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不仅是一本写作书,更是一本思想书,带你穿越民国感受师生互动、亲子互动、与国文互动,感受一代大家的人格和文格!
作者:叶圣陶、夏丏(mian)尊
推荐指数:5星
书籍定位:思想书、工具书
推荐人群:学生(小学生除外)、教师(不限学科)、教育工作者、家长、想写作及爱好写作的所有人
最近在不停地码字,有人推荐了这本写作书,便随便借来看看,看完竟让我心潮澎湃,有很多的思想让我产生了极大的共鸣!
这本书把抽象的写作知识用故事的体裁生动、周到、深入浅出地描绘了出来,让你在轻松中获得了枯燥的知识。
类似这样的写作手法我刚看过,就是《招募顶尖人才》一书,虽然是同样的手法,但后者把知识穿插在故事中,明显感觉生硬、不那么讨喜。而本书,运用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毫无缝隙的融合,什么事怎么说才更让人明白,都很细心地注意到了,很适合读者的脾胃。
就像序一中描写的那样:“这里罗列的都是极新鲜的、极卫生的吃食,青年诸君可以放心享用,不至于会发生食古不化等病痛。假使有一向胃口不好的,也可借此开胃。”
为什么把该书推荐给这么多人群?
学生:如果你不喜欢语文,读文言文感觉像在读天书,不知道怎么写作文,那就来读读《文心》吧,它会让你爱上写作,爱上方块字,带给你你的语文老师不曾给过的一系列生动的语文课。
教师:如果全中国所有的老师都能像书中的“王老师”、“李老师”一样,引导、启发学生自行发现问题,并深入浅出地传授知识,还能在无形中提点做人的道理,那么对于学生来说,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所以,这是一本值得所有老师学习的书。
教育工作者:就目前实施的双减政策而言,初衷是好的,但结果呢?更扩大了孩子和家长们的焦虑。
本书中的王老师说:“会考到底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儿,只要应付得过去,能够及格,这就好了。紧要的还在于学习了各个科目,是否真能充实你们自己,是否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你们学习的一切都可以用这个标准去考量自己,从而知道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
希望教育工作者的改革,能回到教育的本质,即学以致用。
家长:为什么家长也要读?跟着孩子一起学习,与孩子共同成长,是一件快乐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向书中的家长学习吧,乐华的父亲、慧修的父亲,和孩子平等相处,随时讨论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少有严厉的说教和管束,更多地是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而反观现在的家长呢?更多的是监督,并把教育的责任推给学校和老师,目光只盯着分数和名次。
写作人:该书分为32小节,内容涉及修辞、描写、记叙、创作、小说、日记、鉴赏、朗读、戏剧、读书笔记、诗歌等与写作相关的各项内容。虽然是给初中生写的书,但谁看谁都受益。
为什么把它定义为思想书?
文心,为什么不直接叫国文写作书?它真的能让你感受到作者对于国文以及国文教学的赤子之心,也能让你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文学素养。老一辈的教育工作者,用该书让你体会到了什么是人格与文格并重!
书中描绘的民国时代特有的师生之情、学习风气及学习氛围,你,羡慕吗?什么时候,我们的孩子和老师也能回归到那时的学习以及教学态度?
“写的一篇东西,一首诗,要用创作的态度去对待,要忠于自己,绝不肯有半点的随意和丝毫的不认真。文学者故不必人人去做,然而文学者创作的态度却是人人可以采取的,惟能如此,才真受用不尽。”以上是书摘,写作要认真,做其他的事也都要有认真的态度,这本书,不仅在教授写作,还在教授做人的道理。
“会考到底不是什么紧要的事儿,只要应付得过去,能够及格,这就好了。紧要的还在于学习了各个科目,是否真能充实你们自己,是否随时随地可以受用,这是成功与失败的标准。你们学习的一切都可以用这个标准去考量自己,从而知道自己是成功还是失败。”再次摘抄这句话,这是“为什么学习”给出的最好的答案。
该书共32小节,每节用故事内容作了标题,我用可获取的知识重新进行了概括,有助于你进一步了解该书的内容。
32小节内容概括
Q1为什么有些文章我们读不懂?
A1 景物是外在的经验,对景物的感想是内在的经验。要结合作者的生平、作品的缘起、时代等去用心体会。
Q2 方块字的“多义”性?
A2 什么字,什么性质,没有固定的,因所处的情境的不同而不同。
Q3 写作是先有命题,后有内容吗?
A3 写作是由感而发。
Q4 承接和转折怎么用?
A4 不能乱用,要辨别前后的意思,挑恰当的词儿来用。
Q5 经典的书籍适合所有人看吗?
A5 读书,要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方才会有更好的成效。
Q6 文章的三种表达手法?
A6 知、情、意。
Q7 如何写日记?
A7 叙事、表达感情。
Q8 新体诗算“诗”吗?
A8 诗之所以为诗,全在有浓厚紧张的情感,次之是谐协的韵律,并不在乎辞藻的修饰。
Q9 写文章常犯的毛病?
A9 用词,用语不适当;意义的欠缺和累赘;意义不连贯,欠照应。
Q10 记叙与描写的区别?
A10 就游记来说,仅仅记叙,结果犹如画一张路程图。如果能把印象写出去,就同画一幅风景画一样,这就是描写了。
Q11 关于“辞”的认知
A11 “辞不达意”,会闹笑话。
Q12戏剧和京戏的区别
A12 京戏类似于记叙文,戏剧是场景剧。
Q13 读书不能代替写作
A13 读书贵有心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
Q14 为什么要把书念出声来?
A14 问题答案是做好演讲的基础。
Q15 国学是珍贵的宝贝,还是腐败的骸骨?
A15 世上并不是非黑即白,要用批判的方法还原本来面目。
Q16 练字的目的
A16 了解自己的目的,才能更好地成长。
Q17 词汇量哪里来?
A17 通过好奇,点滴积累。
Q18 知识可以触类旁通吗?
A18 该章告诉你,数学、理化、美术、英文、语文都是可以左右逢源的。
Q19 退学就意味着“失学”吗?
A19 我们自己要学习的话,在无论什么场所都行。假如我们自己不要学习,便是在最适宜的场所,也只能得到七折八扣的效果。所以退学不是失学,惟有自己不要学习,才是真正的失学。
Q20 小说与叙事文的区别
A20 叙事文的本质是事情,叙事便是它的目的,小说的本质却是作者从人生中看出来的意义,叙事只是它的手段。
Q21 文句如何写得顺畅?
A21 注意语调的应用。
22 不同的作者,用同一个词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境。
23 有诗的意境的,都可以是“诗”。
24 病文修改实操案例。
Q25为什么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怎么记?
A25 写笔记的本意原为了自己记录读书的心得与研究结果,以备将来查考与运用。并非预备给人看的。
读书笔记不需辞藻修饰,以简短、朴实为宜。除了论断、理由、例证以外,不必多说无谓的话。
Q26 有哪几种常用的修辞手法?
A26 讳饰、铺张、明喻、隐喻、借喻、映衬、作风。
Q27 如何写作一篇文章?
A27 组织文章的原则有三项:秩序、联络和统一。
28 再论读书的目的及选书的重要性。
Q29什么是创作?
A29 创作是一种创造,其生命就在乎有些新鲜的意味。
习作是法则与手腕的练习,应用是对付他人和事务的东西,创作才是发挥自己天分的真成绩。
Q30 什么是鉴赏?
A30 作者从四个层面进行了剖析和解读。
31 如何给文章的风格进行归类?
Q32 学习的目的?
A32学以致用,才是检验学习成功与失败的标准。
“管理书籍荐读,让你花最少的时间,汲取更多的能量。无限可能,有你,有我!”
请关注我,我是@派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