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6【武汉珞珈分舵21天便签成课】个人成长《认知与改变》,夏小雪

片段来源:《认知与改变——CBT对情绪和行为的积极影响》P149-150

拆书主题:开始反思自己的想法,系统的找寻改变目标(二)

学习目标:1.了解10大思维误区的特点;2.学会将想法记录表中的负性思维归类。

片段二:十大“思维误区”(从横向划分)

P149-150

【I】

    如果说杯子图解(上篇中提及)揭示了三种从表层到底层的思维类型(负性思维、功能失调性假设、核心信念),那么片段二中的十大“思维误区”,则囊括了绝大多数人汇集起来的消极想法(what)。基于心理现象及个体的特殊性,这种划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一些交叉或重合,但我们学习的目的是帮助自己更好、更系统的梳理复杂的思想变化,所以这么做对自己是有帮助的。此外,它还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全面的寻找要改变的目标(why)。为了更好的定义和区分,我把10大思维误区列成了一张表格:

10大思维误区汇总表

(how)我们可以根据上表,结合这几天记载的想法记录表做一个梳理,步骤是:

1.挑出想法记录表中的负性思维,想一想是否有某些负性思维在你的某些特定问题中出现?如果有,记录下来。

举个例子:我发现自身在孩子玩水事件中,我的一项负性思维“我没有能力管好孩子了”这种想法在每当收到了孩子的拒绝、反抗或者无视时,我都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想法。

2.挑出所有的负性思维,想一想对应的是哪种思维误区?

举个例子,我发现自身在孩子玩水事件中,“打湿了鞋容易拉肚子”属于笼统概括,“拖拖拉拉,他就是不想写作业”属于读心术,用自己的观念去推测孩子的想法。

(where)需要说明的是,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特殊体,归类没有标准答案。即使看起来类似的负性思维表述,由于具体情境、背后的核心信念、思维分类本身的交叉或重合都有可能让我们在实际操练中获得不同、或者一对多的答案。

    另外,三种思维类型和10大思维误区之间也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梳理我们就会发现,10大思维误区是在三种思维类型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较长期的心理学思维模式,每一种思维误区可能对应着多个核心信念,且因人而异。

    这也是CBT让无数人着迷的原因:系统掌握CBT的知识框架后,它于己是量身定做的;于人来说,学习者一但掌握了这种技术,将进入心理学中更深奥的“元认知”领域(why)。

【A1】略

【A2】请大家任选一个事件写一张想法记录表,然后分成两组并选出一名组长;由组长把大家的想法记录表收集起来,组织成员讨论后,按10大思维误区归类。每组有3分钟的时间分享小组成果。

    想法记录是CBT技术中的重要工具,无论你倾向于用NO4中的【具体事件法】还是NO5-6中的【系统梳理法】,它们的意义都在于帮助你“明确自己的问题”,即找寻目标。至此,我们完成了CBT四个关键要领中的第一步(附图)。

CBT的四个关键要领

   NO7中,我们将学习第二步(评估它们的难度)、第三步(确定这些问题对你的影响),起到筛选目标的作用。因此建议每天的想法记录不要停,哪怕每天只记录一件事或者只记录几个小时。积累的想法记录对后期体验CBT的作用至关重要。

你可能感兴趣的:(NO6【武汉珞珈分舵21天便签成课】个人成长《认知与改变》,夏小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