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奇心促动学习

前段时间,朋友发来一张奖状图片,特别开心地说:“我家班小宝今年的乒乓球赛获得了第二名。”

真为她感到开心,这么些年,她除了工作,其它的时间都再孩子身上。小孩学了全脑开发、学了画画、学了钢琴、学了英语、学了书法等等。我去她家的时候,常常是鸡飞狗跳的样子,“你怎么回事呀,刚才都白讲了吗?”

我们聊天也常常是听她抱怨带娃学习的不容易、难,开始的。

这种时候,我一般都是听着抱怨,思考着“我将来怎么办?怎么陪伴孩子学习呢?”

最近阅读《学习的本质》,似乎找了一些些方向。

这本书的作者是桑贾伊·萨尔马和卢克·约昆图。其中,桑贾伊·萨尔马是麻省理工学院(MIT)开放学习项目(Open Learning)的负责人,卢克·约昆图是一名科学作家,在麻省理工学院年龄实验室担任研究员,研究学习和教育、老龄化和人口变化等问题。

这本书的内容跨越神经科学、认知科学、发展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理论,探究了学习的真谛,并启发了人们对于未来学习和教育方式的思考。内容表述融合了大量的实验案例、学术理论,即充满趣味性又有满满的硬货知识。告诉我们“人为学习而生”,“学习不应该是困难的”。

“人为学习而生”,是因为我们会被新事物吸引,有好奇心,而“学习不应该是困难的”同样也可以应用好奇心驱使我们被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寻求更多的信息,填补个人知识的空白空间。

1994年,卡内基梅隆大学心理学家乔治·洛文斯坦提出了一个理论,从一定程度上回答了我的问题。他认为,当大脑检测到它已有的知识和可能获得的知识之间存在差距时,就会产生一种并不是完全不愉快的感觉,即好奇心。——《学习的本质》

当一个人接触的新信息,超出了原本已知的信息,就一定会有好奇心吗?

例如一个加减乘除都没有搞懂的小朋友,你告诉他微积分如何美妙,他会感兴趣的想要学习的可能性是极低的,除非他是数学天才,天然对数学极度感兴趣那就另说了。

就好奇心而言,你所渴望的物质就是信息,大量变幻莫测的信息。是什么让大脑对一个给定的信息如此感兴趣,又是什么让大脑觉得其他信息对它来说像一把沙砾对饥饿的胃一样毫无用处呢?——《学习的本质》

好奇心需要新信息,同样这个信息还要能刺激到大脑的奖赏区,让信息与大脑希望被满足的需求相匹配才可能驱动我们去挖掘和掌握新知识。

研究结果给出了肯定的回答,传入信息向大脑中与奖赏预期关联的区域发出兴奋性信号,作为回馈,这些区域向海马体发送多巴胺信号,告诉海马体将新的传入信息转换为持久记忆。简而言之,海马体自知什么时候应该加强信息的存储。那么:“是什么引发好奇心”这个问题就可以归结为:当大脑获得信息时,会对什么样的信息更为渴望?——《学习的本质》

当我们发现感兴趣的信息时,我们的好奇心便开始形成了。

可是,我们常常会出现“三分钟”热度的表现。就像开头说到的朋友家的孩子一样,他的童年被各种兴趣班占领,每一门课程都曾引起过他的好奇心。但是学着学着就没有了一开始的学习兴趣。慢慢变成需要妈妈催促的应付型任务,最后不了了之。

因此,戈特利布认为大脑中的一种元认知策略在了上风,这其中包括但不限于信息差和喜新成癖。她提出了学习进步理论,即每当你遇到大量信息,迫使你改变或重构先前的知识体系时,好奇心也就随之而来了。在由知识竞赛产生的信息差中,竞赛问题中包含的信息足以吸引你去寻找更多信息。就更开放的系统而言——哥特利布提到的“广阔世界”——只有当感觉信息增强或挑战你已知的信息时,才能激发你的好奇心。——《学习的本质》

我们若是想人为地激发学习好奇心,并且保持好奇心,需要做到主动构建信息差。

当我们从RIA训练营毕业,我们掌握的是个人学习法中的RIA便签的写法,而TF1-1,则是在写RIA便签的基础上,增加了三个介绍——介绍自己、介绍拆书法、介绍拆书帮。这里的三个介绍便是TF1-1练级要满足的信息差。当满足了这三个信息差之后,站上台,公开分享出去就通关了。紧接着,TF1-2则是在TF1-1的基础上,增加了分组、图书介绍和给学习者发出指令。从拆书小白到三级拆书家,每一个关卡比前一个关卡新增一些可以实现的满足的信息差,让大脑奖赏预期关联的区域向海马体发送多巴胺信号,所以越拆越有味,越拆越来劲。

当然,有人会说,为什么有人拆着拆着就不拆了呢?这是一个好问题。拆书过级的设计是符合学习认知原理的,而大多停下来的伙伴,可能是有其他更容易被大脑奖赏的事情吸引过去了,也有可能TA暂时没有了需要应用拆书过级来满足的需求,或者换了一种方式继续拆书但是不过级。

从拆书过级的经验总结,构建信息差保持好奇心,需要满足以下条件,我原本有所学习领域的相关认知,并且有途径可以接触到新的信息,新的信息能够让大脑感到兴奋。

一句话总结,好奇心需要被一个又一个小成就追着跑起来,学习的乐趣才会持续不断。正像一开头朋友家的孩子,不断练习、比赛,才坚持了乒乓球的学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好奇心促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