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9 日记

感觉书读的越多,就越不敢说话和评判,因为当打开一扇门,会发现不了解的原来这么多,自己真正掌握的很少很少,害怕出现偏见。所以所谓的无知者无畏,即是无知,因此不知当掷出观点时,可能会存在哪些误伤,就像低维生物难以想象高维世界一样,不知,所以无法想象。

但是对于大多数事物,人都很难全面掌握信息,那难道就无法评论了吗?也不是。这时候思考方式显得尤为重要。

例如接受到的事件A,我们对于它会产生一个本质性的理解α,所以我们的评价实际上是建立在α的基础上,对于α的评价和讨论是非常有益的,因为本质性的理解,往往产生于不同的个人成长背景、民族文化、历史进程等等因素,导致的不同观点,这种评价和讨论,有益于增进见闻,消除隔膜。例如,不同文化对于离婚这个事件,都有一个本质性的理解,即是两人某种约定关系的破裂,而对于这种事件,不同民族文化有不同的看法,这种交流有利于消除隔膜,促进理解。

问题往往产生于事件A和本质性α之间的关联性。例如我初中的时候,日常全班倒数二十的考试排名,有次大考,我发挥超常,考了全班第四。我记得很清楚,当时英语班主任训导我,并问我有没有作弊。而语文老师在语文课上公开说,他相信我不是作弊的,因为他看了我的语文试卷,包括作文,得到这样的分数是合理的。不同的评价,并不源于对本质性α(此处为考试作弊)的不同见解,而来源于对关联性的判断,即英语班主任认为超常的发挥(事件A)不合乎常理,因此关联到本质理解作弊(α),而语文老师并不认为这之间存在必然的关联。所以他们不同评价的讨论仅仅是对于关联性的讨论,即是事实的讨论。

基于非共同承认事实的讨论往往是鸡同鸭讲,因为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不同的人掌握的信息程度不一样,所以往往讨论会演变成基于事实真相的争辩。只有在双方均公认的事实下才会有有益的讨论。而当双方对事实存在异见时,首要做的事并不是讨论、下定义和站队,而是查清事实。

以上的叙述旨在说明一个理性的讨论,会诞生于什么样的环境基础。而实际上发生甚少。因为信息的交流,不止在于理性,而更多在于情感。

就像人们并不真地想得到真相一样,人们更迫切的是情感的共鸣。当英语班主任认为我作弊时,语文老师公开表示认为我没有。对于英语班主任来说,她的第一感觉会是"有人反对我",而不是"是否是关联性出现问题"。情感抵达人心的速度要远远快于理性。所以更多人在表达意见的同时,会考虑到和周遭社群的契合度,例如"我可能会得罪哪些人?","我这么说她会不会高兴"等等,对于个人来说发表意见会影响到他和其他人的情感关系,而对于更大的团体来说,发表意见则是政治立场的问题。所以对于更多数的讨论来说,实际个人利益(或团体利益)的考虑,相较理性,会有更多优先级。这一点是合乎情理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因为并没有那么多人,愿意为了坚持真理去死,那么人类则得不到繁衍。

既然承认了以情感为优先考虑的讨论,那么纯粹的理性讨论的意义是什么?我想,对于理性的自我思考,会让人变得更开阔和坦荡,这是让人快乐的本源之一。

基于理性的自我思考,使得人能跳出自我的立场去思考整个问题。这样的思维方式,使得人能更全面的看待未知的事件A,而展开对α本质的思考,从而变得不狭隘,而拥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就像心理学的一个观点,我们对待很多事件的感受并不是由这个事件本身决定的,而是我们对于这个事件的认知决定的。更开放性的去思考,使得认知会更宽广,而人因此变得不狭隘而更坦荡了。这,可能是让人变得更快乐的方法之一。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7-11-29 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