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金融学 | 后见之明偏差

1. 什么后见之明偏差


当事情发生过后,我们会认为自己早就知道结果会是这样”——这就是行为经济学上所称的“后见之明偏差

很大程度上,“后见之明”源于人类对于“因果关系”的特殊偏好——如果寻找不到因果关系和一定“规律”,人类将很容易觉得自己生活在未知当中,从而感到极度的不安全。

因此,“后见之明”作为一种人类自我安抚的能力,在事情已经发生之后,能够说服我们自己其实对此已有相当的了解(甚至是能够预见),从而缓解我们情绪上的焦虑和不安;否则,如果事情发生过后,我们就总是会伴随着惊讶、恐惧、不可思议、无法想象……后者可能不符合基因进化的基本过程。

2. 后见之明的普遍性


塔勒布曾经说过:“人类常会为过去的憾事编造牵强的解释,并信以为真,以此来蒙蔽自己。”

“后见之明”能够让人感到镇定,因为对已发生的事情,你感到能够掌控;也让人感到愉快,因为更进一步,你会认为自己预见了事情即将发生——如果你还在此事上获利,那么毫无疑问你会极大的加强这种感觉。

“后见之明”这么好,那么它如此常见,就不足为奇了。

行为经济学家巴鲁克•费斯科霍夫和鲁斯•贝斯所作出的研究表明:

如果一个事件果真发生了,人们就会夸大自己此前做出的预测的可能性;如果可能的事件并未发生,受试者就会错误的回忆说自己当初一直都认为此事发生的可能性不大。

特别是,一旦事情已成定局,或接受了一种新的世界观(包括对某些事情的看法发生了变化),人类就会丧失很大一部分回忆的功能,无法回想起自己观点改变之前的那些想法了。

由此表明,在普遍意义上,结果导向是一种人性,“以成败论英雄”几乎不可避免。因此,“结果偏见”发生在各行各业。

例如,你身边可能有位炒股票的朋友,有一天他在微信朋友圈晒出他对行情的猜测,还附上曾经猜测的时间。他确实在之前就猜对了,这难道不是“先见之明”吗?不是,其实,他猜了很多次,只有这一次是准的,他把这一次结果拿出来了而已。他甚至自己也忘记了那些曾经猜错的经历,只记住了这次对的经历。

所以,人们经常在某些不确定事件的结果出现后,觉得似乎“我早就知道是这个结果”。这种“后见之明”使人们对自己的判断能力感到自豪。在投资中,后见之明使人们在估计风险时过度乐观,从而导致投资失败。

3. 对决策行为的影响

后见之明偏差对人们对决策者行为的评估产生了恶劣影响,观察者们评估一个决策的好坏的标准,不是其过程的合理性,而是结果的好坏。

好的决策如果产生了坏的结果,我们就会指责那些决策制定者;不负责任的冒险家如果很幸运,人们就会相信他们极富远见、英勇果敢,质疑他们的人则被视为平庸懦弱。这便是典型的“结果偏见”。

结果越糟糕,后见之明的偏见就越严重。比如“9·11”恐怖袭击事件,人们尤其容易相信,是那些没能预见到灾难的官员玩忽职守,尤其是得知他们还收到过袭击事件的提醒消息。但是真假消息成千上万,情报线索错综复杂,事情发生之前,没有人看见那一条的头顶上闪烁着红色警报的光芒。

由于害怕受到结果偏见的指责,一些决策制定者只好采用保守的官僚做派——极不情愿冒风险。医生们要求患者做更多的检查,采用保守疗法,即使高风险的疗法可能更有用。这些做法与其说对病人有益,不如说是为了保护医生。

后见之明的偏见,使组织和个人为了预防可能的指责增加了很多本来不必要的防范措施,极大地增加了社会成本,并掣肘了社会前进的脚步。

你可能感兴趣的:(行为金融学 | 后见之明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