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08读《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有没有一种感觉,单看名字就很喜欢其人?比如琳琅,比如斯年?

翻开《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扉页上写着四个字:

献给琳琅


原来“琳琅”一词出自《九歌·东皇太一》:“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

对于取名字,却原来是:男诗经,女楚辞

“斯年”一词出自诗经中《大雅·下武》:

昭兹来许,绳其祖武。于万斯年,受天之祜。

受天之祜,四方来贺。于万斯年,不遐有佐。

曾经看到一部网络小说男主人公也叫斯年,无端地喜欢这个名字。待读了《南渡北归》,方知道此斯年和彼斯年大不一样。傅斯年的个性、才干都一言难尽,却是更让人心生爱佩。

我以为我对林徽因很熟悉,曾经也读过她不少东西。《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近800页,厚厚的一大本,才知道我以为我以为的,的确很浅显。

作者陈新华,历史学博士,她有篇访谈,在后记中也有提到,居然是

“我竟因漫长而完成了《林徽因和她的时代》”

作者历时7年,才完成了本书的写作,却是在之前博士论文写过《林徽因传》之后,几乎是又重写了一遍。

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作者这次可是下足功夫,丝丝缕缕,抽丝剥茧,各种的来往书信、友朋著述、后代采访等,使得笔下的人物又立体又丰满,跃然纸上。

吸引我的不仅是对人物性格的幽微体察,细腻刻画,更有对历史对人性的拷问,语言、词藻的丰富运用,读之如同喝一杯鲜美的酸奶,一瓶喝了还想喝一瓶,一页读了还想看下一页,不断地,吸引我读完全书。

林徽因说:我们的作品,散在各时各处互相不认识的孤单的人的心里。

大家都熟知的新诗《人间四月天》,原来是写给儿子梁从诫的,为纪念儿子的出生,表达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再读这首诗,有了不一样的感受。轻盈、美妙,如微风拂面,细柳掠过心尖。

我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音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女儿梁再冰取名是为纪念公公梁启超”饮冰室“,儿子梁从诫取名则是取《营造法式》作者宋代李诫,自从得到《营造法式》这本建筑巨著以来,视为”天书“,前半生梁思成林徽因二人几乎为了看懂书中所写,为中国建筑学甘愿耗尽生命,取其”跟从追随李诫“之意。

1941年林徽因的三弟林恒在抗战中驾驶战斗机壮烈殉国,三年后,林徽因把她的悲痛缅怀之情写成诗《哭三弟恒》,这是我第一次完整看到全诗。

弟弟,我没有适合时代的语言

来哀悼你的死;

它是时代向你的要求,

简单的,你给了。

这冷酷简单的壮烈是时代的诗

这沉默的光荣是你。


假使在这不可免的真实上

多给了悲哀,我想呼喊,

那是——你自己也明瞭——

因为你走得太早,

太早了,弟弟,难为你的勇敢,

机械的落伍,你的机会太惨!


三年了,你阵亡在成都上空,

这三年的时间所做成的不同,

如果我向你说来,你别悲伤,

因为多半不是我们老国,

而是他人在时代中碾动,

我们灵魂流血,炸成了窟窿。


我们已有了盟友、物资同军火,

正是你所曾经希望过。

我记得,记得当时我怎样同你

讨论又讨论,点算又点算,

每一天你是那样耐性的等着,

每天却空的过去,慢得像骆驼!


现在驱逐机已非当日你最理想

驾驶的“老鹰式七五”那样——

那样笨,那样慢,啊,弟弟不要伤心,

你已做到你们所能做的,

别说是谁误了你,是时代无法衡量,

中国还要上前,黑夜在等天亮。


弟弟,我已用这许多不美丽言语

算是诗来追悼你,

要相信我的心多苦,喉咙多哑,

你永不会回来了,我知道,

青年的热血做了科学的代替;

中国的悲怆永沉在我的心底。


啊,你别难过,难过了我给不出安慰。

我曾每日那样想过了几回:

你已给了你所有的,同你去的弟兄

也是一样,献出你们的生命;

已有的年轻一切;将来还有的机会,

可能的壮年工作,老年的智慧;


可能的情爱,家庭,儿女,及那所有

生的权利,喜悦;及生的纠纷!

你们给的真多,都为了谁?你相信

今后中国多少人的幸福要在

你的前头,比自己要紧;那不朽

中国的历史,还需要在世上永久。


你相信,你也做了,最后一切你交出。

我既完全明白,为何我还为着你哭?

只因你是个孩子却没有留什么给自己,

小时我盼着你的幸福,战时你的安全,

今天你没有儿女牵挂需要抚恤同安慰,

而万千国人像已忘掉,你死是为了谁!



1.林徽因

真诚、直言、不世故、不逢迎、爱憎分明、喜怒形于色,不伪饰,不做作,坦率爽朗

林徽因的人生底色确立,是她旧学启蒙加上新式的学校教育,她认识着什么是作为人的教育,怎样有看世界的眼光。当她带着幼承庭训打下的中学根基,带着从上海和北京的教会学校学到的西学知识,带着将来要改良社会的远大理想,跟随父亲漂洋过海,遍游欧洲时,她的美好开始尽情绽放。当成长过程中所有的不确定逐渐沉淀,有一些东西就永远保留了下来,那是中西合璧式“双重文化”的完美储备,是坦诚自尊、平等自由的独立人格,是自我实现的人生观念,是全面公正、兼容并蓄的开阔眼光,这些从家世的丰厚馈赠,从后天的悉心培养中逐渐沉淀而来的内在,作为人生的底色,一旦确立,终生未曾改变。

2.林长民

作为留学日本颇有才干的民主人士,他拒绝”翰林“进士身份,投身政治,和他堂兄弟林觉民、林尹民埋骨黄花岗一样,林长民结局惨烈,他投身郭松龄为其幕僚,于乱军之中被流弹击中身死,成了”渡不过的巨流河“。在教育子女方面,林长民在林徽因16岁时携其出游考察欧陆,只是为爱女”增长见识,扩大见闻“。心性方面,和女儿息息相通,堪称”父女知己“,并最终造就林了林徽因强大、丰富的内心世界。

徽女爱览:桐湖之游,已五登夜。希提芬更 Hilterfingen小村落,清幽绝俗,吾已欲仙。去年游湖,想汝所记忆者,亭榭傍水,垂柳压檐,扁舟摇漾,烟霭深碧。而我今日所居,其景物又别。。。吾亦偶尔往来其间,凡去年涉足处,皆已一一重访,此等游览,无足动我感念。但人生踪迹,或一过不再来,或无端而数至,尽属偶然,思之亦良有意味。吾与此湖此山既生爱恋,深祝偶然之事能再续此缘。晨起推窗湖光满目,吾双眼如浸入琉璃。书此相示,禽声宛转,通晓未歇,似催我赶赴早邮也。

沿湖畔行,隔岸灯火辉煌,馆舍鳞比,盖名区胜地,旅客辐辏之所,太繁盛处,客为湖山之玷。唤船欲渡,徽女惮涉,乃止。

这些书信,于无意中显示了林长民丰厚的古文素养。纵观民国大师们,从大学教授、校长、文人学者到政治家、科学家、社会活动家,无不是学贯中西,既有古文的深厚底子,又接受几年十几年的西风沐雨的熏陶,最终形成为贯通中西方文化的“通才”。也有像史学家钱穆这样的在纯中式教育下成长的大家,但既使钱穆,中年以后也游历西方各国,见识广博,并充分显示在他的著述中。随便列举一下就能有几十位大家:陈寅恪、胡适、梅贻琦、蒋梦麟、吴宓、傅斯年、赵元任、李济、蒋廷黻、辜鸿铭、冯友兰等,无不显示中西文化交融的大才现象。

可以想见,在这种教育下的林徽因,想成为庸才都难。旅居英国时,年方16岁的林徽因,因为父亲的交游广阔,变成林长民伦敦客厅女主人,待人接物、增广见闻,所见所闻所接待的,都是史学家赫伯特.乔治.威尔斯、作家托马斯.哈代、爱德华.福斯特、凯瑟琳.曼斯菲尔德、汉学家亚瑟.韦利,还有旅居欧洲的张奚若、陈西滢、张君劢、聂云台。。。这样的阵容。这样的见识。

林长民身死之后,不解、惋惜、心痛、责难不尽一致,独亲家兼同僚好友梁启超多了几分理解,并在挽联中写道:

天所废,熟能兴,十年补葺艰难,直愚公移山而已;

均是死,容何择,一朝感激义气,竟舍身饲虎为之。

人世艰难,困顿里的知遇之恩,有时哪怕只是些微,便足够叫人以身赴险。

又想起傅斯年,性格倔强、刚烈果敢、嫉恶如仇的他,为了国民党的腐败统治对宋子文孔祥熙整天口诛笔伐,大骂不已,却为何终生追随蒋公,难道不是乱世里的知遇之恩?

3.徐志摩

作为新文化运动的急先锋,白话诗人的身份跟随终生,“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这类徐氏名句,近100年来,在中文世界里传颂不绝,达到“凡有井水饮处,皆能歌柳词”的境界。其实徐志摩有着远较同代人更为深厚的旧学根基,同样是学贯中西的大才。他的表弟吴其昌,被陈寅恪大力推荐给史学教授陈垣,说”高才博学,寅恪最钦佩。。。学问必能胜任教职,如其不能胜任,则寅恪甘坐滥保之罪“。能让陈寅恪如此推崇的人,古文根底绝非等闲。但吴其昌回忆起少年往事,却说自己学问还是不入流的,首推徐志摩极擅桐城古文,对表兄才学极其推崇。

在留学西方后,徐志摩慢慢成了一个自由知识分子,理想主义者,他关心苏俄革命,去英国见泰戈尔时,特意去莫斯科逗留三天参观,虽是浮光掠影,却改变了他一些想法。他认为”现代化的运动应该依靠涓涓细流的渐进改良,而不是血流成河的以暴制暴。“

荷尔德林说“总是使一个国家变成人间地狱的东西,恰恰是人们试图将其变成天堂。”

徐志摩和林徽因、林长民三人互为“知己”,徐志摩出身于浙江海宁首富之家,却有天然的“自由”“平等”意识,加上天生的浪漫热情,“赤子之心”,和林长民属于同一类人,同样天赋异禀,同样超凡脱俗,俊逸灵秀的艺术气质,同样不囿于世俗成见,不拘泥,不世故的天然之子。林长民这种特立独行、昂扬明亮的气质,自然也遗传给了林徽因,她们(他们)一生最重视的,既非金钱,亦非权贵,只是人格的独立与平等。她承继了父亲的不伪饰、不做作、坦率爽朗,独立平等的意识,和徐志摩的自然洒脱、不搭架子、真心待人,互为气类,彼此映衬,因此三人一见如故,相当默契和投契。

当追求林徽因,他的老师梁启超苦口婆心劝他时,性格激烈情根深种的徐志摩回复老师: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当徐志摩飞机失事身死之后,梁思成张溪若众友人前往济南办理后事,为徽因带回一块飞机残骸木板一块,林徽因亲手用黄绫包扎,和后来三弟林恒的飞机残骸木板,两块木板终生保存,直到去世。

4.费正清、费慰梅夫妇

费正清费慰梅,同梁思成林徽因,相识相知于30年代的北京城,终生挚友。

他们年龄相近,梁思成1901年出生,林徽因小他3岁。费正清又小林徽因3岁,费慰梅小林徽因5岁。

眼前分明外来客,心底却是旧时友。

作为后来蜚声海外、影响了几代西方汉学界的汉学家,费正清费慰梅的中文名字就是梁陈二人给取的,正清的意思是“正直清廉”,并说“使用这样一个汉名,你真可算是一个中国人了。”

夫妇二人在北京期间,经常跟随梁思成林徽因外出古建筑考察,旅程中也益增友谊。

当林徽因抗战时困居四川李庄,卧病不起时,经常给费慰梅写信诉说时事,阅读来信成了病中的林徽因极大的安慰。当费正清、费慰梅先后有机会来李庄探望她们时,林徽因的病仿佛也好了几分。

最后一次通信是在1948年底,此后经年,不但再未相见,通信也断绝了。

1972年中美恢复联系,费正清费慰梅第一时间跟基辛格来到中国寻访老友,这时梁思成刚刚去世4个月,距林徽因去世已17年了。


作者后记:

林徽因和梁思成的一生近似于愚的勇气和坚持,也有出人意料的软弱和改变。他们在斗室里漫卷诗书,也在暗夜里苦痛追问。和短暂的荣耀相比,疑和困惑持久不息,追随了他们一生。最终,他们成了逆时代的力量,成了最忠诚的反对者,在孤独和寂寞里走到生命的尽头。

安身立命的那个东西,决定的,真的是一生的命运。

镌刻在她身边的她的文字,是她对这个世界深情的打量和回望,也是对轻佻的当下永不落伍、倔强的提醒。


这本厚达800页的书,除了封面上这张兖州兴隆塔考察测绘照片外,无一张内页照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08读《风雨琳琅--林徽因和她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