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登基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为何却放过四个人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国之后屠杀了大批的开国功臣。俗语有云:一起打天下的都是兄弟,可是坐天下的确是自己的儿孙。在朱元璋看来,那些跟随自己出生入死的功臣才是对朱家皇位威胁最大的人,于是从洪武十三年开始,他通过明初四大案,有计划的对开国功臣进行了铲除。

据史料记载,朱元璋称帝时曾封过三十四位开国元勋,这三十四个人有三十人都死在了朱元璋手里,仅剩下四个人保全了性命。那么,这四个开国元勋分别是谁呢?他们又是怎样才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从而躲过了杀身之祸呢?

免于遇害的开国功臣第一位是信国公汤和,他不仅和朱元璋是老乡,而且还是儿时的玩伴。当初正是汤和给朱元璋写信,朱元璋才会离开寺庙参加义军。

汤和跟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四十多年,在渡长江、战吉庆、取镇江等许多战役中屡破敌军,逐渐升任为统军元帅。

在四方平定后,汤和选择主动交出兵权,卸甲归田,回到老家安分守己的过日子,不再参与政事。但朱元璋在屠杀功臣的时候,还是想到了这位老伙计,就前去看望他。

这时的汤和已经快七十岁了,中风卧床、眼歪口斜,朱元璋见此情景,实在不忍心再痛下杀手,心软放过了他。

第二位是长兴侯耿炳文,他同样和朱元璋是老乡。耿炳文为人沉稳机敏,在军中立下不少战功,深得朱元璋恩宠与信任。

耿炳文是个非常擅长防御但不擅长进攻的守将,朱元璋认为留下他不会对国家有什么危害,如果日后国家发生叛乱,他还可以发挥才能,负责京城的防卫工作,所以朱元璋不但没杀他,还在临终前,任命他为孙子朱允炆的托孤重臣之一。在靖难之役中,六十五岁的耿炳文再次披挂上阵,被认为征虏大将军,带兵讨伐朱棣。

第三位是武定侯郭英, 郭英的姐姐是朱元璋的宁妃,所以郭英就是朱元璋的小舅子。

郭英擅长骑射,有勇有谋,他最初是朱元璋的贴身护卫,《三世家典》记载郭英一生经历大小五百余战,战功赫赫,身上有七十余处伤。朱元璋对郭英极为器重,一直把他当作是自己的心腹。而郭英也深谙帝王之心,做事小心翼翼,谨守为臣之道,所以他在动荡的朝野之中才能明哲保身。

靖难之役爆发后,郭英和耿炳文,李景隆一起带兵讨伐燕王朱棣,但是功败垂成。朱棣登基后,郭英被贬回老家,公元1403年,六十三岁的郭英病逝于家中,也算得到善终。

最后一位是朱元璋的养子西平侯沐英。沐英出身贫寒,早年流落街头当过乞丐,跟随朱元璋行军打仗当后表现出非凡的军事天赋,他善于利用火炮作战,开创了著名的三段击战法。1376年, 沐英以副帅之职随大军讨伐吐蕃,因军功卓著被封西平侯,御赐丹书铁劵。

沐英为人机警,勇猛刚强,三十七岁时和傅友德、蓝玉一起讨伐云南的残余元军,平定云南后,朱元璋让沐英镇守云南,以保明朝西南方稳定。穆英镇守云南期间,为云南的开发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朱元璋会对沐英网开一面,一是因为沐英是他的养子,两人关系特殊。二是因为沐英远在云南,远离朝堂是非之地。

公元1392年六月,沐英得知皇太子朱标去世,悲痛欲绝,不久病逝于云南,年仅四十八岁。

史记有言: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历史上很多君臣在打天下时候,可以一起共苦,但在功成名就、建功立业之后却不能同甘。朱元璋在大肆屠杀功臣的时候,这四位之所以能幸免,都有着类似的原因,一是因为他们和朱元璋关系亲密,或是亲人或是同乡。而最重要的是他们都懂得隐退之道,为人忠厚低调,让朱元璋知道,自己绝不会恃宠而骄,居功自傲。最终才躲过了屠刀。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元璋登基后大肆屠杀开国功臣,为何却放过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