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家园I 养老社区里的90后


恭和家园 | 养老社区里的90后_腾讯视频

舞台剧演员韩燕楠菲最近换了新单位,不是剧组,也不是小剧场,而是一家养老社区。

在这里,韩燕楠菲的岗位是“G.O”,这是一个法语缩写,意为“亲善的组织者”。1993年出生的她是科班出身的舞台剧演员,没有任何的养老工作经历,不过在这里,她不但可以继续和戏剧在一起,还肩负着和老人“陪玩”的任务。

今年,位于朝阳区双桥的恭和家园养老社区招募了一批“G.O”,韩燕楠菲就是其中之一。这群年轻人来自运动、舞蹈、声乐、绘画、戏剧、茶艺等领域,而且都是科班出身,他们的到来,让养老社区一下子充满了生气。

舞台剧演员带着“爷爷奶奶”一起玩

当听说韩燕楠菲要去养老社区工作时,父亲有些担心:“不会是去伺候老人吧?”直到她发了一段自己工作时的视频,父亲才放下心来。

恭和话剧社
话剧《尊严》演员留影-恭和话剧社
话剧《尊严》现场-恭和话剧社

在视频中,韩燕楠菲带领一群老人排练戏剧,大家戴着假发,做着夸张的动作,哈哈大笑着,整个气氛轻松而欢快。“戏剧G.O”,是韩燕楠菲的新工作。她带着20多位老人组成了一个快乐的群体,叫“戏剧研习社”。每天,她带领大家一起出早功,每周上两次戏剧课,和普通的戏剧班老师没太大区别。最大的不同,跟她一起“玩”的,是一群上了岁数的“爷爷奶奶”。

韩燕楠菲演过舞台剧,也当过话剧导演。后来,她自己写剧本、组团队,还参加过戏剧节。一个“文艺范儿”十足的年轻人居然去“玩”养老,这个跨界着实不小。

其实,韩燕楠菲刚来养老社区的时候也曾差点儿“翻车”。戏剧研习社第一次活动,来的老人挺多,她带着老人们做各种小游戏,大家玩得很开心。等到第二次活动时,老人却只来了一位,原来,当天其他几位“G.O”的活动都是同时开始,更多的老人去了声乐、舞蹈那边。

韩燕楠菲这才明白,戏剧对于老人来说,是一种比较新、比较小众的活动,老人们更倾向于去自己熟悉的领域活动。于是,她更加注重每次活动的设计,让老人能够“零门槛”地参加。“戏剧并没有那么深奥,只要老人们玩得开心,能够在戏剧课上学到东西,一切就很值得。”韩燕楠菲更看重戏剧带给老人的变化。她认为,老人在舞台上能够放得开,在生活中也会活得非常潇洒。

二级运动员让闲置落灰的乒乓球桌又火了

在养老社区,“活跃分子”通常是固定的几位老人。更多的老人因为行动不便或是卧床,无法参加活动。还有一些老人因为条件所限,特长施展不出来,对养老社区缺乏归属感,住上一段时间,就爱往家里跑。“G.O”们的到来,改变了这种情况。

恭和乒乓球社团成立
教练/学员 瞬间

63岁的汪叔是养老社区里公认的“活力老人”。每个星期,他都要上3次乒乓球课、两次声乐课。前不久,在社区组织的乒乓球比赛中,汪叔还拿了冠军。而在“运动G.O”到来之前,许多老人甚至都不知道汪叔会打乒乓球。

原来,以前养老社区也有一张乒乓球桌,但是没人带着打,很长时间都在角落里落灰。由于一直闲置,这张乒乓球桌就被清理了。但随着“运动G.O”刘洋的到来,社区里很快掀起了“乒乓热”,乒乓球桌不但回归养老社区,甚至两张都不够用。刘洋把老人们分成两个班,“因人施教”。他咨询了医生的意见,引进捡球器和集球网,将风险降到最低。考虑到老人上午血压不稳定,肌肉粘滞性大,他还定下“规矩”,把上课时间都定在了下午。

如今,打乒乓球已经成了养老社区的“第一运动”,每天下午4点打乒乓球,成了老人们的新习惯。乒乓球不但吸引了“活力老人”,不少高龄老人也跃跃欲试。参加活动的人群中,最年长的老人已经88岁。

说起现在的生活,汪叔特别开心。“各种活动一展开,社区里一下子充满了生气。”他说,疫情期间社区封闭式管理,外面的人进不来,里面的人出不去,社区的公共活动也受到很大影响,大家交流不畅,打个照面也相互不认识。现在活动多了,大家交流也多了,还能认识有共同爱好的新朋友,心情也好了。

“过去许多老人在养老社区住上一段时间就腻了,老爱往家跑。现在不同了,大家觉得这里就是家,不再认为这儿是养老院了。”上了一段时间的乒乓球课,汪叔的球技也有所见长。他感慨地说,养老社区有没有器材其实不重要,有人带着老人一起“玩”才重要。

内心更“丰盈” 年轻人的加入带来了新惊喜

“来了这么一群青春靓丽的年轻人,我感觉社区也变年轻了。”74岁的张阿姨是社区朗诵兴趣小组的负责人,在恭和家园已经住了两年多。社区里最近发生的变化,让她感受特别明显。

恭和艺术周-教师节篇
恭和艺术周-教师节篇

以前,社区里活动虽然也很丰富,但大都是老人们“自娱自乐”,很难说得上学习和提高。 “G.O”到来后,张阿姨成了“戏剧研习社”和茶艺课的粉丝。除此之外,她还要张罗朗诵小组的活动,学学国画,每天都安排得满满当当。“我现在可忙了,每天都得‘赶场’。”

7位年轻的“G.O”,涵盖运动、舞蹈、声乐、绘画、戏剧、茶艺等领域,而且都是科班出身。27岁的小伙子敬文超是“舞蹈G.O”,古典舞专业毕业,参加过央视春晚;“声乐G.O”贾梦羽在俄罗斯留过学,弹得一手好钢琴,还会意大利语;“运动G.O”刘洋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二级运动员……

“这群年轻人的到来,给养老社区带来的变化超出预期。”恭和家园负责人王菲介绍,“G.O”不负责老人的日常照护,也不是为了专门去培养老人的某种技能而设立的“教练”,而是通过他们的热情和积极生活的面貌,去激发老人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热爱。她介绍,养老服务在解决了老年人的基础需求之后,将会从追求“丰盛的生活”上升到追求“丰盈的内心”。而设置这一岗位,正是为了倡导老人们去热爱生活,让内心丰盈起来。从这个角度来说,引入“G.O”,将会是养老服务的一个发展趋势。

王菲介绍,在面试这群年轻人时,“热爱”也是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她认为,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有主见,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入养老行业,这也是一个趋势。许多人虽然没有相关的专业背景,但是他们“爱一行干一行”,这将为整个行业带来惊喜。

观点:养老行业也需要“跨界碰撞”

“实践证明,养老护理员不能解决全部的养老问题。”在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老年福祉学院教授杨根来看来,随着养老行业的发展,过去以生活照护为主体的养老服务将进一步丰富和细化,对各种服务的专业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未来,老年健康管理、老年心理支持、老年社会工作、老年活动策划等都会更加专业化,对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养老行业存在很大的人才缺口,亟需各方面的人才加入。”杨根来表示,像“G.O”这种非专业出身的年轻人进入养老行业,可以结合自己的本专业与养老服务结合在一起。比如,学体育出身的人可以搞老年体育,学艺术的可以组织活动,教老年人唱歌跳舞,哪怕是学金融出身,也可以教教老年人如何理财。未来将会有更多的职业涌现出来。一个行业有新的职业诞生,意味着这个行业有活力。

当然,对于养老行业本身来说,也要为这些非专业人才的涌入做好准备。“优秀的人才来了,能不能留得住,这将是留给行业思考的一个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恭和家园I 养老社区里的90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