个能力是管理,作为管理者,紧盯目标,协调团队的实践和行动,跟踪进度,组织沟通和回顾,优化从迭代管理到整个项目周期管理的流程,高效能的推进计划和产出结果。

素质的要求主要体现在对自身角色的定义和认识上。

第一个要求是开放,以开放的心态面对变化和不确定性,发掘团队成员的潜力,帮助成员发展能力,寻找在特定领域比自己经验丰富更资深的同伴,谦虚务实,持续进步。

第二个要求是投入,兼顾团队目标与个体利益,以身作则,在实现团队目标的基础之上,充分理解个体的诉求并帮助个体获得价值,建设稳定且不断成长的团队。

第三个是支持,发挥支持和辅导的作用比实施权利更加重要,建设一种扁平式的文化,赋能团队并支持团队决策的达成和落实。

第四个是创新,相信尝试比成功更重要,目标导向但不是以成功作为唯一的度量指标,从未知中探索可能,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实现目标。

总结一下:度量是敏捷项目管理的一个重要工具,比起传统的度量,敏捷度量更加灵活机动,更加注重团队合作,实施度量并不会降低团队的效能,相反,敏捷项目在度量的过程中,能通过充分的沟通,帮助团队拉通目标,提高效能,现实的经验是,高效能不是“量”出来的,是“管”出来的,所以说,敏捷度量是管理模式创新的产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浅谈敏捷项目度量(上)— 当我们谈度量的时候我们在谈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