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人间岁月长》有感

今天读了季羡林大师的散文集《人间岁月长》,从童年开始的点点回忆都写在了字里行间,没有华丽的辞藻,放佛是在听耄耋之年的老人娓娓道来一生的故事,读起来舒服、坦荡、清醒、真实又饱含人生智慧。

季老说:“离开是正常的,孤独才是生命之常态.”书中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怀念母亲》和《赋得永久的悔》。“不该离开故乡,不该离开母亲”,成为季老永久的悔。季老六岁就离开了他的生母,到城里去生活,中间曾两次回故乡,也只在母亲身边呆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直到母亲弃养。在国内的时候,他只怀念一个母亲——生母。到了国外,他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他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在离开生母、离开祖国的这些年里,季老孤独但并不寂寞,因为他“心中有人,而寂寞是心中没有人”。

李老师说:“孤独,是心中有人。才是人最圆融的状态。”就像那首诗写的“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你念,或者不念我,情就在那里,不来不去;你爱,或者不爱我,爱就在那里,不增不减”。我身边有一个一提起来就让我悲伤的故事,故事里的男主人公和女主人公名义上已经结婚十年了,但是早在2015年女主人公就悄无声息地离开了他,原来这么多年他在我们面前提到的关于他妻子的故事都是他编造出来的,他每天把自己分裂成两个人生活在地狱里。偶然一次醉酒失态,他痛哭地表示如果离婚就真的和她一点关系都没有了。听到这个故事后,当我再次遇见这首诗我懂了,爱一个人的方式有很多种,离婚只是一种形式,你依然可以把她放在心里。

李老师说:“完整比完美更重要。”季老说:“每个人都争取一个完满的人生,但完满的人生,也需要低潮。”我差一点就成了那个“追求完美”而虎头蛇尾的人,大三时备战考研,距离考研还有20天的时候给哭着给父母打电话说“我不上考场了,因为上了也考不上。”现在回想,不过是胆小、害怕面对失败的自己给自己找了个“我根本就没去考”的借口,潜台词是“我没考上是因为我没去考,如果我去考了说不定我能考上”。

阿特金森是成就动机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他把个体的成就动机分成两类;一类是力求成功的动机,另一类是避免失败的动机。力求成功者的目的是获取成就,所以他们会选择既存在成功可能性又有足够挑战性的中等难度的任务;当他们面对完全不可能成功或稳操胜券的任务时,动机水平反而会下降。相反,避免失败者则倾向于选择非常容易或非常困难的任务,因为选择容易的任务可以保证成功,使自己免遭失败;而选择极其困难的任务。即使失败,也可以找到适当的借口,得到自己和他人的原谅,从而减少失败感。“决定”不上考场的那晚,我真是一个狡黠的人。

我很感谢那时候坚持下来的自己,不仅仅是因为成功考取的结果,更是因为这件事让我看到“坚持”的力量,如果那时候放弃了,我想我今后做任何一件事都会做着做着就找很多看上去成立的借口轻易地放弃。

李老师说:“每一次记忆都是重逢”,季老说:“怀旧也同样能净化人们的灵魂。这一种净化的形式,比悲剧更深刻,更深入灵魂。”记日记,是重逢的过程也是净化的过程。记得是一个“点”,“点”连成线,线承载变化,变化就是时间。课堂上学的理论常常把我们桎梏在“见自己”的困境里,要把理论落地,还要观察,在俯仰之间还要“见众生”。在一草一木里,在一人一事里,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和喜怒哀乐,在五光十色的霓虹灯里,也在看不到的芸芸众生里,感受时间的力量,人间岁月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人间岁月长》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