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冯志亮:姓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它代表着一个外婚的血缘团体

当人类还处在猿类时期,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们普遍过着山居野处、群居杂婚的生活。所以,处于蒙昧阶段的人类根本没有所谓的“姓”。当历史进入母系社会初期,人们逐渐排除和禁止了氏族内部的性关系,开始实行氏族外婚制。每一个氏族在和其他氏族通婚和交往的过程中,通常需要有一个名称作为区别和标识,于是就产生了族名,这就是原始的“姓”。据《白虎通义》载:“人所以有姓者何?所以崇恩爱、厚亲亲、远禽兽、别婚姻也。”当代著名史学家、文献学家张舜徽先生在《说文解字约注》中讲道:“古之所谓姓,即近世史家所称原始氏族制也。而母系氏族为最先,每一母系氏族,必有名号以相区别,此乃姓之所由兴,故姓字从女也。”可见,原始的“姓”与当时人类生存和生产的基本单位“氏族”相对应,同时也是与人类社会早期的主要社会组织形式相对应的。

社会的发展因“婚姻有别”而产生了原始的“姓”,这一点可以从我国的历史传说中得到印证。伏羲、女娲兄妹俩是最早使用姓的人,为“风”姓。汉代伟大的唯物主义思想家王充在《论衡•齐世篇》中曾说,伏羲之前,人们相当质朴,一般过着“群居野处”的生活,“知其母不知其父”,到了伏羲时期,人们走出了蒙昧时代,“知(智)欲诈愚,勇欲恐怯,强欲凌弱,众欲暴寡”,这表明在伏羲之前实行的是族内群婚制。伏羲、女娲之后,开始了族外婚,同时也禁绝了兄妹通婚。《竹书纪年》记载女娲氏与伏羲同母,女娲“佐伏羲以重万民之别,而民始不渎”。这里所说的“别”即“别婚姻”,“不渎”即指“畏敬渎”,也就是说人们开始禁绝兄妹间习以为常的血亲杂乱性行为,认为这是对神灵的亵渎,这表明此时有了乱伦的道德观念。伴随着氏族的不断分化繁衍,在原始“姓”的基础上又派生出了许多新姓,如黄帝二十五子分别为十二姓即其例。据《国语》载:“黄帝之子二十五宗,其得姓者十四人,为十二姓:姬、酉、祁、已、滕、箴、任、荀、僖、姑、儇、衣是也。”

关于“姓”的来源,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说法。一种是“图腾说”,认为姓与图腾有关。另一种是“地名说”,认为姓是得姓者所居之地名。所谓姓的来源,其实是“姓”的取名方式。“图腾”是Totem的音译,来源于北美Ojibwa族,意义为“超自然保护神及其亲族”,实际上是指一个宗族的徽号、氏族名称。这种族徽名称,通常是以天、地、自然物命名的,并且被视为先祖,给予至高无上的崇拜。主张“图腾说”最为著名的是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的人类学家李玄伯,至今在学术界仍有很大的影响。他在《中国古代社会新研》一书中,认为中国的古姓与氏族的图腾有关:“按《说文》女部,‘姓,人所生也。古之神圣人,母感天而生子,故称天子,因生以为姓。’则姓亦人所自出,故姓实即原始社会之图腾。而古字实只作‘生’。”

若再观古代各姓,如姜之图腾为羊,风之图腾为凤凰,扈之图腾为扈鸟等,则姓之无异于图腾,更为明显。闻一多先生也曾经撰文论述姒姓、子姓、姬姓等与图腾的关系。传说大禹时,洪水泛滥,大量田地房舍被淹,有一个涂山氏的姑娘骑在巨龙背上,飘到了一个山丘上。山丘上长着碧绿的薏苡草,薏苡结着串串红色的果实,极为诱人。此时涂山氏的姑娘又饥又渴,便将薏苡果采来充饥,只觉又香又甜。谁知却因此而怀孕,十月胎满,竟产下一个男婴,取名为“启”。薏苡的“苡”与“姒”同音,因此夏氏族便以姒为姓,薏苡就成了夏人的图腾。

周人姬姓也有一个美丽的传说。姜塬是位活泼的羌族姑娘,一次,在路上看见一只特别大的脚印,便好奇地踩了上去,脚印如此之大,使她仅能足踩巨人的一只大拇指,谁知这一踩不要紧,姜姬竟然心有所感而怀孕,十月以后产下一男婴,被她抛弃三次却奇迹般地活下来,因而取名为“弃”,他就是周人的始祖,后来成为“教民稼穑”而被尊为农神的后稷。周作云先生认为,姬字的“臣”原像熊迹,熊就是周人的图腾,周人姬姓与姜姬履大人之迹(熊迹)有关。

以上相似的传说还有很多,在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中也有许多有关姓的起源的神话。

除了以上的说法外,姓的起源还有“吹律定姓”说。“律”指律管,古代一种用以定音的乐器,律管的长短不同,可以吹出高低不同的音节,古代就有“五音十二律”之分。所谓“吹律定姓”是指圣人用吹律听声的方法来确定人们的姓,有很浓厚的神秘色彩。所以王符在《潜夫论•志氏姓》中说:“夫吹律定姓,唯圣能之”。凡夫俗子不得而知,效仿这种做法就更不可能了。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指出“吹律定姓”这种说法与古代的五行学说有关,汉代著名的学者京房对《易经》素有研究,他就曾推律自定姓为京姓,实际上他本来姓李。

通过以上论述可知,姓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它代表着一个外婚的血缘团体,此时的姓是所有氏族成员的共同称号,长期以来,“同姓不婚”成为原始氏族的婚姻习俗。尽管关于姓的命名方式仍有不同说法,但这些说法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氏的出现也很早,在表示家族或宗族组织的氏之前,还有表示部落组织的氏。郑樵在《通志•氏族略》中说:“五帝之前无帝号,有国者不称国,惟以名为氏,所谓无怀氏、葛天氏、伏羲氏、燧人氏者也。至神农氏、轩辕氏,虽曰炎帝、黄帝,犹以名为氏,然不称国。至二帝而后,国号唐虞也,夏商因之,虽有国号而天下世世称名,至周而后,讳名用谥,由是氏族之道生焉。”由此可见,在周以前也有所谓氏号如无怀氏、葛天氏、伏羲氏、燧人氏、神农氏、轩辕氏等,它们都是指国家出现以前部落的名称或部落联盟首领的名号,与周以后的氏号明显不同。西周实行的是奴隶主贵族宗法统治,氏就是奴隶主贵族的宗族组织的名称。后来,氏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等级的标志,用以标明人们的身份地位及他所出身氏族的等级。当然贫贱者没有什么功德,就不具备拥有氏号的资格。而贵族的氏号往往因其官爵、执掌的事务而命名,这样以来,就产生了班固所说的“闻其氏即可知其德,所以勉人为善也”的效果。实际上,氏的产生、命名、继承及其所反映的实际意义都与西周的分封制、宗法制、嫡长子继承制等有着密切联系。从分立宗族的方式来看,氏的产生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天子封邦

即周天子封立诸侯。周初,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

2、诸侯立家

即诸侯封立卿大夫一级的贵族。如鲁庄公公子遂,字襄仲,居鲁国东门,人称东门襄仲,其子孙便以东门为氏。

3、分族别氏

由于“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的原因,而卿大夫、士无权分封其支庶,当“侧室”、“贰宗”逐渐繁衍庞大,世系血缘关系渐远,只有通过“别族”的方式来使其支庶另立,别为宗氏。先秦氏的产生大概有以下方式:

(1)以国为氏

(2)以字为氏

(3)以官为氏

(4)以邑为氏

(5)以德行为氏

(6)以谥号为氏

(7)以居住地命氏

(8)以乡、亭之名为氏

(9)以次第为氏

由于人口的繁衍,原来的部落又分出若干新的部落,这些部落为了互相区别以表示自己的特异性,就为自己的子部落单独起一个本部落共用的代号,这便是“氏”,当然也有的小部落没这样做,而仍然沿用老部落的姓的。有的部落一边沿用旧姓,一边有自己的“氏”。这些小部落后来又分出更多的小部落,它们又为自己确定氏,这样氏便越来越多,甚至于远远超过原来姓的规模。从时间上来讲,这已是父系氏族社会的事情了,氏带上了这个时代的烙印。所以“氏”可以说是姓的分支。《通签•外纪》说:“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就很能说明二者的关系。“姓”是不变的,“氏“是可变的。顾炎武也说“氏一传而可变,姓千万年而不变。”秦汉之前,姓和氏在不同场合使用,哪些人有姓,哪些人用氏有严格规定,汉代以后,姓氏不加区分,姓氏合一,统称为姓。

战国前,贵族才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因为“姓所以别婚姻”,“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通志•氏族略序》)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考之于《传》,二百五十五年之间,有男子而称姓者乎?无有也。”那么男子称什么呢?一般是贵者称氏,贱者则以职业概括之。如奕秋、庖丁、匠石、医和、优孟,这些职业名后来才成了姓。当时是通称。

氏同姓不同者,婚姻可通;姓同氏不同者,婚姻不可通。“礼不娶同姓”,“父母同姓,其出不蕃”(《左传》),“同姓不婚,恶不殖也”(《国语》),有人认为里面隐含了朴素的优生学。因为“姓”起着“别婚姻”的作用,贵族男子又不称姓,故女子称姓特别重要,为了给待嫁或已嫁的同姓女子加以区别,就形成了对女子的特殊称呼,在姓的前后加前缀、后缀。

冯志亮,笔名禾子尼,号渤海居士,出生于河北秦皇岛。北京大学特聘教授、中国易经文化馆馆长、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北京姓氏文化馆馆长、北京风水博物馆馆长、北京海图书画苑首席文化顾问。冯志亮先生是著名品牌推广人、姓氏文化学者、姓名学专家、修谱师、网络新闻营销奠基人和发展者,曾提出关于网络广告价值排斥论的“蓝海观点”。2013年冯志亮先生受聘为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院与哲学系特聘教授。冯志亮先生涉猎广泛,书法绘画造诣深厚,并痴迷于文学历史,亦是一位古体词人和家史家谱研究专家。冯志亮先生著有《渤海诗词集》、《姓氏溯源与民俗探究》、《怎样修家谱》、《怎样编家史》、《怎样写自传》、《易经新解》,以及《百家姓寻根手册》五百余部,《中华姓氏家谱》三百余部。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华百家姓博物馆馆长、中华姓氏研究院院长冯志亮:姓产生于原始氏族时期,它代表着一个外婚的血缘团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