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学习路线(13)——Collection集合类:List集合与Set集合

一、集合类体系结构
Java学习路线(13)——Collection集合类:List集合与Set集合_第1张图片


二、部分Collection类型对象
Java学习路线(13)——Collection集合类:List集合与Set集合_第2张图片
Collection集合特点

  • List系列集合是有序、可重复、有索引。

    • ArrayList:有序、可重复、有索引
    • LinkedList:有序、可重复、有索引
  • Set系列集合是无序、不重复、无索引。

    • HashSet:无序、不重复、无索引
    • LinkedHashSet:有序、不重复、无索引
    • TreeSet:按照大小默认升序、不重复、无索引

约束存储数据

  • 泛型约束: 集合是支持任意类型进行存储的。
  • 引用类型约束: 集合不支持基本类型,但支持引用数据类型。

三、Collection常用API

方法 说明
boolean add(E e) 添加指定数据并返回添加结果
void clear() 清空数据
boolean isEmpty() 判断数据为空
int size() 获取集合大小
boolean contains(Object o) 判断集合是否包含某个元素
boolean remove(E e) 删除集合中某个元素默认删除第一个
Object[] toArray() 集合转对象数组

拓展API

方法 说明
Collection addAll(Collection c) 合并

四、Collection遍历方式

1、迭代器(Iterator)

获取迭代器

方法 说明
Iterator iterator() 返回迭代器对象,默认指向0索引

Iterator中常用方法

方法 说明
boolean hasNext() 询问当前位置是否有元素
E next() 获取当前元素,并向下移动,注意越界(NoSuchElementException)

示例

/*1、创建集合对象*/
Collection<String>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add("我");
collection.add("爱");
collection.add("中");
collection.add("国");
collection.add("!");

/*2、获取迭代器*/
Iterator<String> integer = collection.iterator();

/*循环遍历迭代器*/
while(integer.hasNext()){	//判断有没有值
	System.out.print(integer.next());	//获取值并下移
}

/*打印结果*/
我爱中国!

2、foreach
foreach实际上是重写了迭代器进行遍历。

格式:

for(数据类型 element : 数组/集合){
	循环体
}

示例

/*1、创建集合对象*/
Collection<String>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add("我");
collection.add("爱");
collection.add("中");
collection.add("国");
collection.add("!");

/*2、foreach遍历*/
for (String str : collection) {
	System.out.print(str);
}

/*打印结果*/
我爱中国!

3、lambda
Collection类提供了一个叫做 forEach() 的方法进行遍历,该方法采用的是匿名类进行重写。

 /*1、创建集合对象*/
Collection<String> collection = new ArrayList<>();
collection.add("我");
collection.add("爱");
collection.add("中");
collection.add("国");
collection.add("!");

/*2、forEach()遍历*/
//System.out::print 是将当前元素进行引用打印
collection.forEach(System.out::print);

/*打印结果*/
我爱中国!

五、常见数据结构

概念: 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底层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合适的数据结构能提高运行效率和存储效率。

常见结构
1、栈
特点: 后进先出,先进后出。

2、队列
特点: 先进先出,后进后出
三种队列: 单进单出队列,双进单出队列,双进双出队列

3、数组
存储特点: 一块内存连续的空间。
操作特点:

  • 查询速度快: 通过地址值和索引定位。
  • 删除速率低: 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 添加速率低: 需要移动大量元素。

4、链表
存储特点: 内存中不连续,每个节点包含数据和下一个元素地址。
操作特点:

  • 查询速度慢: 因为内存不连续,所以需要遍历每一个元素。
  • 删除速率高: 通过指针指向更变即可完成删除。
  • 添加相对速率高: 因为查询慢,所以速率较低,高效添加是通过指针指向更变即可完成删除。
    两种链表: 单向链表(数据+下一地址),双向链表(上一地址+数据+下一地址)

5、二叉树
存储特点: 内存不连续,每个节点包含父节点地址,左右节点地址,数据值。
结构特点:

  • 只能有一个根节点,每个节点最多支持2个直接子节点。
  • 节点的度: 节点拥有的子树个数,二叉树的度不大于2。
  • 叶子结点: 度为0的节点,也称为终端节点
  • 高度: 叶子结点高度为1,叶子结点的父节点高度为2,…,根节点高度最高。
  • 层: 根节点在第1层,以此类推。
  • 兄弟节点: 拥有共同父节点的节点互称兄弟节点。

特殊的二叉树: 二叉排序树。

6、平衡二叉树
原则: 任意节点的左右两个子树高度差不超过1,任意节点的左右两个子树都是平衡二叉树。

7、红黑树
概念: 一种自平衡的二叉排序树,1972年被称为平衡二叉B树,1978年更名为**“红黑树”**。
特点: 每一个节点可以是红或者黑,通过 “红黑规则” 进行平衡。
红黑规则

  • 每个节点是红色或黑色,根节点必须是黑色。
  • 如果节点没有子节点或父节点,则节点对应指针属性为Nil,这些Nil视为叶节点,叶节点是黑色。
  • 如果一个节点是红色,则子节点必须是黑色。
  • 每个节点,从该节点到其所有后代叶节点的简单路径上,均包含相同数目的黑色节点。

六、List集合
特有方法:

方法 说明
void add(int index,E element 指定位置插入元素
E remove(int index 指定位置的元素,并返回删除元素
E set(int index,E element 修改指定位置的元素,并返回修改元素
E get(int index 获取指定位置的元素

List实现类的底层原理

1、ArrayList底层原理:

  • 底层基于数组实现,根据索引定位元素,增删需要做大量元素的移位操作。
  • 第一次创建集合并添加元素时,默认创建长度为10的数组。
  • 当数组满元素时,自动扩容二分之一。

2、LinkedList底层原理

  • 基于双链表实现,查询速度慢,增删首尾元素快(最适合实现栈与队列结构)。
  • 独有方法
方法 说明
void addFirst(E e) 首位插入指定元素
void addLast(E e) 末位插入指定元素
E getFirst() 获取首位元素
E getLast() 获取末位元素
E removeFirst() 删除首位元素
E removeLast() 删除末位元素
E push() 压栈/入栈
E pop() 弹栈/出栈
E offerLast() 入队
E offerFrist() 出队

补充知识
1、集合的并发修改异常
问题的出现: 当我们从集合中查找某个元素并删除时,可能会出现并发修改异常。
问题出现的原因: 当我们在循环遍历时,因为索引改变而产生跳跃查询的情况。
解决方案:

  • 使用迭代器遍历,删除方法使用迭代器删除方法 iterator.remove(); 删除当前元素并不下移。(推荐使用)
  • 使用倒着for循环。

2、深入泛型

(1)泛型定义的位置

  • 类的后面。【class ArrayList】
  • 方法声明。【public void get(T t)】
  • 接口声明。【interface Collection】

(2)自定义泛型类

  • 格式: 【修饰符 class 类名<泛型变量> { … }】
public class MyArrayList<T>{ }
  • 泛型变量标识

常见标识:T、E、T、K、V

  • 作用: 编译阶段指定数据类型。

  • 原理: 出现泛型变量的地方全部替换成传输的真实数据类型。

  • 示例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MyArrayList<String> mal = new MyArrayList<>();
        mal.add("String");
    }
}

public class MyArrayList<E> {
    public void add(E element){

    }
    public void remove(E element){

    }
}

(3)自定义泛型方法

  • 概念: 定义方法时同时定义泛型的方法。
  • 格式:
修饰符 <泛型变量> 返回值 方法名称(参数列表){ ... }
  • 作用: 方法中可以使用泛型接收一切实际类型的参数,方法更具备通用性。
  • 示例:
class Mai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names = {"x1","x2","x3"};
        printArray(names);
        System.out.println("——————————");
        Integer[] ages = {10,11,12};
        printArray(ages);
    }

    public static <T> void printArray(T[] arr){
        StringBuilder builder = new StringBuilder("[");
        Iterator<T> iterator = Arrays.stream(arr).iterator();
        while(iterator.hasNext()){
            builder.append(iterator.next());
            builder.append(iterator.hasNext()?", ":"");
        }
        builder.append("]");
        System.out.println(builder.toString());
    }
}


/*输出结果*/
[x1, x2, x3]
——————————
[10, 11, 12]

(4)自定义泛型接口

  • 概念: 使用泛型定义的接口。
  • 格式:
修饰符 interface 接口名称<泛型变量>{ }
  • 作用: 泛型接口让实现类选择当前功能需要操作的数据类型。
  • 示例:
interface Info<E>{
    void add(E element);
    void removeByID(int id);
    E queryByID(int id);
    void update(int id,E element);
}

class Student implements Info<Student>{

    @Override
    public void add(Student element) {

    }

    @Override
    public void removeByID(int id) {

    }

    @Override
    public Student queryByID(int id) {
        return null;
    }

    @Override
    public void update(int id, Student element) {

    }

}

(5)通配符:?

  • 概念: ?可以在“使用泛型”时代表一切类型,而E,T,K,V在定义泛型时使用。
  • 泛型的上下限:
    【? extends Car】?必须是Car或者其子类,表示泛型上限
    【? super Car】?必须是Car或者其父类,表示泛型下限
  • 示例
  /**
	*使用场景:当我们需要传入多类型的引用集合时使用
	*/
  /*? extends Car使用*/
  /*1、创建Car类以及子类*/
  class Car{}
  class BMW extends Car{}
  class BENZ extends Car{}
  
  /*2、运行方法,这里的表示引用类型是Car或是其子类*/
  public static void go(ArrayList<? extends Car> cars){}

  /*3、使用方法*/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ArrayList<BMW> bmw = new ArrayList<>();
	bmw.add(new BMW());
	bmw.add(new BMW());
	bmw.add(new BMW());
	
	ArrayList<BENZ> benzs= new ArrayList<>();
	benzs.add(new BENZ());
	benzs.add(new BENZ());
	benzs.add(new BENZ());

	go(bmw);
	go(benzs);
  }

七、Set集合体系

体系特点

  • 无序: 存取顺序不一致
  • 不重复: 可以去重
  • 无索引: 没有带索引的方法

实现类特点

  • HashSet: 无序、不重复、无索引
  • LinkedHashSet: 有序、不重复、无索引
  • TreeSet: 排序、不重复、无索引

实现类详情
1、HashSet

(1)元素无序的底层原理:哈希表

hash表的概念: 是一种对于增删改查数据性能较好的结构。

hash表的组成: JDK8之前使用数组+链表组成;JDK8之后使用数组+链表+红黑树

JDK7版本的HashSet的底层原理解析:数组+链表+Hash算法

  • 1、优先创建一个默认长度为16,默认加载扩容因子为0.75的数组的数组,数组名table
  • 2、根据hash值跟数组长度求余计算存入位置(Hash算法)。
  • 3、当发生冲突时调用equals()比较。若已知则不存;若不一致则存储数组。
    • JDK7新元素占据老元素的位置,再将老元素挂载到新元素节点上。
    • JDK8新元素直接挂载到老元素节点上。
  • 4、当数组存满到16*0.75=12时,就自动扩容,每次扩容原先的两倍。

JDK8版本的HashSet原理解析:数组+链表+红黑树
两者区别在于由于当挂载链表长度超过8时,自动转换成红黑树。

(2)要理解hash表,必须先理解hash值。

hash值的概念: 是JDK根据对象的地址,按照某种自定义或预设规则计算的int类型数值。

获取hash值的方法: Object类API【int hashCode();】-> 返回对象的hash值

对象hash值特点

  • 同一个对象多次调用hashCode()返回相同的hash值。
  • 默认情况下,不同对象的hash值不同。

示例

/*1、创建对象获取hash值*/
String str = "石头人";
System.out.println(str.hashCode());
String integerV = "李雷";
System.out.println(integerV.hashCode());

/*打印结果*/
30237497
858473

(3)HashSet去重底层原理: Hash算法一致节点挂载

注意: 当我们需要去重对象集合时,需要在对象中重写hashCode()以及equals()

重写的hashCode()和equals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equals(Object o){
	if(this == o) return true; //判断是否为当前对象
	if(o == null || getClass() != o.getClass()) return true; //判断空值以及对象类型是否相同。
	类型 变量名 = (类型)o;
	return 属性比较 && Objects.equals(xx,o.xx)}

@Override
public int hashCode(){
	return Objects.hash(你比较的参数列表);
}

2、LinkedHashSet
(1)特点:有序不重复无索引
(2)有序特性:保证存储和取出的元素顺序一致。
(3)存储结构:Hash表
(4)有序原理:数据依次进入,每一个数据都会与前一个数据建立双向链表机制记录顺序。

3、TreeSet集合
(1)特点:可排序不重复无索引
(2)可排序特性:按照元素大小默认升序排列。
(3)存储结构:红黑树
(4)默认排序规则:

  • 数值类型: Integer,Double,官方默认按照大小升序排序。
  • 字符串类型: 默认按照首字符的ASCII码升序排序。
  • 自定义类型: 采用自定义排序规则。

(5)示例

/*数值类型排序*/
Set<Integer> integerSet = new TreeSet<>();
integerSet.add(3);
integerSet.add(1);
integerSet.add(6);
integerSet.add(8);
integerSet.add(0);
integerSet.add(2);
System.out.println(integerSet);
        
/*字符串类型排序*/
Set<String> stringSet = new TreeSet<>();
stringSet.add("Java");
stringSet.add("MySQL");
stringSet.add("PHP");
stringSet.add("C++");
stringSet.add("Golang");
stringSet.add("JavaScript");
System.out.println(stringSet);
        
/*打印结果*/
[0, 1, 2, 3, 6, 8]
[C++, Golang, Java, JavaScript, MySQL, PHP]

/*自定义类型排序*/
//方法一:Comparable接口重写compareTo()
public class AppleTem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Apple> set = new TreeSet<>();
        set.add(new Apple("绿苹果",82.2,50));
        set.add(new Apple("黄苹果",54.1,20));
        set.add(new Apple("金苹果",10.2,11));
        set.add(new Apple("青苹果",100.0,1));
        System.out.println(set);
    }

}

class Apple implements Comparable<App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ouble weight;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Apple() {
    }

    public Apple(String name, double weight, int count) {
        this.name = name;
        this.weight = weight;
        this.count = count;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double getWeight() {
        return weight;
    }

    public void setWeight(double weight) {
        this.weight = weight;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public void setCount(int count) {
        this.count = count;
    }

	@Override
    public int compareTo(Apple o) {
        return this.getName().compareTo(o.getName());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Apple{" +
                "name='" + name + '\'' +
                ", weight=" + weight +
                ", count=" + count +
                '}';
    }
}

//方法二:TreeSet集合有参构造器,设置Comparator接口对应的比较器对象。(优先使用)
public class AppleTemp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et<Apple> set = new TreeSet<>(Comparator.comparing(Apple::getName));
        set.add(new Apple("绿苹果",82.2,50));
        set.add(new Apple("黄苹果",54.1,20));
        set.add(new Apple("金苹果",10.2,11));
        set.add(new Apple("青苹果",100.0,1));
        System.out.println(set);
    }
}

class Apple{

    private String name;
    private double weight;
    private int count;

    public Apple() {
    }

    public Apple(String name, double weight, int count) {
        this.name = name;
        this.weight = weight;
        this.count = count;
    }

    public String getName() {
        return name;
    }

    public void setName(String name) {
        this.name = name;
    }

    public double getWeight() {
        return weight;
    }

    public void setWeight(double weight) {
        this.weight = weight;
    }

    public int getCount() {
        return count;
    }

    public void setCount(int count) {
        this.count = count;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Apple{" +
                "name='" + name + '\'' +
                ", weight=" + weight +
                ", count=" + count +
                '}';
    }
}

/*打印结果*/
[Apple{name='绿苹果', weight=82.2, count=50}, Apple{name='金苹果', weight=10.2, count=11}, Apple{name='青苹果', weight=100.0, count=1}, Apple{name='黄苹果', weight=54.1, count=20}]

补充知识
1、可变参数

概念: 可变参数用在形参中接收多个数据。

格式:

/*数据类型... 参数名称*/
public static void sum(int... num);

作用:

  • 1、传输参数灵活方便。可以不传参,也可以传输1个或者多个,也可以传输一个数组。
  • 2、可变参数在方法内部按照数组进行使用。

注意事项

  • 1、 一个形参列表中可变参数只能有一个。
  • 2、可变参数必须放在形参列表的最后。

2、Collections操作类

概念: java.utils.Collections是集合工具类

常用API

方法 说明
static boolean addAll(Collection c,T… elements) 批量添加元素
static void shuffle(List list) 打乱集合顺序
static void sort(List list) 集合排序
static void sort(List list,Comparator c) 按指定规则排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java,学习,li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