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拾零(长篇-上部36~40)

速写/作者画

36.一枚港币

下午,我到菜场买肉,错将一枚伍圆港币当作一元钱硬币用,十分尴尬。 

当我买好一斤小排,付过钱后,不料,卖肉的拒收硬币,搞得我一头雾水。我接过她递过来的硬币看了看,是一个伍圆钱的港币,卖肉的说:这钱,我们不收的。我接过硬币,放在手心上,感觉挺沉的,比起一元钱人民币略厚些,直径和色调基本相同。 

对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从来没见过这种钱,更别说用过了。我好奇地说。顿时,围上来许多人,当中一位年长者看了我手中的硬币,说:确实是钱,不过,它是港币。听说是港币,我眼睛一亮。那人说:如果,按照现在的兑换汇率来算,1元钱可兑换1.2014港币,如果你用一个伍圆钱的港币当作一元钱人民币支付的话,你呢,亏大了。 

看着手上的港币,我动心了,舍不得将港币支付出去,有意留着,忙在口袋里找,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一元钱的硬币给卖肉的。 

回家的路上,我在想,这枚港币什么时候落入我手上的?全然不知。我在脑子里搜索,忽然,想起来,上午九点的时候,我来菜场买过山芋,再也没有买过其他的东西,这钱,可能是卖山芋的找给我的。于是,我怀揣港币再次来到菜场,希望换到更多的港币,还好,卖山芋的还在。 

你好,上午,我在你这儿买过山芋,你找钱的时候,可记得给了我一个港币?我提示道,并把港币给他看。这菜场,每天到我这儿来买菜的人数不清,谁还记得找过谁什么样的钱,更别说这个硬币了,你瞧。卖山芋的将一个小的塑料篓子拿给我看,里面足有半篓子硬币。我看看,里面有没有港币,如果有的话,我用1元5角兑换一个1.2014港币。我说。 

哈,哈,你想发财,我还没有功夫陪你玩。卖山芋的有些不耐烦了。要不,你将篓子给我,我来找,还好,卖山芋的好说话。我边找边说:按照人民币对港币汇率,1元钱可兑换1.2014港币,我用略高于港币的价格来兑换,好吗? 

看来,你是闲人,如果,你不觉得麻烦,自已找吧。我翻遍篓子,结果是,半个港币也没找到。 

走出菜场,看到一个面部脏乱的老年乞丐趴在路上向行人乞讨,我忍不住地掏出一个硬币扔进他跟前的破瓷缸子里,回来时,发现唯一一个港币不见了,这才想起来,我错将一个一枚伍圆港币当作一元钱硬币扔给乞丐了。 

37.老先生

回来的时候,看到三位八九岁的小女孩站在外面等着开门,看上去,她们没有带牌子(一种塑料的门牌,是用来开门的),我加快速度,掏出门牌,为她们开门,其中一位稍大的女孩客气地对我说:谢谢老先生!不用谢的。我应道。 

看着走进楼里的小女孩,我顿感浑身疲惫,身上已出汗了,难道,我真得像她们所说的那样,变老了,成了老先生?我在一楼大厅找到一个坐位,稍作休息。 

之前,说我老的是一位医生。两年前,我持续咳嗽两月有余,到医院看医生,拍了片子,医生看后,对我说:你的肺跟六十多岁老人一样的。当时,我刚好五十岁,听后,我一头雾水,虽然心里感觉到不舒服,但是,我还是陪着笑脸,配合医生把后面的事做完。 

今天,居然亲耳听到有人称我老先生,也就见怪不怪了。 

在家的时候,一次乘公交车,我给一位抱着孩子的妇女让座,我站在她的身旁,那位妇女客气地说:谢谢老师傅。有人称我老师傅,听上去感觉挺亲切的。 

一连数日,老先生、老师傅在我耳边不停地回荡,看我心神不定的样子,妻子看出来了,我把有人称我老者的事说了,谁料,妻子奚落我,说:谁让你不听我的话。让你带几件时尚的衣服过来,你一件也没有带。比如,你身上的裤子,还有上衣都是过时的,这一套衣服穿在身上,人家不说你老才怪呢。 

妻子的话提醒了我。当初,她反复对我说,什么衣服不穿了,什么衣服带到上海穿,我把她的话当耳边风。 

在家的那段时间,天气热得让人只穿一件短袖衬衫,心想,到了上海,天气肯定会更热,结果,事与愿违,上海的天气冷,我接连几天没出门,好不容易碰到一个大晴天,却遇到这样的尴尬事儿。 

为改变自己一副老太龙钟的样子,那天,看到妻子上网,我说:你们常在网上淘衣,帮个忙,也帮我淘几套衣服,好让我看上去年轻些。不料,妻子说:其实,我们早已行动了。

38.合作

前天,好不容易晴了,我决意到静安寺附近晒心情。 

走到三岔路口时,远远地看到一家商店在装修,门前一位外国人带着一个小孩在与人说话。只见他拿着一张纸(我以为是图纸),指指点点的,我不得不佩服他,远离家乡,在中国开店做生意,生意做大了,又在装饰门面。走到他们跟前时,外国人和小孩离开了,原来,他们是问路的。 

我来到静安寺后面的广场上,这里,人来人往的,看到广场上两个比我还要高的青铜雕塑,真想留个影。这时,有人在拍照,我想找个人帮忙,因为,人生地不熟,担心相机被人抢走,一直没能如愿。 

左右为难时,我看到原先见到的外国人,他们可能是父子吧。外表上看,有可能是巴基斯坦人,他们头上裹着平布,大人的头上的布里面好像有东西,肤色黝黑,瘦瘦的。他们走近铜雕跟前,老外给孩子照过相后,瞻前顾后,可以看出来,此时,他需要人帮忙。这正中我的意,因为,我也需要他人帮忙。 

老外走到我跟前,打着手势,我看得懂,他的意思是让我给他们父子俩拍照。我接过他的相机,略为打量了一下,是一部高级的数码相机,也是第一次见到这样的相机。我让他们站到一个正在奔跑的铜雕跟前,镜头对准后,忽然,找不到快门,老外看出来了,走到我跟前,他指着一个圆形的按钮,食指向下动作,我明白,这就是快门。一连给他们照了三张,我打着手势,OK,将相机递给老外。 

老外也讲义气,他打着手势,意思是要帮我拍照,这正是我所需要的。我忙将相机递到老外手上,老外看了看,直摇头。我不明白他摇头的意思,他把他的相机拿到我跟前,指着快门给我看,我方明白,原来,老外找不到相机的快门。 

我的相机与他的相机的快门有着很大的区别,不注意看,那是看不出来的。我指着一个比米粒子稍大点的按钮给他看,老外找到快门了,我站到一个撑着伞的雕塑跟前,他帮我把包扶正,打了一个OK手势。 

老外走后,我欣赏相机上的照片,高兴极了。说真的,我到上海这么久,跑了许多地方,照了许多像,没有给自己拍过照,老外拍的,应当说,是第一张,对于我来说,非常值得留念。

39.回家的路

二十多年前,我到过上海,那时,家人反反复复交待,一人在外,不要迷路了,我慎之又慎,特意在一张纸条上写着到什么地方,怎么怎么走,怎么怎么联系,紧跟着就是电话,一旦迷路,实在找不到住的地方,打电话什么的,现在想想,确实好笑。 

如今,置身大都市,迷路的事,随时可能发生的。城市的靓丽,肤色各异的人,都会引起我的注意,除了欣赏外,还要被大都的楼群所陶醉,稍不留神,准会迷路的。然,这个不用再担心的,在上海,无论是乘公交车,还是乘地铁,只要你记住所住的地址,不管你走到哪儿,都不会迷路的。 

一次,我跟自己开玩笑,到陆家嘴,有意将自己走丢。我闭着眼睛走进一个胡同里,出来时,面对开阔的领地,我摸不着东南西北,此时,我的第一反应,到车站。上海的公交车多如牛毛,随便在哪个站点,总能找到回家的路,这个站点没有,就换另一个站点。 

还有一个更捷径的方法,也不会让你找不到家的。地铁大厅都有轨道交通换乘图,只要认真地在交通换乘图上寻找,就能找到回家的路。 

我出门,轨道交通换乘图是必带的东西,有了它,走遍上海不迷路。 

让人到不了家的是,就怕出现意外,身上要带够钱,如果,回家的路费没了,你总不能为了一点点的路费钱,站在大街上向行人乞讨吧。乞讨,我可能一分钱也讨不到的,如是这样的话,回家更难了。 

一次,上了地铁,卡上只有一元钱,我急了,寻遍所有的口袋,幸好凑足回家的路钱,要不然,为了二三元钱的路费,只能变卖随身携带的贵重物品了。所以说,出门不必担心迷路,带足银子,走遍天下都不怕。

40.看戏

18日中午,上海万达广场人声鼎沸,场外细雨绵绵,尽管外面下着雨,糟糕的天气阻挡不了人们唱革命歌曲的热情。 

足有两个篮球场大的万达广场上坐着数百名观众,他们面对一个红色的舞台。舞台上,着装新艳的演员欢快地跳着、唱着。台下,掌声不断。尤其是男女声独唱,歌声划破了云雾,给历经数日暴雨的申城,无疑增添了点喜庆。 

这里,正在举行一场“红歌激励新时代”为主题的大联唱,来自各个方队的演员,看上去,年龄与我差不多大,但是,他们在舞台上生龙活虎、大显身手,似有宝刀不老之势。舞台分为两大块,前台和后台,之间便是幕布,上面写着“红歌激励新时代——建党90周年,26个地市大联唱”的大字,规模大、范围广,实属罕见。 

前台,可以看到,三位评委坐前面,台上比赛激烈。后台,演员利用上场前的一点点时间,抓紧排练,女演员身着戏装,手持扇子,她们整装待发。可以看出,凡是参加演出的演员都非常投入,像过节日一样,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忽然,一曲《英雄儿女》主题曲英雄赞歌女高音独唱将演唱推向高潮,她的声音划破天空,仿佛将人们带入到战火纷飞的年代,顿时,全场报以热烈的掌声。 

我挤在人群中,欣赏红歌,还是第一次。唱红歌,最早起源于重庆。唱红歌,实际上是革命歌曲大家唱。眼下,不少的流行歌曲的内容低俗,起不到激励青少年的作用。因此,唱响红歌正当时。 

正当我看的津津有味时,一名演员问我代表哪个方队。我说:是来看演出的。也难怪,细看了一下,除了极个别几个四十岁的演员外,大部分都是年过半百的人,这样,我很容易被他们当成演员了。 

演出从中午开始,持续了大概三个多小时,先后演唱了二十多个歌曲并予以伴舞,歌声在广场上回荡,经久不落。

你可能感兴趣的:(魔都拾零(长篇-上部36~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