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 循环高级用法
[expression for x in X [if condition] for y in Y [if condition] ... for n in N [if condition]]
上面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是外层循环到内层循环
除了像上面介绍的 [x ** 2 for x in L]
这种基本语法之外,列表推导式还有一些高级的扩展。
我们可以在 for
语句后面跟上一个 if
判断语句,用于过滤掉那些不满足条件的结果项。
例如,我想去除列表中所有的偶数项,保留奇数项,可以这么写:
>>> L = [1, 2, 3, 4, 5, 6]
>>> L = [x for x in L if x % 2 != 0]
>>> L
[1, 3, 5]
在复杂一点的列表推导式中,可以嵌套有多个 for
语句。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分别是外层循环到内层循环。
例如:
>>> [x + y for x in 'ab' for y in 'jk']
['aj', 'ak', 'bj', 'bk']
列表推导式可以带任意数量的嵌套 for
循环,并且每一个 for
循环后面都有可选的 if
语句。
通用语法:
[ expression for x in X [if condition]
for y in Y [if condition]
...
for n in N [if condition] ]
例如,下面的代码输出了 0~4 之间的偶数和奇数的组合。
>>> [(x, y) for x in range(5) if x % 2 == 0 for y in range(5) if y % 2 == 1]
[(0, 1), (0, 3), (2, 1), (2, 3), (4, 1), (4, 3)]
等价于下面的一般 for
循环:
>>> L = []
>>> for x in range(5):
... if x % 2 == 0:
... for y in range(5):
... if y % 2 == 1:
... L.append((x, y))
>>> L
[(0, 1), (0, 3), (2, 1), (2, 3), (4, 1), (4, 3)]
生成矩阵的方式有多种,例如手动赋值、一般 for 循环,还有就是列表推导式。如果我们要用列表推导式生成下面的矩阵,可以怎么写?
>>> M = [[1, 2, 3],
... [4, 5, 6],
... [7, 8, 9]]
一种方法是:
>>> M = [[x, x+1, x+2] for x in [1, 4, 7]]
>>> M
[[1, 2, 3], [4, 5, 6], [7, 8, 9]]
矩阵的列数少时可以使用这种方法。
如果矩阵的列数较多,我们可以使用另外一种方式:在循环变量的表达式中使用列表推导式。
具体代码如下:
>>> M = [[y for y in range(x, x+3)] for x in [1, 4, 7]]
>>> M
[[1, 2, 3], [4, 5, 6], [7, 8, 9]]
与之前带 for
嵌套的语法不同,这个例子中,实际使用的是最基本的 [expression for x in L]
语法,只有一个 for
语句。
复杂的地方在于前面的变量表达式 expression
不再是简单的变量运算,而是一个列表推导式,在这个例子中就是 [y for y in range(x, x+3)]
。
内层的列表推导式返回一个行向量,而这些行向量经由外层的列表推导式,最终形成一个二维列表,也就是我们想要的矩阵。
当然,在实际的应用中不能单纯追求代码的简洁,还要考虑到代码的可读性和维护成本。
如果代码变得过于复杂,不易于理解,我们宁可多写几行代码来增加它的可读性。
生成器表达式与列表推导式的语法相同,区别在于生成器表达式的外面使用圆括号,而列表推导式使用方括号。
有关生成器的介绍,请参考这篇文章:《Python 高级编程之初识生成器》
注意:集合推导式和字典推导式只有在 Python2.7 以及之后的版本中才有,Python2.7 之前的版本不支持这两种推导式。
集合推导式的语法与列表推导式相同,只需要把外面的方括号改成花括号即可。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生成一个集合:
>>> {x ** 2 for x in [1, 2, 2]}
{1, 4}
字典推导式的外面也是使用花括号,不过花括号的内部需要包含键值两部分。
在值不重复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通过字典推导式快速交换键值对:
>>> D = {'a':1, 'b':2, 'c':3}
>>> D = {value: key for key, value in D.items()}
>>> D
{1: 'a', 2: 'b', 3: 'c'}
from:http://www.codebelief.com/article/2017/02/python-advanced-programming-list-comprehensions/
lix = [];
for x in range(1, 101):
lix.push(x ** 2)
执行结果:lix = [1,4,9,16,25.....]
在列表构建器的表达式中,可以添加简单的条件处理
lix = [x * x for x in range(1, 101) if x % 2 == 0]
执行结果:lix = [4,16,36.....]
也可以在循环过程中,来使用多层循环嵌套,实现更加复杂的效果
lix = [x + y for x in "abc" for y in "xyz"]
执行结果:['ax', 'ay', 'az', 'bx', 'by', 'bz', 'cx', 'cy', 'cz']
但是我们通过前面的学习已经知道,这些数据都是加载到内存中的,如果列表中的数据量比较大的情况下,内存消耗是比较严重的
在某些情况下,我们只需要使用列表中的一部分数据,后面的数据并不是特别关心,如:通过列表来记录一个符合某种规则的序列,每次我们只是关心下一个数据,并不关心后面的 N 条数据,应该怎么做呢?比如我们需要一个奇数列表
# 常规构建器的做法
lix = [2*x + 1 for x in range(1, 101)]
# 执行结果:[1,3,5,7,9,11,13,15,1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常规构建器可以直接构建生成
# 但是存在问题,如果一次构建的数据量太大,会严重占用内存
# 我们在使用该列表的时候,有可能只是使用前10项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使用列表动态构建器
lix = (2 * x - 1 for x in range(1, 101))
# 执行结果:print (lix) --> at 0x7f232e462048>
next(lix)
# 执行结果:1
next(lix)
# 执行结果:3
next(lix)
# 执行结果:5
next(lix)
# 执行结果:7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列表动态构建器
# 和构建器基本没有区别,创建的时候列表中是没有数据的
# 必须通过next()函数来获取列表中的下一条数据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from:https://www.jianshu.com/p/fa3fda487f15
[] 改成()
,就创建了一个 generator:
>>> L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L
[0, 1, 4, 9, 16, 25, 36, 49, 64, 81]
>>>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g
at 0x1022ef630>
L 和g
的区别仅在于最外层的[]
和()
,L
是一个 list,而g
是一个 generator。
如果要一个一个打印出来,可以通过next()
函数获得 generator 的下一个返回值:
>>> next(g)
>>> next(g)
>>> next(g)
>>> next(g)
>>> next(g)
next(g) 实在是太变态了,正确的方法是使用for
循环,因为 generator 也是可迭代对象:
>>> g = (x * x for x in range(10))
>>> for n in g:
... print(n)
...
要把fib函数变成generator,只需要把print(b)改为yield b就可以了:
def fib(max):
n, a, b = 0, 0, 1
while n < max:
yield b
a, b = b, a + b
n = n + 1
return 'done'
>>> f = fib(6)
>>> f
yield 关键字,那么这个函数就不再是一个普通函数,而是一个 generator:
>>> f = fib(6)
>>> f
return 语句或者最后一行函数语句就返回。而变成 generator 的函数,在每次调用next()
的时候执行,遇到yield
语句返回,再次执行时从上次返回的yield
语句处继续执行。
.
.
.
转自:https://www.cnblogs.com/bonelee/p/8545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