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

基本介绍

相比数组,链表是一种稍微复杂一点的数据结构。数组和链表都属于线性表,一个是顺序存储结构,一个是链式存储结构,最主要的的差别是底层存储结构。

数组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来存储,对内存要求较高,如果申请一个100MB大小的数组,当内存中没有连续的、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时,即使内存剩余空间总和大于100MB,仍然申请失败。

链表恰恰相反,它并不需要一块连续的内存空间,它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起来使用,所以如果申请的是 100MB 大小的链表,只要剩余内存不小于于100MB根本不会有问题。如果剩余内存地址是连续的,也是可以的。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1张图片

常见的链表结构有单链表、双链表、循环链表。本文主要介绍双链表,以及的它的使用和自定义手写双链表。

单链表

链表通过指针将一组零散的内存块串联在一起。其中,我们把内存块称为链表的**“结点”。为了将所有的结点串起来,每个链表的结点除了存储数据之外,还需要记录链上的下一个结点的地址。如图所示,我们把这个记录下个结点地址的指针叫作后继指针** next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2张图片

其中有两个结点是比较特殊的,它们分别是第一个结点和最后一个结点。我们习惯性地把第一个结点叫作头结点,把最后一个结点叫作尾结点。其中,头结点用来记录链表的基地址。有了它,我们就可以遍历得到整条链表。而尾结点特殊的地方是:指针不是指向下一个结点,而是指向一个空地址 NULL,表示这是链表上最后一个结点。

与数组一样,链表也支持数据的查找、插入和删除操作。在进行数组的插入、删除操作时,为了保持内存数据的连续性,需要做大量的数据搬移,所以时间复杂度是 O(n)。而在链表中插入或者删除一个数据,我们并不需要为了保持内存的连续性而搬移结点,因为链表的存储空间本身就不是连续的。所以,在链表中插入和删除一个数据是非常快速的。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针对链表的插入和删除操作,我们只需要考虑相邻结点的指针改变,所以对应的时间复杂度是 O(1)。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3张图片
但是,有利就有弊。链表要想随机访问第 k 个元素,就没有数组那么高效了。因为链表中的数据并非连续存储的,所以无法像数组那样,根据首地址和下标,通过寻址公式就能直接计算出对应的内存地址,而是需要根据指针一个结点一个结点地依次遍历,直到找到相应的结点。

可以把链表想象成一个队伍,队伍中的每个人都只知道自己后面的人是谁,所以当我们希望知道排在第 k 位的人是谁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从第一个人开始,一个一个地往下数。所以,链表随机访问的性能没有数组好,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

双链表

单向链表只有一个方向,结点只有一个后继指针 next 指向后面的结点。而双向链表,顾名思义,它支持两个方向,每个结点不止有一个后继指针 next 指向后面的结点,还有一个前驱指针 prev 指向前面的结点。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4张图片

双向链表需要额外的两个空间来存储后继结点和前驱结点的地址。所以,如果存储同样多的数据,双向链表要比单链表占用更多的内存空间。虽然两个指针比较浪费存储空间,但可以支持双向遍历,这样也带来了双向链表操作的灵活性。那相比单链表,双向链表适合解决哪种问题呢?

从结构上来看,双向链表可以支持 O(1) 时间复杂度的情况下找到前驱结点,正是这样的特点,也使双向链表在某些情况下的插入、删除等操作都要比单链表简单、高效。

单链表的插入、删除操作的时间复杂度已经是 O(1) 了,双向链表还能再怎么高效呢?别着急,刚刚的分析比较偏理论,很多数据结构和算法书籍中都会这么讲,但是这种说法实际上是不准确的,或者说是有先决条件的。再来带你分析一下链表的两个操作。

先来看删除操作

在实际的软件开发中,从链表中删除一个数据无外乎这两种情况:

  • 删除结点中“值等于某个给定值”的结点;
  • 删除给定指针指向的结点。

对于第一种情况,不管是单链表还是双向链表,为了查找到值等于给定值的结点,都需要从头结点开始一个一个依次遍历对比,直到找到值等于给定值的结点,然后再通过我前面讲的指针操作将其删除。

尽管单纯的删除操作时间复杂度是 O(1),但遍历查找的时间是主要的耗时点,对应的时间复杂度为 O(n)。根据时间复杂度分析中的加法法则,删除值等于给定值的结点对应的链表操作的总时间复杂度为 O(n)。

对于第二种情况,我们已经找到了要删除的结点,但是删除某个结点 q 需要知道其前驱结点,而单链表并不支持直接获取前驱结点,所以,为了找到前驱结点,我们还是要从头结点开始遍历链表,直到 p->next=q,说明 p 是 q 的前驱结点。

但是对于双向链表来说,这种情况就比较有优势了。因为双向链表中的结点已经保存了前驱结点的指针,不需要像单链表那样遍历。所以,针对第二种情况,单链表删除操作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而双向链表只需要在 O(1) 的时间复杂度内就搞定了!

同理,如果我们希望在链表的某个指定结点前面插入一个结点,双向链表比单链表有很大的优势。双向链表可以在 O(1) 时间复杂度搞定,而单向链表需要 O(n) 的时间复杂度。你可以参照我刚刚讲过的删除操作自己分析一下。

除了插入、删除操作有优势之外,对于一个有序链表,双向链表的按值查询的效率也要比单链表高一些。因为,我们可以记录上次查找的位置 p,每次查询时,根据要查找的值与 p 的大小关系,决定是往前还是往后查找,所以平均只需要查找一半的数据。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5张图片

  • 第一次处理:将所有元素根据点数分别存放到9个链表中,然后将链表连接起来,此时的链表中元素的点数是有序的
  • 第二次处理:将所有元素根据花色分别存放到3个链表中,然后将链表连接起来,此时的链表中元素的点数和花色均是有序的

代码如下:

/**
 * 麻将类
 */
public class Mahjong {
    public int suit;//筒(1),万(2),条(3)
    public int rank;//点数 一  二  三

    public Mahjong(int suit, int rank) {
        this.suit = suit;
        this.rank = rank;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this.suit+" "+this.rank+")";
    }
}

测试类

/**
 * 链表的应用
 * 链式基数排序
 * 麻将的排序
 */
public class Client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LinkedList<Mahjong> list = new LinkedList<Mahjong>();
        list.add(new Mahjong(3,1));
        list.add(new Mahjong(2,3));
        list.add(new Mahjong(3,7));
        list.add(new Mahjong(1,1));
        list.add(new Mahjong(3,9));
        list.add(new Mahjong(2,2));
        list.add(new Mahjong(3,2));
        list.add(new Mahjong(1,3));
        list.add(new Mahjong(3,8));
        System.out.println(list);
        //[(3 1), (2 3), (3 7), (1 1), (3 9), (2 2), (3 2), (1 3), (3 8)]
        radixSort(list);
        System.out.println(list);
        //[(1 1), (1 3), (2 2), (2 3), (3 1), (3 2), (3 7), (3 8), (3 9)]
    }

    public void radixSort(LinkedList<Mahjong> list) {
        //按点数进行分组
        LinkedList[] rankList = new LinkedList[9];
        int rankLength = rankList.length;
        for (int i = 0; i < rankLength; i++) {
            rankList[i] = new LinkedList();
        }
        //把数据一个个放到对应的链表中
        while(list.size() > 0) {
            //取一个
            Mahjong mahjong = list.remove();
            //存放到对应的点数的链表中,下标为点数减1
            rankList[mahjong.rank-1].add(mahjong);
            //循环结束,list就为空了
        }
        //把9组不同点数的链表合并串联在一起
        for (int i = 0; i < rankLength; i++) {
            list.addAll(rankList[i]);
        }
        //按花色(筒子,万子,条子)进行分组
        LinkedList[] suitList = new LinkedList[3];
        int suitLength = suitList.length;
        for (int i = 0; i < suitLength; i++) {
            suitList[i] = new LinkedList();
        }
        //把数据一个个放到对应的链表中
        while(list.size() > 0){
            //取出一个元素(麻将)
            Mahjong mahjong = list.remove();
            //存放到对应的花色的链表中
            suitList[mahjong.suit-1].add(mahjong);
        }
        //把3组不同花色的链表合并串联在一起
        for (int i = 0; i < suitLength; i++) {
            list.addAll(suitList[i]);
        }
    }
}

下面我们自己实现一个双向链表LinkedList,关于代码中添加和删除数据的逻辑,可对照下图一步一步进行对比分析:

双向链表添加数据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6张图片

双向链表删除数据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7张图片

/**
 * 手写双链表
 */
public class LinkedList<E> {
    /**
     * 结点
     */
    private static class Node<E>{
        E item;
        Node<E> prev;
        Node<E> next;

        public Node(Node<E> prev, E item, Node<E> next) {
            this.item = item;
            this.prev = prev;
            this.next = next;
        }
    }

    public LinkedList() {

    }

    //头结点
    Node<E> first;
    //尾结点
    Node<E> last;
    //大小
    int size;

    /**
     * 插入数据
     */
    public void add(E e) {
        linkLast(e);
    }

    private void linkLast(E e) {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last, e, null);
        //临时变量,保存中间值
        Node<E> l = last;
        last = newNode;
        if (l == null) {
            first = newNode;
        } else {
            l.next = newNode;
            //new Node(last,e,null); 已经完成下面的操作
            //last.prev = l;
        }
        size++;
    }

    /**
     * 根据索引查找结点
     */
    public E get(int index)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return null;
        }
        return node(index).item;
    }

    /**
     * 获取index位置上的结点
     * 双链表查询较数组较慢是,需要循环
     * 而双链表查询比单链表快
     * 因为判断要查询结点index在链表前半部分,
     * 就从前往后查,如果index在链表后半部分,
     * 那么就从后往前查。
     */
    private Node<E> node(int index) {
        
        //如果index在整个链表的前半部分
        if (index < (size >> 1)) {//size >> 1 ---> size / 2
            Node<E> node = first;
            for (int i = 0; i < index; i++) {
                node = node.next;
            }
            return node;
        } else {//如果index在整个链表的后半部分
            Node<E> node = last;
            for (int i = size - 1; i > index; i--) {
                node = node.prev;
            }
            return node;
        }
    }

    /**
     * 插入数据在index位置
     */
    public void add(int index, E e) {
        if (index < 0 || index > size) {
            return;
        }
        if (index == size) {//在尾部结点添加数据
            linkLast(e);
        } else {
            Node<E> target = node(index);//比如index=2
            //需要打断index=1和index=2两个结点的联系,新建两组结点的前驱和后继联系
            Node<E> pre = target.prev;//中间变量存放index=1的结点
            Node<E> newNode = new Node<E>(pre,e,target);//对应红色箭头步骤1、2
            if (pre == null) {//向index=0的位置添加数据(结点)
                first = newNode;
            } else {
                pre.next = newNode;//对应红色箭头步骤3
                target.prev = newNode;//对应红色箭头步骤4
            }
            size++;
        }
    }

    /**
     * 删除数据
     */
    public void remove(int index) {
        Node<E> target = node(index);
        unLinkNode(target);
    }

    private void unLinkNode(Node<E> p) {//比如index=2
        //拿到要删除结点的前驱和后继
        Node<E> pre = p.prev;
        Node<E> next = p.next;
        if (pre == null) {
            first = p.next;//表示删除头结点
        } else if (next == null) {
            last = p.prev;//表示删除尾结点
        } else {
            pre.next = p.next;//表示目标结点的前驱的后继指向目标结点的后继
            next.prev = p.prev;//表示目标结点的后继的前驱指向目标结点的前驱
        }
        size--;
    }

}

测试类:

/**
 * 自定义(手写)双链表的测试类
 */
public class Client {
    @Test
    public void test() {
        LinkedList<Integer> linkedList = new LinkedList<>();
        linkedList.add(4);
        linkedList.add(1);
        linkedList.add(3);
        print(linkedList);//0:4 1:1 2:3
        linkedList.add(1,2);
        print(linkedList);//0:4 1:2 2:1 3:3
        linkedList.add(0,66);
        linkedList.add(0,88);
//        linkedList.remove(3);
        print(linkedList);
    }

    private void print(LinkedList<Integer> linkedList) {
        int size = linkedList.size;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System.out.print(i+":"+linkedList.get(i)+"  ");
        }
        System.out.println("");
    }
}

常见的关于链表的算法题

LeetCode206 反转链表

递归逻辑原理如下图: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8张图片

迭代思想原理图:
数据结构与算法:链表及其应用_第9张图片
迭代翻转时,要由2->1 prev 存放节点2的前继节点(1). next存放节点1的后继节点(2)

核心代码

/**
 * 反转单链表
 */
 
public static ListNode reverseList(ListNode head) {
	
	/**递归的基本思想就是把规模大的问题转化为规模小的相同的子问题来解决。 在函数实现时,
	因为大问题和小问题是一样的问题,因此大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小问题的解决方法也是同一个方法。
	这就产生了函数调用它自身的情况,这也正是递归的定义所在。格外重要的是,这个解决问题的
	函数必须有明确的结束条件,否则就会导致无限递归的情况。总结起来,递归的实现包含了两个部分,
	一个是递归主体,另一个是终止条件。*/

	//递归法
	//终止条件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空链表或者head已经为尾结点
		return head;
	}
	//本题从链表最后两个元素开始执行后面两行的核心操作
	ListNode new_head = reverseList(head.next);
	head.next.next = head;
	head.next = null;
	return new_head;

	//迭代法
	//通过移动当前节点,动态改变当前节点的prev和next
	ListNode prev= null, next;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curr != null) {
        next = curr.next;//存放下一个节点
        curr.next = prev;//指向下一个节点
        prev = curr;
        curr = next;
    }
    return prev;
	
}

LeetCode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
 * 交换链表相邻的元素
 */
 public void swapPairs() {
    Node pre =  new Node(0);
    pre.next = head;//prev -> head
    if (head==null||head.next==null) return;//表示空链表或只有一个结点,无需交换
    while (pre.next != null && pre.next.next != null) {//原始链表至少要有两个结点
	     // node1 是当前要反转的第一个结点  pre -> node1 -> node2 -> node3
	     Node node1 = pre.next;//1
	     System.out.println("node1= "+node1.data);
	     // node2 是当前要反转的第二个结点
	     Node node2 = pre.next.next;
	     // 第二个结点放到第一个位置  pre -> node2
	     if (pre.next == head) {
	         //如果不添加判断,pre->node2->node1->node3
	         //但是pre.next=node2 即不再指向head,相当于把头结点删了
	         head = node2;
	         pre.next = node2;
	     } else {
	         pre.next = node2;
	     }
	     // 第三个结点放在第二个结点后面 node1 -> node3
	     node1.next = node2.next;
	     // 接第一第二个  pre -> node2 -> node1 -> node3
	     node2.next = node1;
	     //pre向后移两个结点
	     pre = pre.next.next;
   }
}

LeetCode25 K个一组反转链表

class Solution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KGroup(ListNode head, int k) {
		//边界情况
		if (head == null || head.next == null || k <= 1) retrun head;
		// 虚拟节点
		ListNode dummy = new ListNode(-1);
		dummy.next = head;
		// 前继节点
		ListNode prev = dummy;
		while (prev = null) {
			// 组内开始节点和结束节点
			ListNode start = prev.next;
			ListNode end = prev.next;
			//定位本组结束的节点
			for (int i = 0; i < k - 1 && end!= null; i++) end = end.next;
			// 不足一组,直接返回结果
			if (end == null) break;
			// 缓存本组后继节点
			ListNode follow = end.next;
			//切断后边的分组
			end.next = null;
			//翻转k个元素
			prev.next = reverse(start);
			// 翻转完成,要把指针移动到下组需要的位置
			start.next = follow;//重新连接
			prev = start;//移动指针
		}
		return dummy.next;
	}
	public ListNode reverse(ListNode head) {
		ListNode prev = null;
		ListNode next = null;
		ListNode curr = head;
		while(curr != null) {
			next = curr.next;
			curr.next = prev;
			prev = curr;
			curr = next;
		}
		return prev;
	} 
}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结构与算法,单链表,双向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