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学期的阅读做过几大块内容。
第一是阅读三国演义并且排三国的话剧,温酒斩华雄。
第二是自主阅读,学生自己找书看,并且做阅读分享。
第三是共读了几篇文章,张爱玲的倾城之恋和鲁迅的狂人日记。
第三是看了两个电影,追梦赤子心和浪潮。
重心主要是学生的自主阅读上,读三国是为了进社区做传播,共读文章和看电影有实验性质,想看看效果。
最后发现效果最好的,还是自主阅读和分享讨论。这种教学方式有几个关键。
第一是,保证学生的阅读时间。
比起讲授式教学,我更认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所以在程度相差较大的班级里,不采取每个学生读自己喜欢和匹配的书,就总有学生无法获益,或者难度较大,或者难度较小,无法平衡。所以我最认可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自己读书,分享,然后大家就分享的提出问题并且一起讨论。
这种教学方式,如果真展示起来不会很好看,也没法张牙舞爪的做示范课,让人觉得老师牛逼,课讲得精彩。如果我们做示范课,就只能给大家表演一起读书一小时,或者学生做分享,那种分享显得稚嫩,粗浅,遗漏信息还不完整,肯定没有名师讲课精彩。但我认为学生在其中受益更多。
就是因为他们都在读自己可以理解的文本,都在分享和讨论中深入理解,他们在切实的成长,哪怕在外界看来他们对书的理解尚嫌浅薄,幼稚。
第二是,老师的阅读示范效应
我们传统的教学和认知有一种谵妄和无知,在语文和阅读教育中尤其如此,为什么传统学校里让学生读课外书不成功,学生读书少得可怜,为什么你叫他读他不读呢?很大原因是语文老师自己也不读书吧。
身教胜于言传,不仅仅是传统智慧,现代的发展心理学也认可这一点,所以家里藏书多,父母爱看书,不用说,孩子也爱看书,不让他看他自己都找书看。老师也是一样的,自己要喜欢读书,多读书,在课上,我会和他们一起看,会和他们聊一聊,我这个月看了十本书,啊,他觉得真多啊,我说你算一算读书时间,其实你也能做到。
我们日常就会聊书,我会给他们推荐书,他也会认可,因为这个书我看过,我推荐的时候带着自己的认识和情感,我觉得也能传递给他们。他们读完我们也有得了,就好像变成了书友的关系,那顺着一本书,如果他读完感兴趣,又能顺藤摸瓜推荐下一本书,下十本书,他阅读兴趣就有了,认识也更深更广了。
第三是,高频率的监测和反馈
当然阅读课每天上是有这个好处,保证和学生接触的频率,另外每周我会让他们写阅读的自我监测,看了多少书,看了多长时间,哪部分感兴趣,虽然也有很多人糊弄,但是这也能看出他们阅读的态度,阅读的情况。
再就是日常的分享,讨论,课上课下都有可能在聊最近读的东西,也有提问,我也发现,反馈多的时候,提问多起来以后,学生会回去再看原文,理解确实能够加深。
第四是阅读的自我立法,自我监测
我很希望他们对每天的阅读能有自我监测的能力,但是看起来这一能力还是比较高阶,不容易实现,但是通过练习我觉得他们能够渐渐的有认知。我自己的在这方面也不完美,做阅读日志也是时记时不记,但是仍然感觉到有好处,翻开一看,哪几天阅读的多,哪几天阅读的少,什么原因,自己能有个分析,然后改进,或者说读得少了会着急,会有一点动力,后面几天就会读得多一点。暗地里好像给自己一个阅读量,属于自我要求,自我规划,自我驱动,自我实现,可能也是比较高阶的技能,但是学生也要渐渐的学会。
第五,相信学生,相信自主学习的可能,相信阅读有趣
当然你会看到他们并不是所有时候都全球投入,他们会懈怠,会被别的事情吸引,但我还是相信通过持久的做功,他们能够逐渐转变,能够有阅读的兴趣和能力,能够有终生阅读的习惯。
现在这个时代,是一个图像的时代,像尼尔·波兹曼说的,娱乐至死,童年消逝的时代,游戏,抖音短视频这种快速提供娱乐的东西确实容易吸引人,但是也让人变傻。读书相对来所门槛很高,你得有个安静的环境吧,有个不被打断的时间吧,还得在某个阶段每天看点儿看个十几二十个小时才能读完一本书。现在的人看个一个半小时的电影都可能嫌长,都没时间,别说看书了。
书就是一个慢体验的东西,像小说,可能看十个小时才迎来情节的高潮,读诗的话,一页纸,你品味那个意象,那个氛围,可能一早上就过去了,看社科的东西可能很枯燥,但是看完之后对世界的看法都变了,对人生的看法都变了,它影响人的思想,还影响人的行为。
这个东西是图像那种短平快的东西替代不了的。而且一旦进入到阅读当中,也是有瘾的。所以在学校里,在家里,老师和父母要给学生一个时空,在这里只有书,只能读书,把其他的媒介给隔离开,让他对阅读有感觉,久而久之,阅读自己能渐渐的吸引他。
就现代人来看,要想让他不刷个剧,不刷个视频是很难了,但是同时,如果他对读书也有瘾,除了刷视频之外,偶尔也想看两眼书,偶尔也有看书入迷到不想干别的事儿的时候,这基本上也就成了,图书馆是不可能成为他的天堂,但阅读绝对可以成为他的避难所,在别的东西无法拯救他,抚慰他的时候,和他站到一起,我相信阅读有这样的力量,我相信慢慢培养,学生会爱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