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回归--彭峰

彭峰老师的这堂课,主要讲了20世纪末以来关于“美的回归”这一话题的争论,和彭峰老师对各家观点的分析。
(先说下科梅民调:1994年前苏联前卫艺术家科马与梅拉米德在十多个国家发起称为“人民的选择”的民间调研,统计出每个国家的人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绘画风格与内容。统计的结果是所有国家的审美高度一致,都喜欢有山水绿树人畜的具象风格的绘画,都不喜欢抽象的绘画。这个结论正面解读可以支持跨文化美学:全球化的过程中会出现文化冲突,而美具有跨文化的共识,可以通过培养美的意识,建立全球化的文化;反面解读可以支持社会学美学:美不是天生的,是受商业影响的结果,人的审美是被塑造出来的。)

关于美的回归主要有四家之言:
1、希基最早提出,美的回归将成为艺术和美学领域的主导话题。
理由是:20世界大多数艺术是丑的,美离开太久了,到了回归的时候了。
对科梅民调的看法:民调说明美正在回归。
彭峰老师看法:离开很久就要回归?没有逻辑,缺乏论证力度。

2、阿瑟丹托指出艺术不必是美的,美的艺术不一定是好的。与其呼唤美的回归,不如警惕美的滥用。
对科梅民调的看法:结果具有反讽性,是调侃的。全世界的审美受商业和资本控制,资本家把他们的审美合理化为唯一审美,从而可以使用文化资本交换经济资本。审美的统一,是资本主义积累文化资本的阴谋。
彭峰老师看法:论断缺乏历史依据,错误地将20世纪局部艺术现象,视为艺术的普遍现象,得出错误的结论。从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看,艺术就是表现美的。

3、威尔什:艺术领域不存在美的滥用,也不需要美的回归,日常生活已经存在美的滥用,艺术总得跟日常生活有所不同。
彭峰老师看法:没有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美,与艺术领域中的美或美学意义上的美区分开来。前者是平均美,与艺术无关。

4、彭峰:艺术急需要美的回归,但需要在区分浅层的美和深层的美,不要将日常生活的平均美与艺术领域的在场美混淆,日常生活的平均美并不妨碍呼唤美的回归。
彭峰老师看法:老子就是对的!

我听完并且基本听懂后的想法:
1、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但在个性化、差异化不断加深的今天,美的回归还是挺困难的吧。就像蠢萌、丑帅一样,可能也存在丑美呢。
2、学哲学的人说的话,就是很难懂,还经常说点很深刻的道理,太费脑细胞。比如最后阐述自己观点那一段。
3、谁能告诉我,我怎么会听这样的课?

视频链接: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76280073?p=1

对视频主要内容的文字记录(口语转文字后,可读性下降):

一、不同主张

1、今天讲美的回归,讲这个是因为当代艺术主要是丑的,最近出现一个潮流、趋势,
批评家,美国人希基1993年做出疯狂的预言,接下来的十年,美的回归将成为艺术和美学领域的主导话题。
20世纪的艺术,不讨论什么是美,更多讨论有没有审美价值,因为不一定美的东西才有审美价值,很可能丑的东西更有审美价值。
希基的预言有没有道理?当代艺术的发展趋势是否证实了这个预言?
2、希基后不久,美国阿瑟丹托,指出好的艺术不必是美的,美的艺术不一定是好的,这是20世纪艺术哲学在概念上的重要澄清,美、漂亮不等于艺术,绝大多数艺术都是不美的,美从来都不是艺术的目的。与其说呼唤美的回归,不如说警惕美的滥用,不要把美从日常生活领域滥用到艺术领域。
3、德国美学家沃尔夫冈.威尔什:艺术领域不存在美的滥用,也不需要美的回归。日常生活已经出现美的滥用,艺术领域不该倡导美的回归。艺术总得跟日常生活有所不同。
(争论出现后,很多著名学者参与其中,
2000年柏林世界文化宫,有一个以美为主题的艺术节,专门有一个国际研讨会题目就是《美的回归》,2003年里约热内卢世界美学大会,2007年土耳其安卡拉世界美学大会,也都讨论了这个问题。)
4、彭峰主张,艺术急需要美的回归,但需要区分浅层的美和深层的美,不要将日常生活的平均美与艺术领域的在场美混淆,日常生活的平均美并不妨碍呼唤美的回归。

二、科梅民调

希基的理论提出后不久得到第一个证实:
1994年前苏联的前卫艺术家,科马和梅拉米德的方案“人民的选择”,到全球不同国家做民调最喜欢和最不喜欢的绘画风格,统计出数据进行绘画,
结论是,最受欢迎的是蓝色和绿色,喜欢写实的具象绘画,有山水植物,有人物尤其是妇女和小孩,也喜欢英雄人物,要有动物,尤其是大型哺乳动物。不喜欢抽象的。(艺术作品一旦离开了艺术家,就是向广大公众开放的,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解释。)正面解释可以支持正在兴起的进化论美学,跨文化美学(现在是全球化时代,所以不同文化会冲突,怎么避免冲突呢?因为美具有跨文化的共性,试图通过对美的意识的培养,在全球建立具有国际风格的文化),反面解读可以支持社会学美学或者批判理论的基本观点,即美不是天生的,美是受商业影响的结果,人的审美是被塑造出来的。受全世界工业标准一致和商业运作的影响,全世界本来五花八门的审美观,变得统一。

三、不同观点对科梅民调的看法

1、希基对20世纪绝大多数艺术都是丑的,因为美离开太久了,是美的回归的时候了。
比如:20世界,特里斯坦查拉,达达主义倡导人,我有一个狂热的念头要杀死美,著名抽象画家纽曼说现代艺术的冲动就是摧毁美。现代艺术对美的敌视,被舒斯特曼称为对美学的麻木化倾向。现代艺术为什么敌视美呢?经过两次世界大战后,艺术家开始对美与价值产生怀疑,能够给人提供美和审美经验的艺术对于终止战争的丑恶毫无作为,最有文化和最发达的欧洲国家在战争中也是最邪恶的,最有破坏性的,那些在战争中毫无怜悯和同情心的人正是在审美经验中被感动的潸然泪下的人,美和审美经验与文明社会的恐怖之间的合谋使得艺术家门开始拒绝审美经验中的愉快情感,典型的例子就是纳粹。抵制美是因为发现美遮蔽了人性本来的样子,只有揭示人性本来的样子才能让人变得更人性,揭示现实本来的样子才能让现实更合理,不需要用美的外衣遮盖丑陋的现实,只有对现实感到恶心才会改造现实,才会改造人性里的丑陋。
现代艺术出现了一种非人性化的倾向--inhuman。1913法国批判家阿波利奈尔:首要的是,艺术家是一群想要成为非人性的人,他们在孜孜不倦地追求非人性的踪迹。1920年格赛特做出这样的诊断:现代艺术的典型特征就是艺术的非人性化。法国著名哲学家梅洛庞蒂1948评论塞尚的绘画时说,揭示了人类栖居其上的非人性的自然基础。德国著名批评家和美学家阿多诺《美学理论》中用辨证风格断言,艺术只是诉诸非人性的追求,才是忠于人性的。
2、丹托认为科马和梅拉米德的方案具有明显的反讽性,是调侃的。全世界审美的一致性是受到了挂历商业的影响,审美趣味是受资本控制的。资产阶级把他们的审美趣味合理化为唯一的审美趣味,通过交换使文化资本可以变为经济资本。审美趣味的确立是资本主义积累文化资本的阴谋。
3、达通,全世界喜欢的绘画是一样的,最终可以归结到一幅图上,东非肯尼亚。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人类对于美的偏爱,实际上是二百万年前更新世时期。环境美学的研究发现今天人类最喜欢的风景是东非那种散落数目的大草原,因为这是早起人类进化成人的地方。每个人的遗传基因里都保持了对这个地方的记忆。

四、彭峰对不同主张的分析

1、希基的论证缺乏力度,没有学术支持。靠的是自己对未来的敏感。
2、丹托的论断缺乏历史依据。历史从来与美无关,从艺术史看,艺术在很多时期都是与美有关的,从美学或艺术哲学来看,艺术也被认为是美的。(比如埃及画,不是视觉的真,是理解的真,展示每个部分最有特征的方面)柏拉图的哲学,现实世界都是不美的,理念的世界才是美的,只有一种理念是可以看见的,直观展现的,就是美的理念。通过美的熏陶,可以从现实世界通过美的理念进入理念世界,最后进入最高的世界,所以美是桥梁的作用,过渡的作用。所以,艺术就是表现美的。
以上是从艺术史的角度,从艺术哲学的角度来说,艺术也是美的。在黑格尔眼里,艺术等于美,他们都是指理念的感性显现。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艺术美是高于自然的,因为艺术美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美,心灵和它的产品比自然和它的现象高多少,艺术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这里的高于不是相对的或量的分别,只有心灵才是真实的,只要心灵才涵盖一切,所以一切美只有涉及这较高境界,而且由这较高境界产生出来时,才真正是美,就这个意义来说,自然美只是属于心灵的那种美的反应,是一种不完全不完善的形态。艺术是美的结晶,是虚的,我们的审美理想最好是艺术领域里面表现,而不容易在现实里面表现。黑格尔认为艺术这种文化形式,就是表现美的。所以丹托由于对历史和理论错误的看法,建立在错误的基础上,所以他的观点是错误的。错误在于将20实际局部艺术现象,视为艺术的普遍现象,从而不可避免的陷入他所反对的本质主义。
艺术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时代的人对艺术有不同的看法,希腊人认为:人的活动都是艺术,最高的艺术是政治,
今天的艺术概念形成于18世纪中期,此时出现的优美的艺术才是现在的艺术的概念,艺术的概念是流变的。
3、威尔什的错误,没有将日常生活审美化中的美,与艺术领域中的美或美学意义上的美区分开来。前者是平均美,与艺术无关。
平均美:今天流行一个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在中国叫现代化,在欧洲叫审美化。比如衣服,建筑,越来越漂亮。平均美会带来美的荒原。
4、达通的错误,达通希望从进化论的角度寻找美的根源,这种思路被证明是毫无前途的。因为美与其说是确定的根源或本质,不如说要颠覆的就是确定的根源和本质。美是在场呈现出来的,不能分析,一分析久消失了。

五、彭峰的解读

彭峰:科梅民调展示了平均美的生产方式,但平均美不是真正的美,它以美的名义扼杀我们的审美敏感力。
对于平均美,在欣赏的时候,唯一要做的就是放松,不要敏感,对平均美的欣赏方式是按摩式的欣赏方式,最终会形成美的荒原。追求真正美的艺术,可以在对平均美的抵制上发挥作用,艺术要追求真正的美,不是平均美。
真正的美,是物质在场、不由分说的美。就像巴特所说的:与丑不同,美真的是无法解释的。因此话语只是断言各种细节的完美,而将剩余者归之于处于所有美之根底的那个密码--艺术。艺术能够探索到物质在场、不由分说的美。科梅民调的美,可以统计量化,不是真正的美,是假象。
举个王阳明的例子,他主张心外无物,物都在我心里,物不在我心外。王阳明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了,便知此花不在你心外。任何事物,只要进入你的世界,都要在你的心上显现。要区分花本身,花知识(不同角度,概念看),花显现(不受概念的禁锢,在向任何确定花知识的呈现过程中,兀自显现。艺术作品要有将事物带出场的魅力)。
显现与逗留:审美就是自我的逗留,是自我在向某种确定的身份显现的途中。审美是让人在无身份状态下逗留,所以如果说美可以是任何样子的事物在还没有成为确定样子时的活泼状态,那么审美就是可以显现为任何身份的自我在没有成为某种确定身份时的自由状态。艺术显示了人与世界最不确定的一面,人与世界在这种不确定性中相互限制,相互启示,构成人与世界共同的深度。伟大的艺术家就是不断触摸这个深度,用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美是无法计算度量的,只有在完成时才呈现的兀自出现的才是美。
(更详细清晰的了解这部分内容,可以看上边链接的视频)

你可能感兴趣的:(美的回归--彭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