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

2017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

Ⅰ.考试性质

基础医学综合能力是为招收基础医学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性质的统一入学考试科目。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继续攻读基础医学专业学位硕士所需要的医学专业基础理论。评价的标准是高等医学院校医学专业优秀本科毕业生能达到的及格或及格以上水平,以利于基础医学各专业择优选拔,确保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招生质量。

Ⅱ.考查目标

基础医学综合能力(西医)考试范围包括医学基础学科中的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微生物学。主要考查报考医学生的基本医学理论知识的掌握,正常人体生理和生化的机能调节,疾病相关的病原微生物、病理以及病理生理改变机制。考查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基础知识联系临床病变的综合分析能力。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生理学约20%,生物化学约20%,病理学约22%,病理生理学约20%,医学微生物学约18%

四、试卷题型结构

单项选择题第1-50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

名词解释第51-65题,每小题5分,共75分

问答题第66-75题,每小题15分,共150分

Ⅳ考查内容

一、生理学

(一)绪论

1.体液及其组成,体液的分隔和相互沟通;机体的内环境和稳态。

2.机体生理功能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

3.体内的控制系统:负反馈、正反馈和前馈。

(二)细胞的基本功能

1.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单纯扩散、易化扩散、主动转运、出胞和入胞;载体、通道。

2.细胞的信号转导:离子通道型受体、G蛋白耦联受体、酶联型受体和核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

3.细胞的电活动: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兴奋性及其变化,局部电位。

4.肌细胞的收缩: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过程及影响因素,横纹肌兴奋-收缩偶联及其收缩机制,影响横纹肌收缩效能的因素。

(三)血液

1.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2.各类血细胞的数量、生理特性和功能,红细胞的生成与调节,血小板的生理功能。

3.生理性止血:基本过程,血液凝固和抗凝,纤维蛋白溶解。

4.红细胞血型:凝集原和凝集素,ABO和Rh血型,血量和输血原则。

(四)血液循环

1.心脏的泵血功能:心动周期,心脏泵血的过程和机制,心音,心输出量和心脏做功,心泵功能储备,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心功能的评价。

2.各类心肌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形成机制。

3.心肌的生理特性:兴奋性、自律性、传导性和收缩性。

4.动脉血压:形成、测量、正常值和影响因素。

5.静脉血压:中心静脉压,静脉回心血量及其影响因素。

6.微循环:组成、血流通路、血流阻力和血流量的调节。

7.组织液:生成和回流及其影响因素。

8.心血管活动的调节:神经调节、体液调节、自身调节和血压的长期调节。

9.冠状动脉循环的特点和调节。

(五)呼吸

1.肺通气原理:动力和阻力,肺内压和胸膜腔内压,肺表面活性物质。

2.肺通气功能的评价:肺容积和肺容量,肺通气量和肺泡通气量。

3.肺换气的基本原理、过程和影响因素。

4.O2和CO2在血液中的运输:存在和运输形式,氧解离曲线及其影响因素。

5.化学感受性呼吸反射对呼吸运动的调节。

6.肺牵长反射

(六)消化和吸收

1.消化道平滑肌的一般生理特性和电生理特性。消化道的神经支配和胃肠激素。

2.唾液的成分、作用和分泌调节。蠕动和食管下括约肌的概念。

3.胃液的性质、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胃和十二指肠黏膜的保护机制,胃运动和胃排空及其调节。

4.胰液和胆汁的成分、作用及其分泌调节,小肠运动及其调节。

5.大肠液的分泌和大肠内细菌的活动。排便反射。

6.小肠内的物质吸收及其机制。

(七)能量代谢和体温

1.能量代谢:机体能量的来源和利用,能量平衡,能量代谢的测定,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及其测定。

2.体温及其调节:体温及其正常变动。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体温调节。

(八)尿的生成和排出

1.肾的功能解剖特点,肾血流量及其调节。

2.肾小球的滤过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物质转运功能及其影响因素。

4.尿液的浓缩和稀释及其影响因素。

5.尿生成的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尿生成调节的生理意义。

6.肾清除率的概念及其意义。

7.排尿反射。

(九)神经系统的功能

1.神经元的一般结构和功能,神经纤维及其功能,神经的营养性作用。

2.神经胶质细胞的特征和功能。

3.突触传递:化学性突触传递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动作电位在突触后神经元的产生。

4.神经递质和受体:递质和调质和概念,递质共存现象;受体的概念、亚型和调节;乙酰胆碱及其受体,去甲肾上腺素及其受体。

5.反射的分类和中枢整合,中枢神经元的联系方式,中枢兴奋传播的特征,中枢抑制和中枢易化

6.躯体和内脏感觉:感觉传入通路和皮层代表区,痛觉。

7.脊髓、脑干、大脑皮层、基底神经节和小脑对运动和姿势的调控。

8.自主神经系统的功能及其特征,脊髓、脑干和下丘脑对内脏活动的调节。

9.本能行为和情绪的神经基础,情绪生理反应。

10.自发脑电活动和脑电图,皮层诱发电位,觉醒和睡眠。

11.脑的高级功能:学习和记忆,语言和其他认知功能。

(十)特殊感觉器官的功能

1.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感觉通路中的信息编码和处理。

2.视觉: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眼的折光异常,房水和眼内压;眼的感光换能功能,色觉及其产生机制;视敏度、暗适应、明适应、视野、视觉融合现象和双眼视觉。

3.听觉:人耳的听阈和听域,外耳和中耳的传音作用,声波传入内耳的途径,耳蜗的感音换能作用,人耳对声音频率的分析。

4.平衡觉:前庭器官的适宜刺激和平衡感觉功能。前庭反应。

(十一)内分泌

1.内分泌的概念;激素的概念、化学分类、作用机制和分泌调节,激素作用的一般特性。

2.下丘脑-腺垂体的功能联系,下丘脑调节肽和腺垂体激素及其功能,生长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下丘脑-神经垂体的功能联系,血管升压素和缩宫素的生理作用。

3.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代谢、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4.甲状旁腺激素和降钙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钙三醇的生理作用和生成调节。

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6.肾上腺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7.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作用和分泌调节

(十二)生殖

1.男性生殖:睾丸的生精作用和内分泌功能,睾丸功能的调节。

2.女性生殖:卵巢的生卵作用和内分泌功能,卵巢周期和月经周期,卵巢功能的调节;妊娠和分娩。

二、生物化学

(一)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1.蛋白质的分子组成: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氨基酸的分类;氨基酸的理化性质;多肽与生物活性多肽;蛋白质的分类。

2.蛋白质的分子结构:蛋白质的一级结构;蛋白质的二级结构;蛋白质的三级结构;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3.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一级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4.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的理化性质;蛋白质胶体性质;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紫外吸收;茚三酮反应和双缩脲反应。

5.蛋白质的分离、纯化与结构分析:蛋白质的丙酮沉淀、硫酸铵盐析、电泳、透析、层析、凝胶过滤及超速离心等分离纯化方法的基本原理;多肽链中氨基酸序列分析;蛋白质空间结构测定。

(二)酶

1.酶的分子结构与功能:酶的作用特点;酶的化学结构;酶的活性中心与催化活性;同工酶。

2.酶的工作原理:酶促反应活化能;酶高效催化作用的机制。

3.酶促反应动力学:底物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酶浓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温度对反应速度的影响;pH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抑制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激活剂对反应速度的影响。

4.酶的调节:酶活性的调节;酶含量的调节

5.酶的命名与分类。

6.酶与医学的关系:酶与疾病的发生、诊断及治疗;酶与临床检验及科学研究。

(三)糖代谢

1.糖的消化吸收及其在体内代谢概况:糖的消化与吸收;糖代谢的概况。

2.糖的无氧氧化:糖的无氧氧化过程;糖酵解的调节;糖酵解的生理意义。

3.糖的有氧氧化:糖的有氧氧化过程;糖有氧氧化生成的ATP;糖有氧氧化的调节。

4.磷酸戊糖途径:磷酸戊糖途径的反应过程;磷酸戊糖途径的生理意义。

5.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糖原的合成代谢;糖原的分解代谢;糖原的合成与分解的调节;糖原累积症性质、特点及分型。

6.糖异生:糖异生途径;糖异生的调节;糖异生的生理意义;乳酸循环。

7.血糖及其调节: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血糖水平的调节;糖代谢紊乱。

(四)脂质代谢

1.脂质分类与命名及其功能:脂肪;类脂;脂肪酸的分类及命名;几种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

2.脂类的消化和吸收:消化酶类、混合微团、乳糜微粒、甘油一酯合成途径

3.甘油三酯的代谢:甘油三酯的分解代谢;脂肪酸的合成代谢;甘油三酯的合成。

4.磷脂的代谢:甘油磷脂的代谢;鞘磷脂的代谢。

5.胆固醇代谢:胆固醇的合成与调节;胆固醇的转化。

6.血浆脂蛋白代谢:血脂与血浆脂蛋白;血浆脂蛋白代谢。

7脂质代谢紊乱及疾病:酮血症;脂肪肝;高脂蛋白血症血浆脂蛋白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

(五)生物氧化

1.体内能量的贮存与利用形式:ATP;磷酸肌酸;氧化磷酸化是最主要的ATP生成方式。

2.电子传递链的组成及功能:氧化呼吸链的组成;线粒体中重要的电子载体;电子传递链中各复合体的组成及功能;电子传递链的电子供体;电子传递链的功能。

3.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偶联机制;ATP合酶合成ATP;氧化磷酸化偶联部位。

4.氧化磷酸化的影响因素:氧化磷酸化相关底物的影响及其转运;体内能量供应状态影响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抑制剂;甲状腺激素的调节作用;线粒体DNA突变的影响。

5.非能量代谢的生物氧化反应:活性氧;体内抗氧化体系。

(六)氨基酸代谢

1.蛋白质的营养作用:蛋白质的生理功能;人体对蛋白质的需要量;蛋白质的营养价值。

2.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与腐败:蛋白质的消化;氨基酸和寡肽的吸收;肠中的的腐败作用。

3.氨基酸的一般代谢:蛋白质的分解;氨基酸代谢库;氨基酸的脱氨基作用;α-酮酸的代谢。

4.氨的代谢:血氨的来源;氨的转运;氨的去路。

5.个别氨基酸的代谢:氨基酸的脱羧基作用;一碳单位代谢;含硫氨基酸代谢;芳香族氨基酸代谢;支链氨基酸代谢。

(七)核酸的结构与功能

1.核酸的基本组成单位—核苷酸:碱基;戊糖;核苷;核苷酸;核酸。

2.DNA的结构与功能:DNA的一级结构;DNA的二级结构;DNA的高级结构;DNA的功能。

3.RNA的结构和功能: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3类RNA;其他非编码RNA的结构与功能。

4.核酸的理化性质:核酸的紫外吸收特性;核酸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核酸的分离与纯化;核酸的序列分析。

(八)核苷酸代谢

1.核酸的消化与吸收

2.嘌呤核苷酸代谢:嘌呤核苷酸的合成代谢;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嘌呤核苷酸代谢与疾病。

3.嘧啶核苷酸代谢:嘧啶核苷酸的合成代谢;嘧啶核苷酸的分解代谢;嘧啶核苷酸代谢与疾病。

(九)DNA的生物合成

1.DNA复制的基本规律:DNA的半保留复制;DNA的半不连续复制;DNA的双向复制。

2.原核生物DNA复制:原核生物复制的起始;原核生物复制的延长;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

3.真核细胞DNA生物合成过程:真核生物复制的起始;真核生物复制的延长;真核生物复制的终止。端粒的结构以及端粒酶DNA的合成;真核生物复制的调控机制。

4.逆转录和其他复制方式:逆转录复制机制;D-环复制机制;滚环复制机制。

5.DNA损伤与修复:DNA损伤类型;DNA修复方式;损伤与修复的生理意义。

(十)RNA的生物合成

1.RNA合成概述:RNA合成方式;转录模版与聚合酶。

2.原核生物的转录过程: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原核生物转录的延长;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

3.真核生物RNA的生物合成:真核生物转录的起始;真核生物转录的延长;真核生物转录的终止。

4.真核生物的转录后加工:mRNA的转录后加工;rRNA的转录后加工;tRNA的转录后加工。

5.微RNA的生物合成:微RNA的结构特点与功能;微RNA的生物合成。

(十一)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1.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体系:遗传密码的“携带者”-mRNA;氨基酸的“搬运工具”-tRNA;肽链的“装配机”-核糖体;肽链生物合成需要的酶类和蛋白质因子。

2.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肽链合成的起始;肽链合成的延长;肽链合成的终止;多核糖体。

3.蛋白质的成熟:多肽链的折叠;蛋白质的翻译后修饰;蛋白质合成后的靶向输送。

4.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干扰与抑制:抗生素类阻断剂;干扰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生物活性物质。

(十二)基因表达调控

1.基因表达与基因表达调控:基因表达及其特点;基因表达调控。

2.原核基因表达调控:原核基因转录调节特点;乳糖操纵子调节机制;其他转录调节机制。

3.真核基因表达调控:真核基因的结构特点;染色质的活化;转录起始的调控;其他水平的调控。

(十三)重组DNA与重组DNA技术

1.自然界DNA重组的方式:同源重组;位点特异性重组;转座重组;原核细胞的多种基因转移方式。

2.重组DNA技术:基本概念和原理;常用工具酶;常用载体;重组DNA的构建和筛选。

3.重组DNA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基因工程药物及疫苗的研制;基因诊断;基因治疗。

4.基因组学与转录组学:结构基因组学与功能基因组学、微阵列、基因表达系列分析、大规模平行信号测序系统。

(十四)细胞信息转导

1.信息物质:细胞间的信息物质;细胞内的信息物质。

2.受体:受体的定义与特性;受体的分类及结构;受体活性的调节。

3.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Ras-MAPK信号通路与PI3K-AKT信号通路;AC-cAMP-PKA信号通路;PLC-IP3/DAG-PKC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κΒ信号通路。

4.信号转导系统的特点及其交互联系:受体介导的信号转导特点;信号转导通路的多样性与交互联系。

5.信息转导异常与疾病:G蛋白偶联受体异常及相关疾病;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异常与疾病;信号转导分子与药物。

(十五)肝脏的生物化学

1.肝的生物转化作用:肝的生物转化作用是机体重要的保护机制;肝的生物转化反应类型及酶系;肝的生物转化作用受许多因素的调节和影响。

2.胆汁酸的代谢:胆汁酸的分类;胆汁酸的代谢;胆汁酸的生理功能。

3.胆色素代谢与黄疸:胆红素的来源与生成;胆红素在血液中的运输;胆红素在肝中的转变;胆红素在肠道内的转变与胆素原的肠肝循环;高胆红素血症及黄疸;胆红素及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ox-LDL)与冠心病的关系。

三、病理学

(一)细胞和组织的适应与损伤

1.细胞适应(肥大、增生、萎缩、化生)的概念及分类。

2.细胞和组织损伤的原因及机制。

3.变性的概念、常见类型、形态特点及意义。

4.坏死的概念、类型、病理变化及结局。

5.凋亡的概念、病理变化、发病机制及在疾病中的作用。

(二)损伤的修复

1.再生的概念和类型,干细胞的概念及其在再生中的作用,各种组织的再生能力。

2.肉芽组织的结构、功能和结局。

3.伤口愈合的过程、类型及影响因素。

(三)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1.充血的概念、分类、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2.血栓形成的概念和条件,血栓的类型、形态特点、结局及对机体的影响。

3.栓塞的概念、栓子的类型和运行途径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4.梗死的概念、病因、类型、病理特点、结局及其对机体的影响。

5.出血的概念、病理变化及对机体的影响。

(四)炎症

1.炎症的概念、病因、基本病理变化及其机制(包括炎性介质的来源及其作用,炎细胞的种类和功能)。

2.炎症的局部表现、全身反应和炎症的结局。

3.急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4.慢性炎症的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五)肿瘤

1.肿瘤的概念、肉眼形态、组织结构、异型性及生长方式。肿瘤生长的生物学特征,转移的概念,途径,对机体的影响,侵袭和转移的机制。

2.肿瘤的命名和分类,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癌和肉瘤的区别。

3.肿瘤的病因学、发病机制、分级、分期。

4.常见的癌前病变,非典型性增生、异型增生、原位癌、上皮肉瘤变、交界性肿瘤的概念。

(六)心血管系统疾病

1.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的各脏器的病理改变和后果。

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概念、类型、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3.高血压病的概念、发病机制,良性高血压的分期及其病理变化,恶性高血压的病理特点。

4.风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基本病理改变及各器官的病理变化。

5.心瓣膜病的类型、病理变化、血流动力学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6.心内膜炎的分类及其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合并症和结局。

7.心肌炎的概念、病理学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8.心肌病的概念,扩张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及限制性心肌病的病理学特点。

(七)呼吸系统疾病

1..大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及转归。

2.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和病理变化。

3.肺气肿的概念、分类、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支气管扩张症的概念、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6.限制性肺部疾病包括成人型呼吸宭迫综合征、特发性肺纤维化、肺硅沉着症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各期病变特点及其并发症。

7.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8.鼻咽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扩散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9.肺癌的病因、常见肉眼类型、组织学类型、病理特点、转移途径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八)消化系统疾病

1.各型胃炎的类型及其病理特点。

2.消化性溃疡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3.消化道常见肿瘤包括食管癌、胃癌、大肠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其并发症。

4.病毒性肝炎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基本病理变化,肝炎的临床病理类型及其病理学特点、临床病理联系。

5.肝硬化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类型及其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6.常见的非病毒性肝病的病因、病理类型和病理改变。

7.原发性肝癌的病理类型、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8.急性胰腺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改变和临床病理联系。

(九)泌尿系统疾病

1.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制、基本病变和临床综合征

2.以肾病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肾炎包括微小病变性肾小球肾病、局灶性节段性肾小球硬化症、膜性肾炎、膜增生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以肾炎综合征为主要表现的肾炎包括急性弥漫性增生性肾小球肾炎、IgA肾病、遗传性肾病、新月体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慢性硬化性肾小球肾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5.急、慢性肾盂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6.药物诱导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7.急性肾小管损伤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8.肾细胞癌、膀胱尿路上皮肿瘤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免疫病理

1.肾排异反应的分型、病理改变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一)淋巴造血系统疾病

1.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特点、组织类型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非霍奇金淋巴瘤的病理学类型、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3.白血病的病因和分类,各型白血病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十二)生殖系统疾病

1.慢性子宫颈炎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子宫颈癌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子宫颈浸润癌的病理形态特征、扩散途径和临床分期。

3.绒毛膜滋养细胞肿瘤包括水泡状胎块、恶性水泡状胎块、绒毛膜上皮细胞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4.乳腺疾病包括乳腺纤维囊性变、乳腺纤维腺瘤、乳腺癌的病因、组织学类型及病理形态特征、临床病理联系。

5.卵巢肿瘤包括囊腺瘤、囊腺癌、生殖细胞源性肿瘤的病理变化及临床病理联系。

6.前列腺结节性增生症和前列腺癌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三)内分泌系统疾病

1.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单纯性甲状腺肿、甲状腺炎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2.甲状腺腺瘤和腺癌的肉眼特点、组织学类型、临床表现和扩散途径。

3.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各类及脏器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四)神经系统疾病

神经细胞系统疾病的基本病变和常见并发症。

2.感染性疾病包括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性乙型脑炎、狂犬病、海绵状脑病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3.缺氧与脑血管病的的病因、类型、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4.星形胶质细胞瘤、脑膜瘤的的病因、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五)传染病及寄生虫病

1.结核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基本病理变化及转化规律。

2.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发展和结局。

3.继发性肺结核病的类型、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4.肺外器官结核病的类型、病理特点和临床病理联系。

5.麻风的病因、传播途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和结局。

6.伤寒的病因、传染途径、发病机制、各器官的病理化、临床病理联系、并发症和结局。

7.细菌性痢疾的病因、传染途径,急性、中毒性及慢性痢疾的病理特点及与临床病理的联系。

8.性传播性疾病包括淋病、尖锐湿疣、梅毒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十六)寄生虫病

1.肠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及肠外阿米巴病的病理变化、临床病理联系。

2.血吸虫病的基本病理改变,肠血吸虫病的病理改变以及肝血吸虫病的病理变化及其临床病理联系。

3.棘球蚴病的病因、传播途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和临床病理联系。

四、病理生理学

绪论

病理生理学的任务;病理生理学与临床医学、生理学、病理学、生物化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病理生理学的主要内容: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论;病理生理学的研究方法:整体动物模型、离体器官模型和离体细胞模型。

疾病概论

疾病、健康、亚健康、衰老的概念。

疾病原因、条件的概念以及两者的关系;诱因、危险因素的概念。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损伤与抗损伤、因果交替、局部和整体);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机制(神经、体液、细胞和分子机制)。

康复的概念(完全康复和不完全康复);脑死亡的概念、判断标准和意义。

水钠代谢紊乱

脱水的概念;高渗性脱水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低渗性脱水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高渗性脱水和低渗性脱水的比较。

水中毒的概念、原因和发生机制。

水肿的概念、发病机制;凹陷性水肿、非凹陷性水肿的概念;常见水肿(心性、肾性和肝性水肿)的特点。

钾代谢紊乱

低钾血症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高钾血症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防治高钾血症的病理生理基础。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心脏影响的异同。

低钾血症和高钾血症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酸碱平衡紊乱

挥发酸和固定酸的概念;体内酸碱的来源。

反映酸碱平衡紊乱的常用指标(pH、动脉血CO2分压、标准碳酸氢盐、实际碳酸氢盐、缓冲碱、碱剩余和阴离子间隙)的概念和意义。

四种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酸中毒、代谢性碱中毒、呼吸性碱中毒)的概念、发病原因和机制、机体的代偿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钾代谢紊乱和酸碱平衡紊乱之间的相互关系。

Kussmal深大呼吸、盐水反应性碱中毒和盐水抵抗性碱中毒的概念。

缺氧

缺氧和发绀的概念

常用血氧指标(血氧分压、血氧容量、血氧含量和血红蛋白氧饱和度)的概念及主要影响因素;血红蛋白氧离曲线的影响因素。

四种缺氧(乏氧性、血液性、循环性和组织中毒性缺氧)的概念及血氧变化的特点。

一氧化碳中毒的发病机制;肠源性紫绀的发病机制;缺氧时红细胞增多的机制、氧合血红蛋白解离曲线右移的机制。

发热

发热和过热的概念。

内生致热原的概念和种类。

发热中枢的位置、调控方式及调节介质(正负调节介质)的种类。

发热的三个时相。

发热时代谢和功能的改变(生理、物质代谢和防御功能改变)。

应激

应激和应激原的概念

应激反应的三大基本表现:神经内分泌反应(两个系统兴奋,即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细胞反应、体液反应。

蓝斑-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的基本组成;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激素轴的基本组成。

通用适应综合征的概念和分期;热休克蛋白、内质网应激、急性期反应蛋白的概念和主要生物学功能。

应激性溃疡的发生机制。

细胞增殖和凋亡异常与疾病

细胞凋亡的概念和生物学意义。

细胞凋亡的形态特征和生物化学特征;细胞凋亡与坏死的区别。

凋亡蛋白酶的概念和生物学功能。

细胞凋亡的调控途径(主要包括死亡受体介导的凋亡途径、线粒体介导的凋亡通路和内质网应激介导的凋亡通路)

细胞凋亡相关疾病(细胞凋亡不足、细胞凋亡过度和细胞凋亡不足/过度共存的疾病)。

自噬的概念。

缺血再灌注损伤

缺血再灌注损伤、自由基、氧自由基、活性氧、钙超载、无复流现象、心肌顿抑的概念。

缺氧再灌注损伤的发生机制(自由基的作用、细胞内钙超载和白细胞的激活)。

缺血再灌注损伤时自由基生成增多的机制及自由基引起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

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钙超载的机制。

(十一)休克

休克的概念

休克发展的三期(缺血缺氧期、淤血性缺氧期和微循环衰竭期)。

休克I期微循环的改变、机制及代偿意义。

休克II期微循环的改变、机制及后果。

休克III期发生DIC的机制。

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的概念和发生机制。

(十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全身性Shwartzman反应、D-二聚体、血精蛋白副凝试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裂体细胞的概念。

DIC的发病机制。

DIC的三期(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和继发性纤溶亢进期)。

DIC的四大临床表现(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休克和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

DIC导致出血的机制。

DIC与休克的互为因果关系。

(十三)心力衰竭

心功能不全、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劳力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性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和心性水肿的概念。

心力衰竭的发生机制(心肌收缩性减弱、心室舒张功能异常和心脏各部舒缩活动失调)。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偿反应(心脏本身和心脏外的代偿)。

心肌肥大的概念和表现形式:心肌向心性肥大和离心性肥大。

心力衰竭时机体的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十四)呼吸衰竭

呼吸功能不全、呼吸衰竭、阻塞性通气不足、限制性通气不足、功能性分流、死腔样通气和真性分流的概念。

I型呼吸衰竭和II型呼吸衰竭的区别。

呼吸衰竭的发生机制:包括肺通气功能障碍(限制性通气不足、阻塞性通气不足)和肺换气功能障碍(弥散障碍、肺泡通气和血流比例失调、解剖分流增加)。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肺性脑病的概念和发病机制。

(十五)肝功能不全

肝功能不全和肝功能衰竭的概念。

肝肾综合征的概念。

肝性脑病的概念和发生机制(氨中毒学说、假性神经递质学说、氨基酸不平衡学说和GABA学说)。

肝性脑病时,血氨升高的原因。

假性神经递质的概念、产生来源和导致昏迷的机制。

(十六)肾功能不全

肾功能不全、急性肾功能衰竭、慢性肾功能衰竭、氮质血症、尿毒症和肾性骨营养不良的概念。

急性肾功能衰竭时持续性肾缺血的可能机制。

少尿型急性肾功能不全少尿的发生机制;急性肾功能衰竭恢复期发生多尿的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发病机制。

慢性肾功能衰竭时肾性骨营养不良的发生机制。

五、医学微生物学

(一)细菌的结构与生理

1.原核细胞型、真核细胞型和非细胞型微生物的种类及区别。

2.原核细胞型和真核细胞型微生物的区别。

3.细菌细胞壁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肽聚糖和脂多糖的化学组成及其细菌染色、致病及抗生素等作用的关系。细胞壁缺陷型细菌形成的原因及其在临床治疗中的意义。

4.荚膜、鞭毛、菌毛和芽孢四种特殊结构和质粒、核蛋白体等胞质内含物等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

5.细菌的形态、大小及其形态检查法。革兰染色法的方法及原理,了解其在临床实际中的意义。

6.细菌生长繁殖所需条件:细菌人工培养的方法和培养基的种类及在微生物检测和临床诊断中的用途。

7.细菌分裂方式、繁殖速度和生长曲线的分期及意义。

8.消毒、灭菌、无菌和防腐等基本概念的区别及实际应用。细菌消毒灭菌:高压蒸汽灭菌的原理及其用途;紫外线和滤过除菌法的原理及应用。

9.噬菌体的特性(烈性噬菌体和温和性噬菌体)及其在细菌基因水平转移(转导)及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作用。

(二)细菌的遗传与变异

1.细菌染基因组中的可移动元件(插入序列、转座子和前噬菌体)。

2.细菌质粒的特性:F质粒、Hfr、R质粒等在细菌生物学特性及耐药性变异中的作用。

3.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包括转化、转导及溶原性转换的概念、接合等转移方式及意义。

4.细菌突变与选择。细菌遗传变异在疾病诊断、预防和治疗等方面的意义。

5.细菌变异与基因水平传递在细菌耐药产生过程中的意义。

(三)细菌的致病机制

1.正常菌群、条件致病菌及其致病条件、微生态平衡。

2.细菌的侵袭力和毒力;细菌感染途径、感染发生和结局。

3.细菌外毒素的特性、致病机制及与临床预防和治疗的意义。细菌内毒素的特性、致病机制及与临床意义。

4.名词解释:菌血症、败血症、脓毒败血症、毒血症、菌群失调。

5.医院感染和控制原则

(四)抗菌免疫

1.抗胞外寄生菌感染免疫的特征

2.抗胞内菌寄生菌感染免疫的特征。

(五)细菌感染的诊断和预防

1.采取标本的的原则。

2.细菌的分离鉴定、分离培养、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及快速诊断

3.细菌感染的特异性预防(疫苗、类毒素)及及人工被动免疫。

4.抗菌药物的主要抗菌靶点

5.细菌耐药机制、遗传及耐药预防和控制原则。

(六)致病性球菌、埃希菌属、志贺菌属、沙门菌属

1.金黄色葡萄球菌的SPA、凝固酶、溶血毒素、肠毒素等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

2.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与医院感染,细菌生物膜形成能力及生物膜相关疾病。

3.A群链球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链球菌分类及其他链球菌的致病性;肺炎球菌的致病特性

4.脑膜炎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5.淋病奈瑟菌的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6.致病性大肠埃希菌的种类、主要生物学特性、血清学分型及其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

7.沙门菌属主要生物学性状、包括抗原结构与分类及所致疾病。肠热症的致病机制、免疫特点及实验室诊断

8.志贺菌的血清学分类、致病性与免疫性,志贺菌感染控制困难的原因

(七)弧菌、螺杆菌

1.霍乱弧菌的培养特性与微生物学检查。

2.霍乱弧菌的其致病机制及霍乱肠毒素的作用特点,临床治疗霍乱的关键点,机体的免疫反应。

3.副溶血性弧菌所致疾病特点及实验室诊断。

4.幽门螺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其所致疾病,实验室诊断

(八)厌氧性芽胞梭菌属和无芽胞厌氧菌

1.厌氧芽胞梭菌属的主要特征。

2.破伤风梭菌外毒素及其致病机制,破伤风的特异性防治。

3.产气荚膜梭菌的致病物质及所致疾病,临床上产气荚膜梭菌感染的诊断、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

4.肉毒梭菌的主要生物学特性,肉毒毒素的作用机制,临床上肉毒中毒的诊断和防治原则。

5.艰难梭菌主要生物学性状,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及实验室诊断

6.无芽胞厌氧菌的主要特性、种类及所致疾病。无芽孢厌氧菌的感染条件及感染特征。

(九)分枝杆菌属和人畜共患病病原

1.结核分枝杆菌主要生物学性状:细胞壁组成及其与抗酸染色、致病性、抵抗力等的关系。

2.结核杆菌的的致病物质及致病机制;感染与免疫(郭霍反应);结核菌素试验原理、方法、意义及其应用。结核杆菌实验室诊断、防治原则(BCG疫苗)。

3.布鲁氏菌的传播途径、致病与免疫特点;防治原则。

4.鼠疫耶尔森菌的传播途径、致病特点及防治原则。

5.炭疽芽胞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和所致疾病,传播途径,防治原则。

6.蜡样芽孢杆菌与食物中毒。

7.其他动物源性致病菌的致病性(柯克斯体、巴通体、弗朗西斯菌等,简述)。

(十)其他致病菌

1.白喉棒状杆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白喉外毒素及其致病机制、白喉的特异性防治原则。

2.流感嗜血杆菌所致疾病、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3.百日咳鲍特菌所致疾病及特征(百日咳),防治原则。

4.嗜肺军团菌的致病性及致病特点,传播途径。

5.空肠弯曲菌是引起腹泻的常见病原菌(人畜共患病)。

6.铜绿假单胞菌主要生物学性状及致病特点-细菌生物膜、耐药特性。

(十一)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

1.支原体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实验室诊断。

2.肺炎支原体所致疾病及治疗原则。

3.溶脲脲原体及其他致病性支原体所致疾病。

4.衣原体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活周期。

5.衣原体的致病性及所致疾病,实验室诊断及沙眼衣原体的防治。

6.立克次体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及种类,所致疾病,传播途径(传播媒介)及防治原则。

7.梅毒螺旋体的致病性,临床分期及实验室诊断(VDRL、FTA-ABS、TPHA、TPI等检查方法)。

8.伯氏螺旋体和回归热疏螺旋体的特点及所致疾病,防治原则。

9.钩端螺旋体的致病性、传播途径、实验室检查(微镜凝集试验和间接凝集试验)及防治原则

10.放线菌属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及致病特点和检查方法(硫磺颗粒)。

11.诺卡菌属的致病性及其诊治原则。

(十二)致病性真菌

1.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繁殖与培养。

2.真菌的致病性与免疫。

3.真菌的培养特点及微生物学检查方法。

4.真菌感染的防治原则。

5.皮肤感染真菌的主要生物学性状、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

6.皮下组织感染真菌(着色真菌、申克豹子丝菌)的特性及所致疾病。

7.深部感染真菌: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菌、曲霉和毛霉所致疾病特点(机会感染)及防治原则。

(十三)病毒的基本特征

1.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基本结构和概念。

2.病毒的大小和形态、化学组成及病毒对理化因素的敏感性。

3.双链DNA病毒、单正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等的七类复制类型。

4.病毒遗传变异、病毒间的相互作用及意义(突变、基因重组、重分配、ts株、hr株和耐药突变株、缺损病毒间的互补、表型混合和交换)。

5.病毒的分类原则及命名(与医学相关的病毒科)。

(十四)病毒的感染和致病机制

1.病毒感染的传播方式(水平传播和垂直传播)和途径。

2.病毒感染的类型慢性感染、潜伏感染和慢发病毒感染的特点。

3.病毒的致病机制:病毒对宿主细胞的直接作用(杀细胞效应、稳定状态感染、包涵体形成、细胞凋亡及细胞转化)、病毒感染诱导的免疫病理和免疫抑制、病毒感染与肿瘤等。

4.抗病毒免疫的主要特性:IFN、NK细胞、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中和抗体、血凝抑制抗体)等。

(十五)病毒感染的检测和防治

1.临床病毒标本的采集与送检的注意事项。

2.病毒的分离与鉴定(细胞培养及病毒胞内增殖的检测指标及病毒鉴定的方法)。

3.病毒病原学检测(病毒抗原检测、病毒核酸检测)。

4.常用病毒感染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5.常用抑制或灭活病毒的物理和化学消毒方法。

6.死疫苗和活疫苗的比较,主动免疫与被动免疫的比较。

7.临床常用抗病毒药物的主要机制(核苷类似物、金刚烷胺、干扰素、蛋白酶抑制剂、中草药等)。

(十六)呼吸道感染病毒

1.流行性感冒病毒(流感病毒,正黏病毒)的生物学性状:病毒结构特性、基因组特点与病毒变异等。

2.流感病毒的致病与免疫,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3.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麻疹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与免疫性,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

4.冠状病毒的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防治原则。

5.风疹病毒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6.其他呼吸道病毒:腺病毒、鼻病毒等感染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

(十七)肠道感染病毒

1.急性胃肠炎病毒:轮状病毒、诺如病毒、星状病毒、肠道腺病毒所致疾病和防治原则。

2.脊髓灰质炎病毒的致病性及免疫特点和防治原则(在全球即将消灭的第二种传染病);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种类及其优缺点(疫苗相关麻痹性脊髓灰质炎)。

3.柯萨奇病毒和ECHO病毒及新肠道病毒EV71所致疾病、实验室诊断。

(十八)肝炎病毒

1.甲型肝炎病毒的致病、免疫及特异性防治。

2.乙型肝炎病毒的形态结构、抗原组成及其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的抗原、抗体检测及其结果分析)、乙型肝炎病毒的特异性预防。

3.乙型肝炎病毒的致病机制与免疫、基因结构与复制过程特性与病毒持续性感染。

4.丙型肝炎病毒致病与免疫、生物学性状及实验室诊断及防治。

5.其他肝炎病毒:丁型肝炎病毒、戊型肝炎病毒所致疾病与防治原则。

(十九)出血热病毒和虫媒病毒

1.汉坦病毒主要生物学性状、致病性和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2.埃博拉病毒、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

3.其他出血热病毒。

4.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性、免疫性、实验室诊断和特异性预防。

5.登革病毒的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

6.西尼罗病毒、深林脑炎病毒所致疾病及防治原则。

(二十)疱疹病毒和人乳头瘤病毒

1.人疱疹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共性)及潜伏感染。

2.单纯疱疹病毒的致病、免疫及实验室诊断。

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的性状、致病与免疫。

4.EB病毒的抗原、所致和相关疾病。

5.人巨细胞病毒与先天感染和机会感染。

6.其他型别的人疱疹病毒所致疾病。

7.人乳头瘤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病毒结构、实验室诊断和防治原则。

8.人乳头瘤病毒的复制特性与致癌性。

(二十一)逆转录病毒

1.逆转录病毒的共性。

2.HIV的主要生物学性状,包括形态结构,基因组及复制周期。

3.HIV的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抗病毒治疗等防治原则。

4.HTLV-1的致病机制及所致疾病。

(二十二)其他病毒

1.狂犬病毒的传播途径、致病机制、实验室诊断及防治原则。

2.痘病毒的特性。

3.细小DNA病毒所致疾病:人细小病毒B19。

4.博尔纳病毒所致疾病。

(二十三)朊粒

1.朊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正常PrPc转变为异常结构的PrPsc过程。

2.朊粒致病特点、实验室检查及防治原则。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年复旦大学基础医学综合考研大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