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没有接触过中医的朋友都有一个疑问:“夏季天气炎热,阳气这么足,还要继续艾灸吗?”
那今天我们就来说说,夏天可以用艾灸吗?夏天艾灸有何好处?夏季艾灸要注意什么?等问题。
一、夏季能艾灸吗?
中医认为,现代人大都体寒、阳虚,即使没有大病,身体上也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亚健康问题。
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夏天又正好是自然界阳气最重的时候,两者的阳热合在一起,温补的作用更强。
所以在夏季大自然阳气最盛的时候艾灸,补益的效果能够达到最佳。中医主张的“春夏养阳”、“冬病夏治”,便是该理论的具体体现。
二、夏季艾灸有什么好处?
① 夏天毛孔扩张,艾灸拔山之力更加能够渗透筋骨痛处,发挥奇效,夏天艾灸一日,胜过冬天灸2~3日。
② 夏季人的阳气升旺,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此时艾灸,得天阳之助,如虎添翼,驱散周身百骸内的阴寒病根!
③ 夏天艾灸未雨绸缪,是为秋冬储备阳气,使冬季亦阳气充足,阴精敛藏而不外泄,从而调整阴阳平衡,提高抗病能力,预防冬季旧病复发,或减轻其症状。
《黄帝内经》中经常说到天人合一,认为人体的阳气与自然界生物的阳气相应,生于春,旺于夏,收于秋,藏于冬。夏季艾灸,堪称顺应天时,比我们吃什么补药都要好!
夏季艾灸,尤其是三伏灸,升阳气,温阳、助阳、驱除寒邪优势明显,特别是冬天有备受慢性疾病困扰的人,千万不要错过了。
三、哪些病症最适合三伏灸?
许多冬季难以调理的疾病,到了夏天都会变得比较容易办到。特别是一些慢性顽固病,夏天三伏灸调理后效果往往显著。
①慢性呼吸疾病:比如鼻炎,哮喘,支气管炎,慢性咳嗽这些,多属于寒症,这些病在冬天都是很顽固的。
夏天就不同了,"寒者温之",作为一年中阳性最盛的季节,占据了天时人和,艾灸之阳与天地阳气相辅相成,同气相求,事半功倍。
②女性疾病:主要是虚、寒性的痛经、慢性盆腔炎等,病机主要是肾气不足、肾阳虚弱,痰淤阻滞。
③ 消化系统疾病:有的人一吃冷饮就易胃痛,空调房待久了就频频拉肚子,如果放个热水袋在肚子上,他们可能会觉得舒服些,这些多属于脾胃虚寒,适合艾灸。
四、哪些人更适合三伏灸?①中老年人:人过半百,阳失其半!
中年之后,人的脏腑肌体功能慢慢退化,体内阳气日渐衰微,所以一到冬天,老人家是非常怕冷的,并且会患各种寒邪疾病,趁着夏天艾灸,补充身体里的元气就十分有必要。
②先天后天阳虚气虚者,特别是女性
人的体质各有差异,有先天体质偏虚弱的,也有后天体质虚弱的,特别是肾阳气虚,不论先天后天,寻常方法难以调理,这时候就可以在夏天艾灸之气与天地阳气交汇之时,艾灸补阳穴位,改善虚弱体质。
③孩子
许多孩子讨厌吃饭,主要是因为脾胃不够强壮,无法快速消化食物,食欲又怎么会好呢?
而在夏天艾灸,可以好好地强壮脾气胃气,给孩子的脾胃加一把火,运化能力增强,孩子食欲好,营养充沛,不止长得快,到冬天也会少生病。
五、2019年三伏灸详细时间表
①入夏排毒
5月06日--6月12日,夏季的开始,这时的阳气在上升的同时开始逐渐积累并向周围输布......
②伏前培元
6月13日--7月11日,夏季是最适合进行中医艾灸疗法的季节......
③初伏驱寒
7月12日--7月21日,即一伏即一阴即少阴,主心经肾经,主心肾……
④中伏清养
7月22日--8月10日,即二伏即二阴即厥阴,主心经肝经,主心包经,主肝胆。
⑤末伏化瘀
8月11日--8月20日,即三伏即三阴即太阴,主脾经肺经,主脾肺……
⑥伏后固本
8月21日--9月01日,艾叶是温性的,属于纯阳之物,艾灸能够温通经络,祛除寒湿,补益人体阳气。
三伏
这是一年一度艾灸好的时机
要抓住机会为身体注入活力以备寒冬
艾灸后你一定要知道的这14种身体反应
1、 出汗:是皮肤排毒的一种体现,就是在艾灸的时候,感觉出汗,灸后出汗,这种现象有可能会持续几天或更久。
2、 出红疹:当有的人出汗一个阶段后,会开始出红疹、硬疙瘩,这也是排毒的一种表现;一般继续艾灸,红疹会慢慢消下去,硬疙瘩,可以边艾灸边按摩,也会慢慢消失,这也是属于皮肤排毒的一种现象。
3、 小便多:有些人艾灸后排尿特别多,这也是从尿道排出毒素的一种表现,此时应该多喝水,不用担心,这些现象都会慢慢消失,一般灸后尿频的,多是提示肾脏和泌尿系统不是很好,女性提示妇科会有问题。
4、 拉稀:有些人出现拉稀,频繁拉稀,而且拉屎极臭,这也是一种排病气的反应。有这种反应的,一般胃肠道有问题,或者应该注意有肿瘤发生。
5、 咽喉肿痛牙痛等:有的人会有咽喉肿痛、牙痛等,此时多喝水或者煮一点绿豆粥来喝,严重的可以停灸,等这些症状过去后,继续艾灸,可能还会有上述症状发生,一般反复几次后,就没有上火的症状了。
6、 发烧:此种症状一般发生在初次艾灸者身上,没有关系,多喝水,可以在督脉和膀胱经利用艾灸刮痧杯刮痧都会退热,降火气。
7、 原有的慢性病会反复:当艾灸后,元气聚集到脏腑的时候,病邪往往会自己找出路,这些出路不一定是我们设计好的,而是病邪自己习惯的路径;可是疾病的排出是不以我们的意志为转移,它会自己寻找出路。
8、 头晕耳鸣眩晕:有的反应会出现头晕耳鸣,眩晕的,遇到这样的反应,可以停下来休息几日。如果这种反应迟迟不过,在大椎点刺放血或者刮痧,这种反应会慢慢消失,有的人会反复这种反应2—3次后,慢慢适应。
9、 灸感的走窜:这是很好的反应,暗示着经络的通畅。
10、 妇科疾病:灸后初期出现经期推迟或提前,有妇科疾病在艾灸的时候,有的会有褐色的分泌物,有的会有水样的,有的会有脓样的分泌物,这些都是艾灸在帮助调整和消炎,一般过一个阶段,这些分泌物会逐渐减少。如果有肌瘤,积液,囊肿等妇科疾病,在经期的时间,会有烂肉,血块,血水等排出,应该是肌瘤,积液,囊肿的分解。
11、 排寒:有的人艾灸后会出现肢体冰凉,这是寒气用艾灸后在体表的反应,有的是脏腑内的寒气表现在体表,这种反应在冬天和春天更加严重,有这种反应的,说明身体阳虚的厉害,需要继续艾灸,灸的时间可以适当延长,同时配合刮痧或者按摩等辅助治疗的方式,使寒邪尽快排出。一般到了夏季三伏天的时候,这种反应可以消失。但是如果体内寒邪没有排尽,这种反应在其他季节还会有,所以坚持艾灸很重要。
12、 灸后上火:表现为口干舌燥,牙龈红肿,头晕等,秋冬季节艾灸后更为易于上火。艾灸擅长的是补阳,灸后体内阴阳暂时被打破,阳气上延,即表现为上火的症状,一般为正常现象,注意以下几点: 1、 适当控制艾灸的火力和时间,可以根据自身体质虚寒的程度,灵活掌握艾灸的时间。 2、灸前灸后多喝温开水,艾灸属火,可加速新陈代谢和体液循环,适当补充水分很重要,以温开水为宜。 3、若有上火的感觉,可以灸下涌泉、太溪、或者盐水泡脚,以引火下行,并注意饮食清淡。
13、 灸后有水泡:灸后起泡,有水泡和脓泡,大都是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灸到一定程度寒邪外排所致,很多是灸后不知不觉起的(烫伤除外);泡破邪出,说明灸的有效果了,可以用针刺破,每天对着患处继续艾灸,艾灸可以杀菌消毒,促进愈合,一般不用包扎;也可以用针刺破后将艾灰直接涂到水泡上,期间可能不断有水排出,痊愈时间因人而异,一般一个星期到两个星期之间,期间患处尽量不要碰水。
14、灸时灸后皮肤奇痒:开始灸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在体表,有的是灸了一段时间出现这种情况说明风邪比较深,都是灸的有效果的表现,坚持灸即可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