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语种语法简化学习法——我的俄语学习方法

作者:JY

个人是多语言学习者,关于多语言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笔记和文章,到时计划出版为《多语言实验室》,主要讲如何将那些需要变位变格的欧系语言互相对接并与英语结合起来记忆研究的一本书。本篇文章分享的是关于个人对俄语复杂的语法学习的一个思考。

俄语算是小语种,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的东部语支,个人觉得这门语言的难点在于当一个没有学过的人问我“某某词或某某表达怎么用俄语说时”,我并不能给他一个准确的解释——因为我们用俄语思考一种表达时,大脑中会出现一种复合型思考流程,而且过程往往跟母语是逆向的:这个词的词性?(阴性、阳性、中性),是单数还是复数?是主动还是被动?时态是怎样的?接格关系是怎样的?存不存在从句的用法?是什么从句?存不存在指小表爱及特殊词尾?因为每一个词,它都要对应单复数和一到六格的各种变换,这还不包括特殊。

记得俄语老师曾实在回答过同学们提出的关于俄语是否有什么技巧以及规律的问题,他说:技巧就是没有技巧,规律就是几乎全都没有规律。

我同意老师的观点,俄语就是这样一门匪夷所思的外语,但就像“抽象思维也具有表达形式”一样,在度过了每日抄写记忆无数单词的单复数一到六格变化表后,打好基础后,我渐渐总结出了一些规律。

我俄语入门的国内教材是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的《大学俄语》(国外教材是彼得堡红苹果系),这套教材数字上升难度也就跟着上升。今天我拿《大学俄语3》第一课的语法(ГРАММАТИКА)中俄罗斯人姓名的组成、变格和用法,发现的问题来谈谈“俄语语法学习的简化方法”。

插入以下图片看书中的讲法:


图片1
图片2
图片3


俄罗斯人姓名的全称由三部分组成:名字+父称+姓。这种直接式概念没有故弄玄虚的必要,任何人只要强行记住就行。但图一和图二的内容,列了出一大堆人名举例、一大堆姓名变格表,并在变格表每一栏加上解释,让人感觉是全部要花费时间精力去记忆的无规则内容。这让我一开始就产生了抵触。

慢慢看着看着我发现,其实图一图二的内容不用死记硬背。说到“死记硬背”这个梗,其实死记硬背完全是不存在的,是人对于抽象或无规则信息最初的一种不适应和恐慌——随着研究的深入大脑自己会开发出一套对应的记忆方法,也就是规律,如果记下这些东西对你真的非常必要的话。

我发现图一图二的内容完全能用一段话来概括:俄语的姓名文化是——单数是变单个人怎么变:阳性跟动物名词变,五格的ом变成ым,阴性跟以ая结尾的形容词变法来变,四格特殊词尾加у。复数是变一家人怎么变:复数一格词尾加a,其余全跟形容词复数变格方法相同。

图三是关于说明从句的解释,原文是这么说的:说明从句用来揭示和补充主句中被说明词的内容。主句中被说明的词可以是动词、谓语副词、短位形容词等。

当然,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要说明描述人描述这段话描述得不准确或者不专业,而是当回忆起自己当初学习英语语法时的那种痛苦,想想,我们有多少次咆哮着说:“我再也不想学英语了!”是什么感觉?还不就是被这种描述方法给弄的。

当然,不这么描述也不行(在这里理解一下出书跟平常讲话的苦恼),否则会被读者指责不够严谨权威。可是严谨权威的东西正常人一般理解不了,这怎么办?我们就得换一种说法,用我们能懂的“人话”去讲。

人话版本:就是我跟你讲一句从别人那里听来的消息,我告诉你他跟我讲了什么什么。这个什么什么,也就是他跟我说了一大堆的东西,在这里我要用一句话给你表达出来,这时找不到一个确切的词来概括他讲的那什么什么,我就需要使用说明从句来告诉你。

你看,在这里我不是俄语语法教学,而是教你学会用思考来简化外语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种方法对多语言学习有用,对各个你研究的领域都有用。

在学习语法的时候,我和大多数学习者一样,经常遇到对一段或一句话陷入反复阅读思考数遍后仍不能捕捉其意的困惑当中,然后我就思考,这些我们需要研究的东西,真的那么复杂吗?

关于这点我查了不少资料和书籍,在《现代艺术150年》这本书中,我找到了我认为最合理关于这一点的解释:总有一些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陷于矫揉做作的艺术谈话或写作中。事实的确如此:摇滚歌星大闹旅馆,运动员受伤,而搞艺术的人胡说八道。博物馆业务主是主要肇事者之一,他们总倾向于在展览介绍和画廊的文字说明板上写下那些傲慢浮夸、极其难懂的文章。他们关于“早期并置”和“教学实践”的话最多只能迷惑观众。更糟糕的是,这可能让观众感到羞辱、困惑,从而一辈子对艺术再也提不起兴趣。

声称解释清楚是为读者着想,实际上却导致了麻烦的产生。把明明通俗易懂的事物弄得高深莫测(专业),让绝大多数人看得云里雾里。加上多数人都很敏感,遭受不得自信心地侮辱与打击。这就不难看来,为什么每个领域的真正精英总是少之又少(与自我不断较量的胜出者),而各行各业都存在如此陷阱。

当然,笔者大学是艺术设计专业,并非俄语专业,所以在语法体系等层面与专业学习者们的差距还是很大的,但是,我在留学期间除了专业的绘画、写作之外,我跟不同的人用外语交流的热情很大——我随身拿个本子,一有机会就找人说话。关于学习俄语的动力和信心,在我之前的文章《生日作纪念——我与欧洲女子在俄罗斯的相恋回忆录》已经提到过,首先就是我用较为优秀的口语能力成功获得了我在俄罗斯的异国女朋友(让那些留学中冷嘲热讽的同学们大跌眼镜),其次就是我喜欢模仿,从自己的嘴中经常发出各种不同的声音,让我觉得十分奇妙;最后就是因为周围有不少人普遍觉得俄语非常难(六个格,比德语多两个格),而我对征服困难本身这件事具有无限热情。

所以说做事还是要发掘到内心的源动力,这种东西向别人问不得,要不得,只能自己安安静静询问自己的灵魂。还有就是如何学好一项技能,这也不应该总是问别人,因为学好这件事,只有在忍耐过巨大的煎熬和折磨后才会找到感觉。

对啊!学习中的困难躲不掉,我们一辈子也达不到把一项技能"学会"的地步,只要习惯了去做,并在学习过程中产生心流和安定的感觉,就是学习的最大的意义。

与其问别人怎么学,不如将精力投入自学吧,大家!


那年,从俄罗斯毕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语种语法简化学习法——我的俄语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