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感悟之志愿篇

孩子的高考成绩出来了,填志愿的战争拉开了序幕。

就像很多高考志愿咨询机构的广告:高考是孩子在战斗,填志愿是家长在战斗!虽然有点夸张,但是真的每一个过来人都会感叹,好累啊!其实在大数据的年代,填报大学志愿只要用孩子的成绩与历年的高招录取情况对比,基本上也就确定学校的范围。比之前只靠着学校名字、专业称呼以及一点点相关信息就要完成,已经是便宜了许多。

但是家长总是想孩子能更好,分数一划,排除在一些学校之外,心里总有一种失落,分数一划,在必进的学校里的优势专业不那么保险,心里总有中隐隐的不安,所以除非成绩在金字塔顶层,否则不论你的孩子考多少,“你要是能多考几分就好了!”是每一个在填志愿父母的心声。

为了孩子能上好学校,为了不耽误孩子的前程,家长都使出浑身解数,多方打探,四处咨询。

1、高考志愿咨询机构。他会告诉你只要你交费,他会让你的孩子的分数用到极致。

2、学校的志愿交流。他会告诉你上个好学校有多么重要,只要有可能,一定要是985,211。

3、熟悉的老师和朋友。他们会告诉学校所在城市很重要,被调剂是很可怕的事情等等。

4、自己的情结。家长本身会有各种情结如对某个大学的情结和就近入学的情结等等。

。。。。。。

信息多了,反而更迷茫了,如果你让上述四个给你的孩子填一张志愿表,结果肯定各不相同,因为出发点是不一样的。咨询机构给你的会是一张孩子的分数可以上的坊间排名最靠前的学校,因为他要宣传最高效地用了孩子的分数。学校给你的会是能上985不上211,能上本一绝不上本二式的志愿,因为孩子上这些学校关系到学校的荣誉。熟悉的朋友和老师会想得多,但是总偏离不了家长的思路。

其实,要上大学的是孩子,专业的机构也好,学校、老师、父母也好都不是主角,孩子的意愿才是决定高考志愿的最根本要点。

有些孩子想上好学校,即使是被调剂到最偏的专业也无所谓,那当然尽量往排名靠前的学校挤。但有些孩子就不行,有些专业对他来说是生不如死的牢笼,那退而求此次,找一个可以稳扎稳打地选专业的学校更理性。因为学校和社会影响,孩子也会有心结,有些过一本线的孩子,让他报二本的学校是如何也不能接受的,有的孩子却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心安理得的接受二本,这道一本坎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过的。各种各样的原因,有些孩子对于某些地域有严重的排斥感,想想四年要在那里过心里就有畏惧感,家长又如何要强人所难了。

孩子在学校的时候,要求他们好好学习,一考完就要让他们自己决定自愿,也是不负责的做法,许多孩子的经验、能力以及思维都还不能理智地做这么大的决定,类似因喜欢看侦探故事而想考法医专业的孩子比比皆是!

一个过来人高考感悟:高考填志愿不是孩子一个人的事,而是一家人的事,孩子是主角负责提出意愿和选择,父母是配角,负责用自己的人生经历和知识纠正孩子偏离实际社会的想法;父母是主角,负责发现和了解孩子的某些心结,孩子是配角,学习学校没有教的东西,接受人生重要转折点的洗礼;父母和孩子都是主角,有效的沟通在这特殊的时期里能让彼此之间的感情升华。

总而言之:要上学的是孩子,学校、专业,只有他是身临其境,合不合意,他最有发言权。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谁也说不清以后哪个学校更好,哪个专业更好,况且这不是孩子唯一的一次机会!

你可能感兴趣的:(高考感悟之志愿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