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第七(27)

    子钓而不纲①,弋不射宿②。

【注释】

①纲:网,动词,用大绳系住网,断流以捕鱼。

②弋(yì):用带生丝的箭来射鸟。宿:归巢歇宿的鸟。

【翻译】

  孔子只用鱼竿钓鱼,而不用大网来捕鱼;用带的箭射鸟,但不射归巢栖息的鸟。

    在捕鱼的时候,孔子“钓而不纲”;再射猎的时候,他“弋不射宿”。这样做是在告诉人们要对动物心存仁爱,不可滥捕滥杀,影响到鱼类的正常繁衍。儒家学说重视天人关系,主张万物和谐共存,这种思想,就是所谓的“上天有好生之德”。


  人与自然的和谐,凡事都要讲求个度,如若过了这个度,那就是无道的表现。一个人有欲望是没有错的,秉持正确的行事原则,通过合理的手段,来满足某些欲望是无可厚非的。但是,有些人欲壑难填,再多的物质和财富也难以满足贪婪的心。这种贪欲,如洪水猛兽,不仅会严重危害社会,最终也会害了自己。从天人关系上讲,节欲能减少人类对大自然的过度索取,能保证动植物的正常繁衍生息,这是一种仁德;另一方面,节欲能积累财富,如果把这些物质用于救济陷于灾荒的民众,能挽救很多人的生命,这更是大仁大义。


    历朝历代统治者,在鸟兽捕猎、山林砍伐等方面,都有严格规定,特别强调“斧斤以时入山林”。否则,便视为违禁,理由是这样做“有干天和”,也就说违背了上天好生之德,应该受到严厉惩罚。

    孔子的仁爱思想不仅反应在对人,以人为本的思想上。对动物也是一种仁爱。不赶尽杀绝。现今的社会不仅用网。更有用电捕鱼,炸药捕鱼,药水药鱼。晚上射杀鸟类也是很多。有次在澳洲海钓。船长和钓手们调上来的鱼没有达到33公分的鱼,虽然是在公海上面都主动放生。我不是媚外者。但是我们要吸其精华以为我用。去掉我们自己的糟粕。

   


    人类过分的猎杀动物一定会让食物链失去平衡,最后人类自己也一定会被自己灭亡。在现金社会中网捕鱼的不说,更有甚者居然电捕鱼,雷管炸鱼。不管什么有鳞无鳞的鱼类,大小都一次性灭掉。这也是一种悲哀。这点我们就应该学习一下国外。比如澳洲,我们有次在澳洲公海钓鱼。人家钓上来的鱼用尺子比量,低于33公分的就放回海里。请记住,是放回公海里啊!近海的蟹类低于11公分也要放回去。这是法律规定的。但是在执行的时候是自觉执行。这也是一种慎独啊!我们也可以理解为一种信仰,因为他们认为上帝无所不在,上帝在看着每个人的行为。庄子曾说过:"你做了坏事,把所有的证据都销毁了,就以为无事了,但是你自己内心的痕迹却永远无法毁灭"。所以人不仅要慎独以修身,更要与社会,自然界和平相处,要有效法大地的精神,"生之畜之,长而不宰,利而不害"。




[2020-08-16]


《论语》述而第七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①,知之次也②。”


【注释】


①识(zhì):通“志”,记住。




②次:《论语》中出现过八次,均当“差一等、次一等''讲。


【翻译】


孔子说:“大概有自己不懂却凭空造作的人吧,我没有这样的毛病。多听,选择其中好的加以学习;多看,全记在心里。这样的知,是仅次于‘生而知之’的。”




    这一章是孔子关于学习的方法论,他主张对自己所不知的,应该多听、多看,努力学习。反对那种本来什么都不懂,却在那里凭空杜撰的做法。注重实践,反对空谈,他自己是这样做的,同时也要求他的学生这样去做。


     


      我们现实生活中,有些人稍微看点书就开始给自己的演讲下定义。什么样的定律都出来了。其中也不乏歪理邪说。特别是短视频的时代,各种知识类演讲,培训。各种断章取义,哗众取宠的都随之而出。所以我们要对知识点价值判断有正确的认识才行。要达到这种认知,必须多读经典,国学经典和西方思想,哲学经典。提高自己的价值判断力。在自己发表定论时一定要有理论和名人思想作为背书,不可信口开河,得意忘形。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述而第七(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