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认知问题

想法再美好,如果不能落地生根,孤悬半空,其实没半点意思,还不如不曾起心动念过,“失去”的痛往往会大一些。

人们常说百里半九十,走完剩下的十里路,事情才算完满。

变现,才是能力真正的分量,这就好比一番花里胡哨的表演断断离不了那致命的一击。

这一击怎么发出?

曾经有过一个笑话:一个饿极了的人,一连囫囵吞枣吃了七只馒头,还是有点饿,于是把剩下的最后一只馒头吃了,哟嗬!这回正正好。他忍不住有些懊恼:早知道直接吃第八个馒头就好了。

第八个馒头是那最后一击么?

没有前七个馒头垫底,第八个馒头能一饱了事?!

奢望一锤定音般的一锤子买卖,太过急功近利。这才是我们常常爱犯的一种错。

一有想法,就急着要结果。这也难怪,今天我们不缺财富英雄的故事,好像都是那么横空出世,马云马老师在他功成名就后四处布道,他曾经说过类似这样的话:今天像我都能够成功,中国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都能成功。乍一听,好像是的,长的不帅,好像还很丑;智商也一般,高考考了三次,才上了个地方院校;家境普通,不是什么几代;……

我们好像选择性地忘记,为了练好英语,马云在西湖故意搭老外,还真让他牵上了外国人的线;还有马云那张嘴,那真是我是铁嘴我怕谁,英气盖世,据传有投资客在马云找上门洽谈投资,被马老师那张嘴震住了:这怕是骗子吧?!中国人绝大多数人都讷于言,当然也不见得敏于行。至少这两点就把人比没了。

空有做大事的架势,却没那沉下心俯下身做小事情的定力以及能耐,修治平齐,是从琐屑开始的,比如说“扫一屋”开始,“风起于青萍之末”,再大的阵势,也是从微末开始。

我们有百里的路程,不妨学学那个日本跑马拉松的选手的做法:每次赛前他会熟悉整个赛道,依次标出标志(比如独特的建筑物),将整个赛道切割成一段一段短程,正式比赛时,一段一段逐次完成。这就是他获得冠军的秘诀。

切割大目标,掰成一个个小目标,这样原本一个大到令人心生绝望的目标,被碎成多个触手可及,从信心到能力,都毫无障碍。整个过程,都不会有所谓的最后奋力一击,有的只是水到渠成。

前些年,有个人在大庭广众下侃侃而谈:先足一个小目标,赚一个亿吧。众皆哗然,一个亿,有几个人头脑里有概念?但在他,却真的不当一回事。

这就是思想认知的问题。

想法,是一种认知;行为,也可以归溯到认知。想法变现,归根结底,就是一个底层逻辑的问题,同样也是一种认知。

被称为日本“经营之圣”的稻盛和夫在《干法》一书中说过四句话:不断树立高目标;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不要有感性的烦恼;严酷地锻炼自己。言语虽少,意蕴却很深:想法变现,是一个长期的个人成长与成熟的过程。做来做去做自己,这才是我们最需要正视的一点,还是一种认知。

你可能感兴趣的:(只是认知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