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生活在这个社会上,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家庭伦理当中你是长辈、父母、子女、丈夫或妻子等伦理角色;在职场工作当中你是领导、同事或是员工等职业角色;在社会环境中你是教师、工人或是农民等自我角色。不同的环境与场所中,每个人所扮演的角色不同。
那么,是什么在推动着社会上有不同的角色?是什么在驱使着单个个体在社会大众中各司其职,各谋其位,互不干涉?又是什么在导演着人类几千年的历史文明在有序迭代?
在剽悍一只猫的《一年顶十年》中,我找到了答案,我们每个人在遵循“答布效应”的前提下,充分认知自己,依照社会发展轨迹,完全可以自己“导演”自己的角色扮演,规范自己在社会中的角色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在每个“角色”中用科学的方法和精进努力,不断前进向上,将能倍速成长。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阐述答布效应是如何驱使个体正确规范自己的角色, 运用素质冰山模型,进而精准找到自己的发展位置。
01什么是“答布效应”?遵循答布效应,能帮助你规范角色
在《一年顶十年》 一书中作者讲到,2014年8月,剽悍一只猫在一个小城市里做一名默默无闻的中学英语补课老师,住在月租1200元的老房子里,经济状况很糟糕。一天的一个深夜,他躲在被子里痛哭,质问自己:难道这辈子就这样了吗?他不甘心这样。他想找到自己更合适的工作,想明确自己在社会中更合适的角色及定位。
如何来找?在分析自己所长、力所能及和当时的社会趋势,他选择了报班培训和加入互联网学习社群,陆续认识链接到优秀的朋友,并开始遍访名师,探索他自己的全新未来,一步一步让他看到了很多新的可能。最终成长为社群商业战略专家,影响成千上万的人跟他一起成长。
剽悍一只猫的探寻成长路径就是依循“答布效应”,让自己更好的融入了社会团体中,从而探索出了角色更迭,抓住新的未来。
所谓“答布效应”,是指一个人的角色行为是由角色规范所“导演”的。一个人要表现出良好的角色行为,就要提高角色的扮演水平。为此,就要依据角色规范来认识其面貌,理解其意图,落实其要求。这里的“答布”就是角色规范的代名词,答布效应强调了角色规范的重要性,它对于我们规范自己的言行,使自己更好的融入社会和团体,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那为什么会出现“答布”这样一种效应呢?
“社会心理学家分析,这是由于原始社会的科学文化水平很低,所以人们对于所谓的神怪或是污秽事物有一种禁忌心理,认为如果触犯禁忌,便要蒙受灾害,故而必须远远地躲避它们、畏敬它们,而由这种信念所形成的习俗,就是“答布”。同时,当时的文化发展水平也使人们初步认识到作为参加社会活动的个体,其行为必须要服从于一定的法则和行为规范。这便是“答布效应”的由来。”
现代社会的科学文化发展水平,现代人规范自己的角色行为,已经不再依靠“答布”这类禁忌,但是,从社会心理学的意义上来说,“答布效应”所揭示的角色行为由角色规范“导演” 这一内涵,却是不会过时的。
“答布效应”的原理告诫我们,要用角色规范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不仅表现在社会对每个成员的总体要求,必须符合特定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的规范框架,而且还反映在对个体扮演某一具体角色时要符合特殊的角色规范,只有如此,一个人才能找准自己的定位,才能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并作出应有的贡献。
1966年,20岁的琳达,从美国著名的一所大学毕业,获得工商管理学士学位,随后她进入了零售服装行业,从此,她开始以新的角色规范来要求自己,从底层起,她开始胸罩采购员的工作,用这一职位的角色来规范自己,提升自己,同时积累经验,两年后,她成了纽约最著名的商场中最棒、最年轻的采购员。
经过5年的采购员生涯的奋斗,她积累了丰富的采购经验,并成了服装行业的专家,并成为公司掌握生产和人事大权的高级主管。在她45岁时,带领公司成长为全美500家企业的知名大公司,同时,她本人被选为其中的“董事”之一。
琳达的经历,在商界产生了轰动效应,她在自己的每个职位上都表现绝佳,为人称道,但若是对她的成长经历用心观察,我们会发现,正是由于无论从事哪一种工作,她都是以相应的角色来规范自己,从简单的工作和低微的职位,一步一步走过来,然后扎扎实实达到事业的辉煌,正如“答布效应”的意义所在,我们每个人在社会上的角色都有着相应的角色规范。
一个人生活在社会上,就如同在舞台上演出,首先必须服从导演的总体要求,此外,还要根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规范要求去表演,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方能成为角色和行为的统一体。才能依照社会发展轨迹,“导演”好自己的角色,找准自己的发展位置。
02“答布效应”对个人指导的积极现实意义,帮助找到核心优势,实现目标升级
我们每个人不可能都像马云一样做互联网,像董卿一样做优秀的电视主持人。但是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合适的领域,并可以在自己核心领域把它做到最好。遵照答布效应的内涵,尽善尽美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要妄想一步登天,而是一步一步规范自己的社会角色,以角色规范要求自己实现最后的角色转换。懂得运用“答布效应”,将对我们的人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 帮助我们认清需求,顺应需求,实现目标升级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我们每个人的角色行为是由角色规范所“导演”的,从事某一职业或某一领域,遵循答布效应服从于一定的法则和行为规范,进而能帮助我们认清社会环境的需求,顺应市场需求,锻炼技能,实现个人目标升级。剽悍一只猫通过参加互联网社群学习后,认识到市场上知识付费时代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认识到投资自己的重要性,于是开始顺应市场需求,脚踏实地的训练自己运营社群管理的能力,规范自己的角色管理,进而实现角色转换。
运用的方法:一是在打基础时期。高效运用时间管理,提升单位时间内的学习价值,规范自己“社群管理组织者”的角色。二是在大升级阶段。积极走出去,链接更高效的牛人,主动付费学习,并积极组建自己的团队,实现“社群商业战略专家”的角色转换。
2. 帮助我们找到核心技能优势,利用核心优势,实现绝对优势。
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意思是说认清别人是一种智慧,认清自己就称得上圣明了。生活在社会大众中的个体,能认清自己,并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只要我们依循规律,规范角色,就能帮助我们找到核心优势,并且在合适的场所和领域发挥其价值。
有一则寓言故事,有个鲁国人擅长编草鞋,他妻子擅长织白绢。他想迁到越国去。友人对他说:“你到越国去,一定会贫穷的。”“为什么?”“草鞋,是用来穿着走路的,但越国人习惯于赤足走路;白绢,是用来做帽子的,但越国人习惯于披头散发。凭着你的长处,到用不到你的地方去,这样,要使自己不贫穷,难道可能吗?你们应该去齐国,齐国地势崎岖不平,人们需要走路穿鞋,并且天气炎热需要帽子遮阳。”这对夫妇听后,就去了齐国,最终发挥了核心优势,在齐国创造了个人的商业财富。
一个人在找到核心技能后,要发挥其核心优势,就必须在合适社会环境中。这对鲁国夫妇本身拥有自己的核心技能,但他们要是去了越国,就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去到齐国,就遵循了齐国的“答布”,从而能有效发挥个人价值,规范角色,进而实现绝对优势。因此,我们要根据社会需要的“答布效应”,决定自己的行动,更好去发挥自己的专长。
03如何运用“答布效应”定位角色,“一个模型”助你找准自己的位置
清代诗人阮元有诗云: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说的就是在合适的地方,找准合适自己的角色定位。
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废物,只不过没有放对位置,一块地,不适合种麦子,可以试试种豆子,豆子也长不好的话,可以种瓜果;如果瓜果也不济的话,撒上一些荞麦种子,一定能够开花。因为一块地,总有一粒种子适合它,也终会有属于它的一片收成。
但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部分人不能准确的定位自己、把握自己。2019年据权威机构调查显示,有78%的青年人没有明确的自我定位。那么对于个人而言,如何进行角色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呢?“一个模型”给你思考。
遵循答布效应,把自己琢磨成器,运用“素质冰山模型”分析出自己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精准找出自己的位置。
所谓“素质冰山模型”,是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麦克利兰于1973年提出的,就是将人员个体素质的不同表现表式划分为表面的“冰山以上部分”和深藏的“冰山以下部分”。
其中,“冰山以上部分”包括基本知识、基本技能,是外在表现,是容易了解与测量的部分,相对而言也比较容易通过培训来改变和发展。
而“冰山以下部分”包括社会角色、自我形象、特质和动机,是人内在的、难以测量的部分。它们不太容易通过外界的影响而得到改变,但却对人员的行为与表现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通过运用“素质冰山模型”,从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品质、动机等5个方面分析提升自己,并判断出自己能做什么,擅长做什么。
1.运用“冰山以上部分”的显性表现,通过积累、培训来提升和发展,把自己琢磨成器
A.长时间积累,刻意储备知识。曾有一句说:“多则价谦,万物皆然,唯独知识例外。知识越丰富,则价值就越昂贵。”培根也说:知识就是力量。一个人在某一特定领域拥有的事实型与经验型信息达到量的积累时,表明他拥有某个领域的知识能输出更高的价值。如你通过长期积累,具备管理知识、财务知识、文学知识、美食知识等将帮助你在这些领域输出更高的价值,可以从这个“冰山以上部分”的外在表现判断出你适合做什么。
B.习得性训练,具备某种技能。《一年顶十年》的作者剽悍一只猫为了让自己拥有较好的表达能力,查找大量演讲高手的视频学习,并每天保持自己录制视频,反复练习,最终成为演讲高手。当你掌握某一特定领域所需技术与知识的情况时,说明你具备了结构化地运用知识完成某项具体工作的能力。如习得性训练你的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决策能力、学习能力等,这也是“冰山以上部分”的外在表现,可以通过训练来培养的。
2.运用“冰山以下部分”的隐性部分,发掘内在素质,规范角色定位,找准自己的位置
A.提升自我认知,确定角色定位。美国心理咨询博士 Eric Maisel 曾这么解释过:自我认知的一个方面就是认识到自己的智慧,清楚自己与身边的人多多少少有些差异,能感觉到不同于他人的长处、差别、悔恨、奇妙、烦恼,这种差异感是一种持久的自我感受。提升自我认知的途径:一是保持阅读优秀书籍的习惯;二是多和朋友聚会,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三是保持反思和总结个人经历的习惯。自我认知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通过不断地自我对话、自我怀疑来了解真实的自己,确定角色定位。
B.分析内在品质(性格),发现动机偏好。品质指个性、身体特征对环境和各种信息所表现出来的持续反应。品质与动机可以预测个人在长期无人监督下的工作状态。如正直、诚实、有责任心。一个人在一个特定领域的自然而持续的想法和偏好(如成就、亲和、影响力),将驱动,引导和决定一个人的外在行动。
运用心理学知识,分析自身内在性格类型。瑞士心理学家荣格曾对人的性格类型进行了多年研究,并把人在生活中、与人交往中的性格特点分为四类,分别是敏感型、感情型、思考型、想象型。比如:敏感型的人,在在运动员、行政人员中居多;感情型的人,在演员、活动家和护理人员中较多;思考型的人,在工程师、教师、财务人员和数据处理人员中较多;想象型的人,在科学家、发明家、 研究人员和艺术家、作家中居多。通过了解性格,发现动机偏好,从而更好地进行角色定位。
《一年顶十年》的作者剽悍一只猫在清醒意识到自己要有一番作为后,把自己从“中学英语补课老师的角色”调整为“社群商业战略专家”,并通过学会时间管理、大量读书、拜见高人等把自己“琢磨成器”就是运用“素质冰山模型”的体现。
美国幽默短篇小说大师马克·吐温在作为职业作家和演讲家,取得了巨大成功。很多人也许不知道,马克·吐温在试图成为一名商人时,却栽了跟头,吃尽苦头,第一次经商是从事打字机投资,亏损15万美元。第二次经商是创办出版公司,最终由于不适合,公司倒闭,他本人也陷入债务危机。
经过两次打击,马克·吐温终于认识到自己毫无商业才能,于是,断了经商的念头。开始组织团队从他的自身知识、技能、品质和动机等方面来分析,重新定位,最终认为写作和演讲是自己擅长的。之后开始立著出书,并在全国巡回演讲,风趣幽默、才思敏捷的马克·吐温完全没有了商场中的狼狈,重新找回了感觉。最终靠写作和演讲还清了所有的债务。
现在来看这则故事,马克·吐温也是在运用“素质冰山模型”精准定位自己,进而找准位置,实现了倍速成长,成为一代幽默短篇小说大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可以兴趣广泛,掌握多种技能,但所有技能中总有你的长项,唯有利用你的长项才能给你的人生增值,相反,利用短处只能为你贬值。正如富兰克林所说:宝贝放错了地方,便是废物。懂得如何扬长避短是成功的人必备的素质,只有善于挖掘和发挥人们的内在优势、擅长领域和独特才能,才能精确找准定位,进而让人更加努力、自信和满足,实现倍速成长。
写在最后:
台湾著名漫画家蔡志忠先生说:“大多数人在生活的跑道上都盲目的跟着别人跑,我觉得,要紧的是先停下来,退到跑道边,先反省自己,弄清楚‘我是谁,我能做什么?我怎么去做?'然后,按照自己的方式去跑,找准自己的定位。”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社会中,一方面要遵守社会规范对社会成员的共同要求,另一方面还要内化对某一种角色的特殊规范,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定位去思考、去行动,以使自己的行为既符合角色规范的普通要求,又能达到其特殊要求,如此,才能将普通性和特殊性相结合,才能融合共性与个性,进而在社会舞台上找到自己的角色定位,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者不同,他将“南辕北辙”,没有成就又会活得很痛苦;二者相同,他将“倍速成长”,并且会活得幸福又很轻松。
大家好,我是潇湘仙紫,关注我,共同进步。(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