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学党史讲渤海走廊的故事 2021-06-28

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学党史讲渤海走廊的故事

抗日战争时期,我们学校所在地位于渤海走廊,渤海走廊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山东省昌邑县北部、潍县北部和寿光县北部创建的狭长根据地,它东起胶莱河,西至寿光县北部的榆树园子村,东西长大约120里,南北长不过10余里,是胶东军区与其他战略区的唯一联系通道,影响着山东乃至全国战局。

1937年9月30日,日军侵入山东。中共山东省委相继开辟出徂徕山、冀鲁边等众多抗日根据地,其中胶东、清河和鲁中三大根据地相互依存,互为犄角。连通胶东根据地和鲁中根据地的胶(县)高(密)诸(城)莒(县)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连通胶东根据地和清河根据地的渤海走廊,战略地位骤然凸显。

点燃火种,冲破黑暗向前进发

寿光、潍县、昌邑等县很早就接受了马克思主义。1924年4月,寿光人张玉山、王云生经邓恩铭介绍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8月转为中共党员。同年9月,经中共济南地委批准,寿光县的党员和广饶县的党员联合成立寿广支部,张玉山任书记。这是山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基层党支部

潍县人庄龙甲,1923年夏由王尽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1925年1月,王尽美、庄龙甲又先后在潍县开展建党工作,于2月份建立中共潍县支部,庄龙甲任书记,隶属中共山东地委领导。1926年6月,成立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中共山东区委根据形势的发展和斗争的需要,派遣昌邑籍的共产党员王兴选到岞山火车站任车务司事,负责山东区执行委员会在胶济铁路的联络工作。共产党员黄复兴、黄世伍分别从济南、潍县被派回昌邑后,与王兴选组成中共昌邑岞山支部,隶属山东区委领导,书记为王兴选,分别开展铁路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

武装起义,擎起救亡图存的大旗

渤海走廊的形成,是与牛头镇起义、蔡家栏子起义和瓦城起义分不开的。1937年10月,中共鲁东地区工作委员会(简称鲁东工委)在博山成立,鹿省三任书记,张文通任组织委员,杨涤生任宣传委员。鲁东工委负责以益都为中心的寿光、潍县、昌邑、广饶等十几个县的工作,中心任务是联络失掉关系的党员,恢复建立党的组织,全力发动武装起义。鹿省三主持工委工作并分管昌邑、潍县一带,张文通分管寿光、广饶、博兴一带,杨涤生分管益都、淄川、博山一带并负责与省委联系。

鲁东工委建立后,张文通立即赶回寿光,向寿光县委传达了山东省委关于分区发动抗日武装起义的决定和鲁东工委的指示。寿光县牛头镇群众基础好,又靠近长满芦苇的巨淀湖,便于集结、隐蔽和活动。同时家住牛头镇的马保三是大革命时期入党的党员,既具有地方威望和号召力,又利用国民党湖东乡乡长的合法身份,组建了一支30余人的抗敌后援队。寿光县委决定以牛头镇为中心,发动群众,组建武装,筹备起义,起义部队的番号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八支队。

在寿光县委筹备牛头镇起义的同时,鹿省三来往于昌邑、潍县两县,部署发动武装起义。1937年年底,鹿省三在潍县华疃村召开筹备起义领导人会议,潍县起义部队的番号为八路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

1937年12月29日牛头镇起义,1938年1月27日蔡家栏子起义,第八、七支队先后成立。4月5日,鲁东工委在昌邑县龙池村召开第七、八支队大队以上干部会议,成立八路军鲁东游击队指挥部,下辖第七、八两个支队,由马保三任指挥,韩明柱任副指挥,鹿省三兼任政委。

龙池会议还根据中共胶东特委领导的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和胶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的邀请,决定第七、八支队东进胶东与胶东部队协同作战,共同创建根据地。第七、八支队最终离开了昌邑、潍县和寿光,但其播撒的抗日火种已成燎原之势,其树立的抗日旗帜,一直在渤海南岸飘扬。

保持畅通,用信念铸就战略通道

1940年,连通胶东根据地和鲁中根据地的胶(县)高(密)诸(城)莒(县)交通线被日军切断后,连通胶东根据地和清河根据地的渤海走廊,一度成为“敌必攻、我必守”的胶东通往清河、进而转去鲁中的唯一通道。在那段极为艰苦的岁月里,发挥了护送过往干部、协助跨区调兵、密运战略物资三大历史作用,为山东和全国全面抗战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从胶东招远经“渤海走廊”送到山东分局、山东军区的黄金约16万两,无一两丢失、无一人携金叛逃,有13万两安全转送延安,为困境中的党中央解了燃眉之急。渤海走廊,被称为连接延安的红色生命线。

从1941年春开始,敌人对昌潍根据地频繁扫荡,消灭抗日武装。昌邑北部地区是一片平原,地势不利“反扫荡”。受冀中平原抗战经验启发,昌邑独立营和昌邑县委组织根据地军民在平地上挖沟,改造地形。经过一个冬天,“抗日沟”像蜘蛛网一样出现在昌北大地上,做到了村村相通、沟沟相连,军民外出行动均在地平线以下。昌邑独立营利用“抗日沟”作战、转移,彻底改变了过去那种敌来我跑的被动局面。“抗日沟”挖得最好的瓦城、马渠一带,被战士们称为“小莫斯科”。

1941年12月,日伪军为了封锁渤海走廊,分割昌北根据地,决定从刘家车道村经青乡村向北挖一条宽10米、深5米、长20华里直达海边的壕沟。昌邑独立营选派十几名干部、战士组成小分队,乔装打扮,带短枪混入工地,枪杀伪军,反复破坏。历时一个月,最后迫使日伪军放弃挖壕计划,反对日伪挖壕斗争取得胜利。

潍县县大队、昌潍游击大队、昌邑独立营、昌潍独立团等英雄部队,以钢铁般的意志奋战在渤海走廊。他们依靠广大民众,艰苦卓绝地反“扫荡”、反“蚕食”、反顽军、反封锁,以智慧、信念、忠诚和鲜血维护着渤海走廊的畅通,一直到抗战胜利。

这是音乐剧《渤海走廊》的历史背景,也是学党史研学“三北”的时代背景,重温渤海走廊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接受精神洗礼。


资料来源:学习强国  渤海走廊:信念铸就的战略通道 习时报2019-12-03   作者:丁志伟

你可能感兴趣的:(用好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学党史讲渤海走廊的故事 2021-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