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理论》读后而论“卖不同”

现时代的“书店”,满目花花绿绿不知所云。

大概真正的书店都藏到了胡同和孔夫子里了,在这俩地方,想扒拉到所爱需要慢慢泡悄悄磨,虽有趣味却何其难哉;

而又现时代的书,摆在橱窗明面上的、大家分享到朋友圈里的,多是一堆企业家名人的创业感想人生体悟,那些经历诚然对其本我的人生价值连城,但呈现于我等外人之眼里,却不免堕为励志格言索然寡味;

而又现时代的财经作家也好、行业协会也罢,或可叫其没头脑,或可叫其不高兴。一方面只盯着成功人士或头部企业作文章,黯然失了观察者的独立思想而不自知;一方面整天录音频、做演讲、搞直播,书写的却要么节奏乱套、要么质量潦草。

所以,就和对待现时代的音乐一样,且果断看都不看一眼,转而到古董里去品读经典。


现时代的商业书籍,大抵或多或少都会聊到一个话题:企业,就是卖不同。

这大概是90年代以来,《定位》及其理论大行其道、并大获成功而带来的思维陷阱吧,用它的话讲叫“心智植入”。

诚然,你跟一个营销总监讲“卖不同”,是没什么不对的,至少这是一个多次出色证明过自己、写了22本书絮絮叨叨讲完整了的理论,可以提供思考问题的之一视角。

这22本书我一本都不推荐读,他的最大贡献仅就在于名字“定位Positioning”这个词,及其背后的理论体系,读书不如去研究案例。

此是题外话。

如果你跟一个致力于基业长青的老板讲“卖不同即可”,大概多半会立马被轰出去。

做企业做产品哪有那么简单。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讨论“营销大师”时,排在前位的都是真正的企业操盘手,他们根本不会有暇到处去讲学卖视频,一是没兴趣,二是太复杂讲不明白。

定位理论太“简单”,营销总监以下尚可以,但天花板也即在此,是操作层面的术,而非道。

它脱离“企业是什么”的本质问题而去首先追求“卖不同”,试问,一个搞不清楚本质问题的企业,他能卖出什么不同来呢?


那么,企业是什么?企业到底卖什么?便成为一个非常值得寻思和探讨的话题了。

对此,各家大师有不同的理解,有降低交易成本论,有解决社会问题论......经济学家熊比特这本著作本意不是讨论这个话题的,但我在啃那堆经济术语啃的牙都快掉了的时候,却意外解读到些许蛛丝马迹。

不过更可能是我想歪了想多了,人家写的根本毫无关联,无所谓啦,读后感而已,他又搜不到。

隐约中有两种答案。

第一种,藏在他的“循环之流”中,那是他用来解释后边“发展”现象的前论,是个长篇引子,我却读的最细致。

简言之,绝大多数企业的角色,都是保证整个经济社会能够平稳完成那个周而复始首尾相连的循环,做不到即被淘汰。这和德鲁克的社会责任理论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即,客户之所以选择你,不是因为你做了什么与众不同的大事,而仅仅是因为他当时恰好需要你的基本能力,你的基本能力恰好于当时让他很放心;反之如果你贸然表现出什么令人窒息的幺蛾子,他大概率放弃不会买你。

当然不是因为新东西不好或者客户怀旧,这是一个典型的博弈现象在实时发生:当技术和经济部门发生冲突时,在那个静态瞬间做出让位的通常都是技术,因为“新”在成本上不成立,不划算就没人会买你。

所以绝大多数企业绝大多数的业务战略中,卖的——是更可靠。

这大概占到80%的份额,我瞎猜的。

什么是更可靠?别人不达标我达标,别人不稳定我稳定,别人成本高我成本低,别人慢、我快。

但可靠没什么值得拿出去讲的。

所谓“更可靠”是相对于“竞争对手”而言的,但凡你是家标榜以客户为本并真的孜孜以求的企业,那么唯一入你法眼的对标人永远应该是客户。

对于客户来讲,这些所谓的“更可靠”,其实是基本要求而已,实在没什么值得拿过来讲的。

但鉴于做到“基本要求”本身就是一个不低的要求,又鉴于市场不可能完全不考虑竞争因素,又鉴于这个词比较达意,所以我们暂且还是用“可靠”来表述。

那么如何做到更可靠?则当然因企业基因而各异,这篇日志讨论不了。

但由此我又引申阅读了迈克尔波特的一篇杂文--《什么是战略》。

《什么是战略》宜家家居模型
华杉著《华与华方法》模型应用
其中关于战略配称(Strategic Fit)的探讨值得深思,核心是讲企业的每个经营主题都不是孤立存在,而是需要最完美的配称(Fit)。


配称(Fit)支撑着企业业务战略的落地。

战略即是研究如何做配称,也即如何把资源高效组合起来,完成能力建设、开展业务活动;而战术是研究如何把每一个主题做扎实。

二者共同决定一家企业的可靠程度。

这套模型稍复杂,但复杂很好,简单的模型只是看起来简单而已;复杂的模型更接地气、离应用更近,可以直接拿来往自己身上套用。此是题外话。

以上就是企业第一要卖的东西,是企业的核心业务、核心能力。


第二种,体现在熊彼特所开创的创新理论之中。

这个大词Innovation,在当今企业家经济发展到一个很成熟的状态下,却依然面临着诸多误解。以至于竟被解读到“卖不同”这完全不同层面的营销思维,也是颇有趣的一款营销现象。

创新,是带动经济发展的那股力量,所有企业中大概20%在做这件事,我瞎猜的。

在这些企业或企业家的推动下,上述那个稳固的循环之流没可能永远不变,而逐渐呈螺旋上升之势,直到形成高一级的新的稳固循环之流,客户适应并接受“新”的供给,经济社会发生“发展”。

想想这可确实尤领风骚、小众而与众不同。

但和“卖不同”完全两码事。

“卖不同”是营销层面,“卖可靠”是经营层面,“卖创新”是增长层面,三码事。

现实中的“创新研发会”,却常常真实上演一骨脑搞混大戏,一部分跑偏为“营销层”,一部分跑偏为“畅想未来”,一部分才终于是正经八百“研发层”。这是题外话。

创新和研发不完全对应。

创新并不总需要多么“大”的变革,它实施新的生产资料或要素组合,可以大、也可以很小,只要这种新组合为客户解决了新问题,或者更好、更可靠的解决其老问题,即是创新。

研发则多多少少得和实验挂上点关系,最差吧,也得有点物化反应才成。

总之,创新司管着一个公司的“增长”之矛。

熊彼特的理论里,循环之流中的企业本质上根本不曾有过利润,利润只在“创新”的那一刻瞬间产生。颇有深度。

上述20%当然不能与上上述的80%割裂开,不顾80%而贸然加大20%,叫做典型的舍本逐末;只顾80%而忽略20%,动态的市场在下一个路口必然淘汰你。

此二者相伴相生。

此二者即企业卖的东西,是基本盘。企业是什么的涵义,应该也在其中。


那么“卖不同”又是什么?

在大千商业世界,几乎很少有“不同”存在。

你以为你不同只是你以为而已,除了少量一些领域如芯片制造外,模仿复制理论上都不甚难;即便如芯片,也从不曾确定为不可模仿。

所谓“不同”,是深耕以上两个基本盘--挖掘品牌和产品的独特卖点--将购买理由翻译为品牌语言的过程,最终目的是降低客户的选择成本。

这是纯粹的营销学问题。

“不同”不是凭空捏造,更不是造词画符。

例如:

你有导流筒,我也有;你说了而我没说;客户即认为只你有而我没有,实际上咱俩都有。

再进一步,我也跟着说有,你如何应对呢?

你说你有带向下喇叭口的导流筒,接着你又说你有带投加环的带向下喇叭口的导流筒,我有没有呢?

我有,但是我没说,就等于是我没有。

诸如此例。

不同,翻译自对企业所“卖”之物的深刻洞察。

营销这门学科的底层是心理学,看起来简单说起来易,怎么做到有效却很难。下一步完全是一块艺术区,实难靠“读和讲”能搞明白。

此是题外话。


这部1912年首版的书着实是太~难啃了。

“熊彼特凭借《经济发展理论》将经济学从古典时代带到了现代,并且几乎是凭一己之力”这是译者的评价,我赞同不了,因为读不了那么深刻。

但好书的好就在于此,浅薄者浅尝亦有益。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济发展理论》读后而论“卖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