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二)

根据上一篇关于反思的四块内容,我来一一进行自我剖析,老老实实反思一下。

1. 对教学课程标准,是否自身已经完全掌握?重点是什么?

数学是课程里最稳定的,三年里没有变化,可以说都能把终点抓住,由于学生水平高,今年要特别注意给学生提高的部分,而不是只是根据基础的大纲来。

阅读写作过去单单使用Readers' and Writers' Workshop,由于全校MAP考试成绩不理想,第二年加入了语法的部分,没想到还是不够,今年课程RW和WW变为了参考教材,根据大纲标准来找资料教,我觉得更合理,但是感觉又丢失了一些原本教材包含的重要内容。今年又新引入了诗歌,没有教材可以参考,教的没有头绪,因此不合格。

探索单元大标题不变,但是每个单元年年都会改变,今年增加了“Rock and Landform”, 讲自然灾害,风化对于地貌的影响,对我来说,中文我也是一知半解,英文就更... 要学习、要阅读。

综上,数学问题不大,阅读写作的重点也能抓住,但要探索一些好的教学方式,让重点能深入学生的内心,而不是浮光掠影。探索单元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准备来“武装”自己。

2. 教学方式有没有可改进的地方?学生反应如何?如果参与积极性不高,是否是课堂设计的问题?分组的问题?

学生还是需要活动来获得参与感、融入感,如果教师一味的控制课堂,单向的说话或和某几个“爱说爱举手”的学生的双向互动的话,就剥夺了其他学生参与的机会,不出五分钟,(我的英语也没有那么丰富有趣的情况下,)学生渐渐失去兴趣,不听也不说了。因此课堂设计,活动是必须安排的,floor work一定要有一定目标,且受众永远要想着,是对着全班,而不是个人。

3. 有没有特别成功/失败的教学案例,可以借鉴经验/规避错误?总结一下,是否可以找出规律?

第一个想到的成功案例,就是RW里展开的一次辩论活动,首先安排得当,所有材料准备充分,而且调动了整个班级来参与,可以说是比较成功的。

反之,安排不充分、没有材料,前后安排没有逻辑的,都不算成功的教学,因为可以从学生的反应(开始交头接耳、做一些任务之外的事),都是教学不成功的一些指征之一。

4. 教师的个人情绪,与学生的沟通和管理方式。

容易受别人影响,一直是我的通病。在意别人的看法,说别人爱听的话,做别人说你该做的事,算是时下流行的“讨好型”人格的定义了吧。用眼睛看别的老师、别的班级管理,也会让我产生对自我的怀疑,于是,近期的我,和两年来的那个熟悉的我的形象,渐行渐远,有时很怀疑,自己怎么会有如此大的转变,现在想来,与在意周遭人的评论、建议有很大的关系。

其次,就是教师自我个人情绪的问题,近半年来,一直有一种被否定的感觉,就导致自我的情绪失衡,强加在学生身上,达到某种精神胜利,实在是应该注意和避免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反思(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