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才读懂《挪威的森林》,但我希望你永远读不懂它

《挪威的森林》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就像村上春树谈到他最喜欢的《了不起的盖茨比》一样:“信手翻开一页,读上一段,一次都没让我失望过,没有一页使人兴味索然”。

估计很多人像我一样,都是十七、八岁读过《挪威的森林》,书中围绕着性的描写让人既紧张又慌乱,可还是忍不住往下阅读,直到结束为止。而萦绕于脑海的疑问,比如,木月为什么自杀?直子为什么自杀?渡边君为什么和玲子做四次爱等等,始终没有答案。

其实,这并不能怪年轻的读者。

《挪威的森林》开篇第一句:“三十七岁的我坐在波音747客机上”。这是村上春树写这本书的真实情况,他在《挪威的森林》的后记里说:“这部小说是在南欧写的,一九八六年十二月二十一日在希腊米科诺斯岛的维拉动笔,一九八七年三月二十七日在罗马郊外的一家公寓式旅馆完成。”

一九八六年,村上春树刚好三十七岁。

可是,《挪威的森林》里写的是直子、绿子、木月和渡边君四个人十七岁到二十一岁的心路历程,也就是说,《挪威的森林》是村上春树到了中年对青春期的回视,终于对青春期里经历的人和事达成某种和解,纷乱的心绪才得以澄明,村上春树才能坐在书桌前舒缓地写下这部“极重的私人性质”的小说。

对于作者,有些书,没有一定的人生阅历是写不出来。

对于读者,有些书,没有经历过人生的高低起伏是读不懂。

《挪威的森林》既然村上春树中年写的,怎么能苛求青春期的读者真正地读懂呢?这是其一。

其二,《挪威的森林》是一部自我成长与自我救赎的小说。人的一生大大小小都会经历一些创伤,创伤触发的死亡焦虑则决定了剩余的人生。

有一些人,像小林绿子一样有韧性的人成长了,那么她的人生就是鲜活、多彩和漫长的。而有一些人,像直子一样心灵脆弱,始终走不出如昏黑的森林一般的内心世界,那么她就会走向自我毁灭了。

因此,村上春树才在后记里说:“这部小说献给我离开人世的几位朋友和留在人世的几位朋友。”

因此,《挪威的森林》讨论的主题沉重、压抑和深刻,没有认真思考过和对待过死亡的人,怎么能读懂《挪威的森林》的表达的重心呢?

所以啊,十七、八岁读不懂《挪威的森林》是正常的,读不下去也是正常的,读懂的人都是心智早熟。

往远的说,无论你有岁数多大,我都不太希望你读懂了《挪威的森林》,因为如果哪天你真的读懂了,意味着你要么经历了一些难过的事,要么你认真地思考过死亡了。

暂时写这么多了,这是我第四次阅读《挪威的森林》了。

这次,我真的读懂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到中年才读懂《挪威的森林》,但我希望你永远读不懂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