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扶拖拉机曾被用做“婚车”

                    文/范范

      感谢历史,感谢作家王笛视角独特的微观历史研究。如果没有微观历史上的碎片化研究,或许我们早已忘记了历史演变中的过去以及生活中的日常文化。

    《显微镜下的成都》一书中,作家王笛就是通过宏观的视野,将社会底层各种支离破碎的细节有机的结合起来,构建了一个真实而完整的历史叙事。

      关于交通工具,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有趣的是,当时这些大知识分子出城后普遍都坐“鸡公车”,这是成都平原最流行的交通和运输工具,其特点看起来像一只公鸡。这是一种手推的独轮车,适合于成都平原崎岖的小路和田坎。我们可以想象文人坐在车上的情景,真是别有一番风味。”

      这让我想起了儿时盛行农村的一种交通和运输工具——手扶拖拉机(以下均称为拖拉机)。我出生的前几年,村镇上很少有人家买得起这种机械化工具。

      因为稀奇,那几年拖拉机更多的被用做婚车迎娶新娘子,我相信这肯定不止于主人置办它的初衷。听母亲说,她就是被父亲借用镇上的拖拉机迎娶回家的。为此她骄傲了很多年,到现在提起这件事都自豪的抿着嘴笑。

      八十年代初,在我学前刚记事的那几年,依然有人家在用拖拉机迎娶新娘。记忆中“婚车”的造型是这样的:用压弯的钢筋在拖拉机车厢上做几个弧形,再用红色的门帘布搭在上面做成温室一样的拱棚,车厢里面铺上红色毯子,两边车盘上铺上棉垫子,分别坐着新娘和迎亲送亲者(当地习俗:新郎不接亲)。

    随着经济条件的好转,村镇上的拖拉机越来越多,用途也渐渐发生变化。村民们拖拉机开始做起了买卖生意,车厢拱棚又被包上塑料彩条布用做待出售农作物的防雨、防寒保暖。

      四季当中,主人借助拖拉机载着村镇上的瓜果蔬菜,卖到八十公里以外的省城。再从市场上选购当地买不到的东西载回村镇上,出售给村民。

      每到逢年过节,尤其是春节走亲串戚看朋友的时候,经济条件差一点的人家出行,全家一辆自行车,男主人骑着车子前面带两个孩子,后面带着孩子们的母亲,脸被寒风吹的通红,咧着嘴哈着气努力骑行。

      家有拖拉机的村民们视拖拉机为家中宝,从上到下擦洗一番还给贴上“出入平安”的对联。撤掉拱棚,车厢底层铺上一层麦草,上面再铺上毯子,拖拉机又成了主人一家及亲朋好友的“客车”。

      街头巷尾,一阵拖拉机开过来的“突突”声。车厢里围坐着乘客,各个被冻得面部狰狞,在拖拉机的“突突”声中大声喊话,拉着家常。一路颠簸,如果路途稍远一点,等到达目的地互相搀扶着跳下车的时候,腿脚早已发麻不会走路了。

      左邻右舍谁家生孩子,谁家老人生病要去医院,拖拉机都是首选的交通工具。一个棉絮摞上一个毯子铺在车厢,病人睡在车厢里,家属坐旁边陪同着,拖拉机又“突突突突”带他们去医院。

      九十年代初,村镇上很多家庭忙于重新改造进户门,木门换铁门,加宽加高,院内为即将置办的拖拉机布置车位。后来拖拉机成为农家必备的机械工具,参与整个春耕秋收、施肥打碾。

      拖拉机卸下车厢部分,车头装上犁铧取代了人赶着黄牛犁地;农家肥不再用人力拉着板车送到田间地头,种地相对解放了人力,轻松了很多。秋收的时候拖拉机“突突突突”从早忙到晚,满载而归。

      那时候打碾小麦,还没有脱粒机,全靠拖拉机。收割来的麦捆在打碾场上铺成一个大圈,拖拉机车厢里装上石头加重车身的重量,压着麦捆转圈打碾脱粒。

      随着历史的进步,征地拆迁,耕地减少。因耕种作物无经济,村民转型栽种花木树苗,拖拉机不再高频率使用。

      带驾驶室农运车的出现,替代了拖拉机,灵活的小商小贩到地头收购作物,村民不用再东奔西跑找买家,拖拉机彻底被闲置了。

      一切生活日常在悄悄改变,一切又在进步中悄悄替代和演变。曾经是“婚车”的手扶拖拉机出现在村镇、高频使用于农耕、彻底闲置后回归废铁收购站,一定是这个村镇在历史上发展进步的见证。

你可能感兴趣的:(手扶拖拉机曾被用做“婚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