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八佾》篇:“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八佾篇第六章】

3·6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杨伯峻:《论语译注》

【注释】

  ①旅:动词,祭山。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
  ②冉有:孔子学生冉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比孔子小29岁。当时在季氏手下做事。
  ③女:同“汝”,你。
  ④救:挽救,这里指劝阻、谏止。

本章记载了“季氏要去祭祀泰山,孔子认为季氏僭礼”这么一件事。其实也很好理解,季氏级别不够,只是鲁国的大夫,还没有资格去祭祀泰山,因为在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当然,“季氏僭礼”是事实,在此我也不必多言。然而,我却从本章的记述中发现了两件比较有趣的事儿,写出来和朋友们探讨探讨。

1、孔子是在责备学生冉有吗?

冉有是孔子的学生,这时正在季家当总管,准确来讲,就是季氏的家臣。以孔子的标准,季氏祭祀泰山,当然不合礼制,甚至可以说是对鲁公室的僭越。于是孔子就对自己的学生说,你就不能挽救挽救季氏,劝谏一下他,以阻止这件事发生?冉有很明确地说,“老师,我不能”。言外之意大概是,人家是我的领导,人家对此事早就打定了主意的;况且,我作为一个下属(家臣),人微言轻,我说的话他也不见得听呀!

看到学生的回答如此之干脆,孔子长叹了一声说,“唉!难道说泰山之神还不如林放懂礼吗?”

孔子的这句回答,从表象上看容易理解为孔子在责备冉有。即“我作为老师,问你个问题,让你去干件事,你想都没想,就直接跟我说不能干”,以我们当代社会中的世故人情来比照,孔子是该当生气的,意思是这学生太没礼貌了吧,居然就这么直接拒绝我!于是孔子感叹神还不如俗世中的人(林放,在当时社会以“知礼”著称),似是在委婉地责备冉有不重视礼,不知道去护“礼”!

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孔子不是小心眼的人,根本就没跟冉有生气,更没有责备冉有的意思。孔子叹气(“呜呼”就相当于现在的“唉”,长长地叹气)是因为“季氏僭礼”这件事无可挽回,表示无奈和愤怒!林放作为当时社会上很懂礼的人,都知道这件事“违礼”,泰山之神(“神”当是比“人”更有智慧)怎么可能不知道?

总之,孔子并没有责备学生冉有。

2、泰山之神不如林放吗?

古人将山岳神化加以崇拜,每一地区的主要山峰都有人格化的山神居住。虞舜时就有“望于山川,遍于群神”的祭制;传说舜帝曾巡游泰山、恒山等。后来,祭祀“名山大川”就演变为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资格主办的活动。泰山是五岳之首,祭祀泰山,更是受到了历代天子的高度重视。

自然而然,在此语境之下,“泰山之神”必然是比俗世人类更有智慧的,更懂得礼仪文化的。孔子说的“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是个反问句,实际上是肯定了泰山神比林放更有智慧、更知礼。

“林放”就是本篇第四章里记载的向孔子询问“礼之本”的那个人,他在当时社会上是以“知礼”著称的,是非常懂礼仪制度的,他绝对不会去做明显违礼之事。因此,对于季氏的这种“违礼”行为,他肯定也不会认同。

连林放都不认同的事,泰山之神更不会认同。隐含的意思就是,季氏即便去祭山也是白祭,因为他是违礼的!泰山神知礼,怎么会接受季氏的违礼祭祀呢?所以孔子的叹息,也有为季氏而叹的意思。即“你做出这么僭越礼节的事情,难道泰山之神不知道吗”?


【附:网络转录】

本章出场的是孔子和冉有,问题的关键人物却是季氏、泰山神和林放。“季氏”正照应了本篇开头一章,再次提醒本章内容仍是“违礼”。“林放”,则照应了前面“林放问礼之本”,暗示本章所论述的仍然是“礼之本”。“泰山神”则把“礼之本”问题引导到人与“鬼神”的关系上,以人与“鬼神”间存在的祭祀之“礼”来论述“礼之本”的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八佾》篇:“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