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来一次新的尝试又何妨

2020.10.12        星期一        晴

坐在听课教室里,看到年轻的刘老师在讲《观潮》这一课,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教过的那次——

似乎有很多年没有读起《观潮》这篇文章了,停留在记忆角落里模糊的印象却没有因为再次的相遇而变得熟悉起来。原来,我还没有做好教这一课的准备,尤其是看到学生们平淡无味的朗读以及毫无表情的脸,我已经知道这篇文章并没有吸引到他们的神经,从错误的断词断句和缺乏连贯的朗读中,我真的感觉到第一课好难!

怎么办?

学完了第三单元,心里感觉轻松多了。有了一个单元的接触和磨合,再加上童话单元学生比较感兴趣,最后接受度也比较高,这才使我慢慢有了一些教第一单元的底气。

不知是何种巧合,前一天刚好是农历八月十八,也轮上了正式学习《观潮》。相较于之前的焦躁,这次心里则平静得多。

首先,让学生知道什么是“潮”?题目“观潮”是什么意思?简介“钱塘江大潮”。通过检查预习情况,让学生知道几个知识点:1、课文中的“潮“指的是钱塘江大潮;2、最佳观潮指农历八月十八,地点在海宁市的盐官镇;3、课文是按“潮来前一潮来时一潮头过后”的顺序来写的。

接着,让学生看文中的第一幅插图,用两个成语概括出来。不少学生很快说出了“人山人海“和“人声鼎沸’两个形容人的成语。我乘胜追击,引导他们“人山人海”和“人声鼎沸”背后的意思是人多、热闹。当然,关于“鼎”字也适当地进行了一些书写的指导。可是,这时做的还不够,我继续引导他们思考:为什么观潮的人那么多?那么热闹?结合课文前两个自然段的内容,大家很快便明白了原因。

一个过渡衔接后,我又一次引导他们:文中描写“潮”的声音的成语有哪些?根据学生的回答依次板书“闷雷滚动、山崩地裂、风号浪吼”,并要求根据潮来、潮中、潮后的顺序说出是哪个阶段的声音。但是,在“闷雷滚动”的归属上发生了分歧。于是,我让学生从文中自己找答案,通过对这个词所在句子的再三朗读,不少学生“恍然大悟”般确定了最后的结论。

“从这三个词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被这一问题带入了思考中……一会儿,有人说发现声音由小变大再变小了。这一发现让所有人如眼前的迷雾散去,我紧接着问“声音为什么会先小后大又变小呢?”这时,很多同学“领悟”过来了:原来,潮是由远而近的,“除了声音的大小有变化外,大潮的形态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默读课文,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和成语,一步步引出,让学生从直观的描写中予以合理的想象,感受钱塘江大潮那种壮观的景象。

到此,文章的主体已经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再次梳理,带领学生当堂复习巩固,对3、4自然段进行背诵。

这一次,我既没有从头讲到尾,也没有逐词逐句进行学习,而是从两大方面“人”和“潮”来讲的。而学习这两大版块时,也是抓住重点词语,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通过分析推理,结合具体的句子描写,了解潮的声音和形态的特点,感受壮观的景象。层次清楚,层层推进,有一定的思考深度和宽度,我感觉效果还是不错的。

坐下静思,仿佛又回到了十几年前还在村小蹦跶的时候,那时的自己好像总有使不完的劲,犹记得一个又一个的小点子似乎层出不穷,对语文教学的草根钻研一直让我信心满满,随着教龄的增加,一丝丝的懈怠逐渐侵袭了原本向上不止的神经。直到接触了李镇西,才真的认识到自己这么多年荒废的时光有多么的令人可惜。不过,有一点却从未改变,哪怕我的手脚不再勤快,但我的脑细胞一直都很活跃,经常思考和总结也使我有足够的动力去开始新的一轮的挑战。

我不知道为什么这就成了我教书育人的一种习惯,不过,很感谢这种习惯,让我在茫茫人潮中始终看得到前方的亮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再来一次新的尝试又何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