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远远的背后的带领》三

前二次读书会

我们一起学习了“不越界,不评判”

学习了什么是“负责任”,什么是“无伤害”

本周日读书会,邀请书友和我们一起诠释什么是“一致性”,什么是“自我调整”。


什么是一致性

就是做真实的父母!承认我们的不完美,承认父母也是有局限的。

有些行为可以接纳,有些行为不能接纳

也有我们做不到、做错的事情

在我学习了家庭教育以后,发现自己踩了很多坑,曾经有一段时间,我特别内疚,感觉给到孩子很多“暴力沟通”

所以,后来在和他们的沟通中,我就显得比较小心翼翼和退缩,发生分歧时,我基本上都选择了回避,哪怕青春期的儿子对我“暴力沟通”……

所以关于“一致性”的表达,我特别有收获

前几天,我和儿子说话,他又开始对我“出言不逊”,不耐烦的对我说:“你给我闭嘴”

这时候,我没有退缩,而是选择用一致性表达,对儿子说“你知道吗,你这样说让我很不舒服……”

他小声的回了一句“我也不舒服”,但是态度缓和很多。

对于以前踩过的坑,我也真诚的对儿子说:以前妈妈对你比较严厉,所以让你有很多恐惧,妈妈现在学习了,以后不会再对你发脾气了。

这样的“一致性”表达,让我不仅仅去照顾孩子的感受,同时也照顾到自己的感受。

即让孩子知道他的行为会给我带来什么感受,同时也坦诚告诉他,妈妈意识到自己的行为带给他的影响

可以让儿子更好的了解他人的感受,知道彼此的边界在哪里。

这就是“一致性”沟通


什么是自我调整

自我调整意味着真正的成长

意味着拥抱痛苦,拥抱情绪,拥抱本体焦虑

当我们有情绪的时候,烦躁的时候,回看一下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

到底是什么让我烦躁,让我焦虑。

很多时候,我烦躁是因为我自己的潜意识

因为曾经的过往,曾经压抑的情绪

我投射的是什么?

当一点点看清自己,看清曾经的过往,问题就不再是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远远的背后的带领》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