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城——商洛

大家好啊,今天来给大家讲讲商洛哦

首先还是游玩线路和景点介绍哦

Day 1 仙娥湖

仙娥湖位于商州城西北5公里丹江上游,本名仙娥溪,1973年二龙山水库建成, 蓄水成湖。湖面呈 “丫”字形,水域面积6000余亩,蓄水容量8100万立方米。湖周山崖峻峭,风光旖旎,仙娥削壁、溪岸桃花等景观隔岸相望。湖中有岛,广约20亩;四周有山,起伏如龙,昂首与岛相向,状如四龙戏珠,别成一大景观。

仙娥湖湖区有仙娥峭壁、湖心岛、关帝庙等景点。早在唐代,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众多文人墨客不远千里跋涉来此吟诗放舟、游览观光,从那时起,该处已成为古都长安的旅游胜地。库区两岸悬崖峭壁,状如刀切,峰峦峭峙,怪石嶙峋,林木葱郁,溪流潺潺,鸟语花香,有一种幽清明净的自然之美。板桥河和丹江两水交汇之处,孤峰独立,构成二龙戏珠的奇妙景观。岸边原有一群古庙,每年正月最后三天庙会,三台大戏(秦腔、二簧、眉户)助兴,吸引了川、陕、晋、豫、鄂诸省香客前来朝拜。石羊、石牛、石蛙、金鸡报晓,屹立江岸;王母娘娘的梳妆台、胭粉盒遗在岸边;仙娥峰上的“仙娥削壁”和丹江南岸的“溪岸桃花”,被列入“商州八景十观”。

Day 2 金丝峡景区

金丝大峡谷国家森林公园,位于商洛市商南县境内,地处秦岭南麓连接巴山北坡。大峡谷由白龙峡、青龙峡、黑龙峡和石燕寨四部分组成,景区内河流密布、森林茂密、野生动物、植物繁多,原始生态保存的非常好,是一个天然的大氧吧,都市人放松休闲的好地方。

接下来给大家讲讲商洛的风俗民情

商洛花鼓

 商洛花鼓民间通称花鼓子、地蹦子,流行于陕西省商洛地区。清光绪三年湖北郧阳遭受水灾,大批灾民进入商洛地区,带来了郧阳流行的花鼓戏。后花鼓戏逐渐改用商洛地区方言演唱,并吸收了许多商洛的民歌小调,最终形成商洛花鼓。

  因其流行地域和语音的不同,商洛花鼓逐渐形成了商丹路和镇柞路两大流派。商丹路花鼓又被称为北路花鼓,它以关中语系为主,杂以当地土语,曲调流畅、优美,婉转柔和;镇柞路花鼓又被称为南路花鼓,它以鄂西北语系为主,掺用本地土语,曲调高亢洪亮,欢快明朗。

  商洛花鼓由花鼓子、八岔子、大筒子三种曲调构成。花鼓子主要用民歌小调演出,也叫小调戏,多反映当地人民的劳动与爱情生活,代表性剧目有《打铁》、《打草鞋》、《哥接妹》、《瞎子摸妻》、《贾金莲回河南》等;八岔子用八岔调演出,也叫八岔戏,多反映公子、小姐的艳情故事,其曲调分阳八岔和阴八岔两种,阳八岔又称硬八岔或大八岔,阴八岔又叫软八岔或小八岔,代表性剧目有《坐西楼》、《送香茶》、《小东楼》、《小牙楼》等;大筒子以筒子胡琴伴奏,也叫筒子戏,属于花鼓中的大中型戏,多表现历史故事、民间故事和神话故事内容,代表性剧目有《蓝桥担水》、《刘海戏金蟾》、《血刀记》、《万寿图》、《山伯访友》、《四姐下凡》、《正德王访贤》等。商洛花鼓以演出“三小戏”为主,小生、小旦、小丑是其主要脚色,表演生动活泼,富于民间色彩。

  商洛花鼓传统的唱腔音乐结构形式单一,历史年代久远,在戏曲音乐发展演变历史的研究中具有“活化石”的作用。目前,由于市场经济的冲击,商洛花鼓已处于濒危状态,急需抢救和保护。

商洛道情戏

  商洛道情戏是流传于陕西省商洛市的民间戏曲形式,有千余年的历史渊源,扎根于民间,与广大汉族劳动人民的生存发展息息相关,是人民群众一种重要的娱乐形式。

  商洛市位于陕西东南部鄂豫陕三省交界处,以境内商山洛水而得名,地处秦头楚尾,山明水秀,人杰地灵,风土人情兼北方粗旷,融南方灵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地域文化风格。上世纪50年代,商洛道情兴起,商洛道情起源于我国道教化缘时的诵经调,是陕西道情的始祖,现广泛流传于商洛镇安、柞水、山阳、商州、丹凤、洛南、商南等城镇乡村。

  商洛道情戏起源于我国唐代道教道士说唱情理之曲调,自唐代以来即开始广为流传,经过长期演变,逐渐成长为一种独特的民间艺术剧种,明崇祯年间,白米虫曾到商洛演唱道情(《陕西戏曲总志》);1956年陕西省皮影汇演,大会专家考证商洛道情是陕西道情的始祖(《商洛文史资料》);清同治七年,洛南桑岭人张天泰办的皮影班,人经四代;清光绪八年(1882年),丹凤竹林关人徐明启的成顺班,从父辈起传世五代。建国后,这个民间小戏种类,才真正焕发了新的生机,被专业剧团搬上了戏剧舞台,经过挖掘整理,继承改良,变化发展三个不同阶段的努力,取得了辉煌的成绩,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1958年商洛剧团整理“道情”传统剧《一文钱》《水泼大红袍》《隔门贤》等并搬上舞台,之后相继移植、上演了《红湖赤卫队》《梁山伯与祝英台》,现代剧《山花姑娘》《红色娘子军》《龙江颂》等剧,迈出了新的一步。1960年《一文钱》搬上银幕,影片发行国内及新加坡。1989年,商洛剧团的《农家媳妇》参加陕西省青年演员汇演,一举夺得创作、演出、演员、舞美、导演五个一等奖,音乐二等奖。

  商洛道情风格独特,表现力丰富,渲染力强烈,它不仅音乐丰富,旋律质朴,语言真切,个性鲜明,而且贴近百姓生活,乡土气息浓郁,因而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商洛道情戏音乐结构的艺术特点更是独具特色:

  1.唱板。

  有慢板、紧板(又名撩子代板)、二八板(即“二六板”)、辘子、尖板、滚白、嘛韵(亦称“嘛簧”即后台伴唱帮腔)。分欢音韵、苦音韵、回头韵、花花韵四种。各唱板又有欢音、苦音之分。唯“滚白”只有苦音。嘛韵是道情剧种独特风格之一。在传统唱腔中多为两句一嘛韵,亦有多句嘛韵的“串句”形式,也有多句不定数定韵的。弦乐曲牌有[鲜花开](又名“游花园”)、[开板]、[八板]、[雪花飘]、[分点子]、[梳妆台]、[双放牛]、[游板](即“游弦”)等;唢呐曲牌:[流水空场](又名“摆场”)、[地留]、[娃娃]、[石榴花]、[大开门]、[毛毛点]、[点将]、[紧慢因缘]、[三眼腔]等;板头有大起板、小安板、尖板(艺人称“安头”)等。

  2.唱腔规律。

  慢板,过门后静板,开口于强拍;二八板,过门完后开口于后半拍;紧板,过门完紧接着开口;尖板,紧打慢唱,开口较自由。以“说唱体”(静板)为主要形式,唱词平易通俗,唱腔清新幽雅。旋律婉转、开朗、节奏自由明快。搬上戏曲舞台后,吸收一些民间音乐素材,对原“静板”唱腔,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和提高。嘛簧也作了改革,分别采用男帮男、女帮女、二部或三部合唱形式。唱腔解决了男女同腔同调的历史难题,适度提高音域,采用移调、转调等伴奏法,使其风格更为丰富。

  3.伴奏乐器。

  文乐有:二股弦、低音板胡、二胡、曲笛、反调板胡;武场有渔鼓、简板、鼓板、大锣、大钹、皮梆子、水水等。领乐为渔鼓、板胡。

扎根于民间的商洛道情戏,自古至今,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伴随着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发展至今。

今天就给大家介绍到这了哦,大家记得关注我呀。

你可能感兴趣的:(鹤城——商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