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少主动持续做成一件事——目标

在我们一组战友汪健的强烈推荐下,我加入了周岭的知识星球,主题是主动做成一件事。周岭是谁,他是《清脑》公众号的号主,17年开始持续写作,如今已经更新70多篇文章,可以说每篇都是非常高质量的思考,他的文章得到人民日报及其它大平台转载。这个成绩,对于大多数人来说,真的是太让人羡慕和钦佩。那他是怎么做到的呢,读过他文章的人应该可以感受到,他的文字虽简单易懂,但是篇篇都是原创,关于学习,关于成长,关于提升认知,在他的文章里似乎都讲得特别清楚明白,真的具有名副其实的”清脑“功能哈。

然而,我今天重点想写的,并不是要介绍他的公众号,当然,他的公众号也真的值得去关注。我想写的是,在学习了他的课程《主动做成一件事后》的一些感悟,也许只是复述回顾一下大部份的内容。

目前,我只阅读了第一遍这个系列主题文章,在读的过程当中,我被文中的观点不断刷新认知。文章指出了许多普通人在成长进步上的通病,然后从底层原因上分析,并给出科学的方法论。

下面是课程的目录:

1、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情——开篇

2、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情——目标

3、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情——周期

4、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情——刻意练习

5、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情——深度学习

6、至少主动成做一件事情——元认知

至少主动做成一件事情——目标

在开篇中,周岭提出来让我们无论如何要写下自己的目标,一定要清楚地写下来。不知道有多少人是经常这样做的,会把自己的目标写出来。表面上看,这好像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当我真的也准备写下自己的目标的时候,问题好像就来了,和文中提到的情形完全相同。我发现,原来我心中的的目标有那么多,那些学习成长路上大家都在做的事情,都是我想做的,比如阅读、写作、学英语、健身、学习投资等等。然而,要我只写下其中一个,我却又犯难了,那些都是我想做的事情,我应该如何去选择,去舍弃呢?这是我之前从来没有认真思考过的。

其次,我还发现一个问题,原来我没有勇气去公开我的目标,公开我的想法。我一直秉持的观点是,想做的事情默默地去做就行了,在没有做成之前,没有必要让很多人知道,而且别人也不会在乎。我的这个观点背后的心理,是不是怕万一事情没有做成或做好,会觉得很丢人呢。

的确,写下目标,真不是个简单的事情,因为大多数的人可能都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的,有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模糊的想法。周岭说,在他觉醒之前,也是这样的,对自己的人生很迷茫,没有什么特别痛苦,也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心里面想过更好的生活,但身上又处处充满惰性,所以,想学习又静不下心,成天在“想变好”和“想偷懒”之间来回拉锯,根本没办法主动做成一件事。

但是,如果我们真正想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在”想清楚目标和意义“这件事情上多花时间。然而实际的情况是,我们总是喜欢一上来就直接进入到事情的具体细节里,在行动上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对事情本身的思考却是少之又少的。

我们人类的天性是不愿意思考的,所以,我们应该主动改变这种”做多想少“的思维模式。因为,在没有深入思考做一件事情的目标和意义之前,我们所定下的目标可能都是假目标。

周岭首先分析总结了四种假目标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把浮浅的欲望当目标。

我们很多决定是一瞬间完成的,是因为受到了外部的影响,比如看到了他人在做,觉得挺好,于是自己想要做。这种情况就是,没有想清楚意义的结果,只把模糊浮浅的欲望当成了目标了,以为有了愿望就可以的。这种做事情的轨迹往往是轻易地定目标,然后又匆匆地开干,最后草草地结束。

第二种情况是:同时想做的事情太多。

我上面说到的自己的情形,应该就是掉入这个坑了。周岭建议,一定要精简目标,只选最重要的一个,或者相关性的一个主目标和一个辅目标。同时想做很多事情,表面看是挺上进的,实际上是欲望太多。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在一个阶段时间内真正能做好的事情不会太多。他提到,越是自己什么都没有的情况下,想要的就越多,越是没有主动做成过一件事情的情况下,欲望就越容易大,完全不知道做成一件事情到底需要花费多少心力。当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精力不够,或每样都很难学精的时候,那有可能就是我们的欲望太多了。

第三种情况是:只有输入,没有输出。

这种情况提到有一部分人,他们有很好的意志力和学习耐力,他们也目标清晰,行动力超强,但是这么努力的付出却没有爆发出应该有的力量和回报。那么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还是目标定位偏差,只有输入,缺少输出。

要想做成一件事,做出一点名堂来,必须内外兼修。内向修炼,是指围绕个人自身的成长活动,比如跑步、阅读、早起、反思等,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完善的事情。外向修炼,是指围绕外部世界的成长活动,比如写作、画画等,可以产出作品,给他人价值的事情。

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交换,如果没有向外输出作品,就无法参与到外部的世界中,无法展示自己的价值,也无法收到他人的反馈,就注定只能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打转。只沉迷内向修炼,只能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但无法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

关于输出,还有更深的认知,那就是输出可以提升影响力,因为输出才能做到让别人看见,然后还要输出有价值,有足够大的价值,才能被别人需要。

再说一个反例,那些习惯输入还没有输出的人,都很喜欢做任务。从每年要读多少本书,到每天学习多少小时,虽然这些都是非常具体的目标,但是只注重了数量,却没有重视要在读完那么多书后,学习了那么多小时后,应该输出哪些有价值的内容,那么这就会陷入做任务的心态,任务做完了,目标就完成了。长此以往,它会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偏离成长的动机。而输出心态则不同,输出意味着实战和创造,意味着有作品产出。产出的东西对别人有用,成长才会进入快车道。

概括的说,做成一件事的驱动力不能光靠热情和毅力,而要在认知上想清楚意义,通过认知去驱动自己, 同时尽量去产出有价值的作品,通过获取反馈来驱动自己。就是不能沉迷于学习输入无法自拔,而要沉迷输出无法自拔。

第四种情况是:缺少“利他"思维。

这种情况可能多数人都难以觉察,比如,当我们每次谈到自己的目标时,基本上是一样的句型:”我想要……“。在周岭看来,这样的句型里面,其实隐藏着一种普遍的思维认知误区,那就是人们往往只能单方面地看到自己想要的,却忽略自己能给的。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索取心态“,都只有”我想要“这种思维模式。而且这种思维模式下说出来的目标往往都很多、很大,也容易陷入急于求成。那么,一旦我们被问到自己能给予别人什么的时候,往往就沉默了,我们的思维模式中,还没有植入这一道程序,从没有思考过自己应该给予别人什么价值。

也许我们默认的理由是,只要自己变好了,就一定会对别人有价值。但前提是,我们的价值是一定要输出去的,一定要给予出去的。还是那句话,这个世界的本质是交换,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要什么,而忽略自己能给什么,如果没有足够有价值的东西,不能够被他人强烈需要,最终可以获得的回报自然也很少。相比起”我想要什么”这种思维模式,“我能给什么”这个就明显更靠近成长的真相。这句话对来说简直是醍醐灌顶。

有了上述关于目标的认知,那如何确立自己的目标呢,下一篇我再继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至少主动持续做成一件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