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灌“鸡汤”,不如打开思维的灵敏“开关”

图片发自App


Day 145

 世界大抵所有的烦恼、忧愁,都根源于思维。而通过这次授课,对伯姆对话论的探讨,也对思维本体感受对自身生命的影响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刚刚装修好的新家主卧里,先生安装了一个半夜起床用的小夜灯,它在夜里是熄灭的,但是人若起床、走动,发出明显的动静,它就会自动亮起,而不必打开大灯,惊扰半夜迷迷糊糊的睡眠。

这原本毫不起眼的小玩意,想起来,不也像思维吗?——或者说,我们是否有足够的敏感性,来对思维和它引发的行为产生感受?

1、思维决定了你面对世界的感受

平时经常会看到朋友和同事发一些鸡汤文,中学时代开始也很习惯用它们来自我激励。但往往发现,喝了这么多鸡汤,还是会在痛苦的时候无法自拔、在绝望面前脆弱难堪。

而这次授课,尤其是我所敬佩的孙影老师的车祸经历,让我再次反思这个问题:决定人的感受的,究竟是什么?

根据伯姆的观点,思维本身具有明显的分裂性特征——它倾向于把局部的、挑选过的细节和事实,放大解读,并赋予部分以重要的意义,从而产生相应的感受。简单的来说,我们的思维决定了我们所关注的信息和细节是经过筛选的,部分的事实,这部分的事实,引发了我们产生的感受。而这整个过程,思维所进行的过程是难以觉察的——思维对其引发的结果无法察觉,伯姆对这种现象称为思维的“本体感受”,但引发的结果却总是现实存在的。

正如郝老师所例举的,对于失恋的女孩来说,无效的安慰是转移注意力、指责抛弃者、寄望于下一个等等,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深陷于失恋痛苦的女孩,正是被思维的分裂性所折磨——失恋的痛苦并非离开的男孩,而显然是女孩对于失恋这件事的看法:认为失恋,就是被抛弃,自己一文不值……

也就是说,正是女孩对失恋这件事的思维方式,导致了她的痛苦。而这种错误的思维,不经反思的女孩是难以察觉的。因此这种思维模式,根本不能通过刚才的安慰来修正。

而孙影老师在车祸中,她的思维方式是怎么样的?

在整个身心俱痛的过程中,她超拔的思维是这样动作的:保持对自己身心的警觉,警惕陷入到绝对的消极否定中;感受到痛苦,流下泪水,默默忍受着车祸所带来的一切剧变,但也觉察着自己,给疼痛的自己打分……在生命考验前,不是关注世俗所惊骇的容貌、财产、身体等等的损失和破坏,而是关注着生命的纯粹状态。 

而没有足够的思维灵敏度,是难以做到的。失恋的女孩可能会选择听歌、看电影、听鸡汤、暴饮暴食、再谈一次恋爱……来化解痛苦,而车祸以后的孙老师,却能够在头脑里进行斗争,最终,冷静而灵敏的思维带她走出了痛苦的泥淖。

年少的女孩喜欢鸡汤,却不知其伪,而阅读洗礼的女性,却也能够自我超拔。唯愿岁月深长,读书沉淀,给予我以如此凛冽而灵敏的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其灌“鸡汤”,不如打开思维的灵敏“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