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原理”、“帕金森定律”与“墨菲法则”并称为20世纪西方管理学中最著名的三大发现。
美国学者劳伦斯·彼得(Dr.Laurence Peter)在对组织中人员晋升的相关现象研究后得出一个结论:在各种组织中,很多员工都会因为业绩出色,而接受更高级别的挑战,一直晋升,直到一个他无法称职的位置,他的晋升过程才会终止。劳伦斯·彼得认为:“每个方位都趋于被一个无法承担其责任的员工所占据”,“一份工作会被那些暂时还没有到达他们称职标准的人所完成。”
“学而优则仕”是中国几千年来的老传统,很多公司不知不觉也用这种方法选拔干部,等出了问题再去处理则为时已晚。西方管理学中有个重要的概念叫“胜任素质模型”,意思是:每个岗位都有特定的素质要求,满足了才可能胜任,否则就算再努力也难以胜任。中国的企业家往往忽视了素质模型的匹配性管理,活生生把优秀的业务骨干逼成了不合格的管理者,最终令其黯然离场。
(文中皆为化名)
王二狗创业多年,与很多创业公司的经历大致相同,创业初期,公司规模不大,二狗自己也兼任业务员,带领3-5个人一起做业务。很多创业者都是如此,对初创时期一路走来的老员工格外信任,二狗也不例外。
张狗蛋便是他尤其看重的一员。狗蛋口才好,性格开朗,幽默风趣,每个月的业绩排名他总是一枝独秀,远远把其他业务员甩在身后。在狗蛋身上几乎拥有着优秀员工的所有优点:忠诚,聪慧,勤奋,对任何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这样的员工无疑是一枚瑰宝,随着二狗对狗蛋的了解越深,信任也随之逐步升温。
即便是后来二狗对狗蛋开启了特殊权限,特批他不用每天早上到公司报道,晚上也不用提交工作总结,只需每个月完成销售任务即可,但狗蛋并没有“行使”这种特殊优待,而是每天照常到公司打卡,出于感恩,此后他工作起来更加拼命,二狗对此也十分感动。
后来一件事更是印证了狗蛋的忠诚度颇高。有一次,一家同行业公司想要高薪挖走狗蛋,被他果断拒绝了。而且狗蛋并没有主动跟二狗提及过此事,而是狗蛋的一个关系非常要好的同事赵狗剩告诉了王二狗,他们是在一次吃饭交流的过程中,狗蛋酒后吐真言无意间说漏了嘴。赵狗剩跟王二狗说:“狗蛋真是低调啊,连我都没告诉。”
二狗对此颇为感动,对狗蛋更是另眼相待,不仅给他加薪,而且在心里暗下许诺,将来一定要让他成为公司的核心高层。
几年后,公司步入正轨,规模也越做越大,随着人员的增加,二狗也逐渐力不从心,顺理成章的提拔狗蛋为公司的销售总监,全面负责公司的业务板块。二狗公司的销售总监一职是公司最重要的职位之一,关乎于公司的生死存亡,需要自身有较强的业务能力,深刻理解客户需求,充分熟悉产品场景,而且要有带团队的能力,确保每个业务员能够满足岗位需求。
二狗没有外聘职业经理人,而是从内部提拔狗蛋,主要是因为狗蛋的业务能力强以及对公司的超高忠诚度。然而他忽略了一点,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胜任素质模型。
新官上任三把火。狗蛋也不例外。他迫切希望迅速提升公司业绩,于是迅速扩张团队,二狗对此也是充分放权,全权交由他来决策。
随着公司业务部门的日益扩张,狗蛋的工作热情也水涨船高,每天早上二狗都能听到销售部激情高昂的口号声,销售员个个都像打了鸡血一般,工作热情非常高,每人每天都要联系数十家客户,二狗越发觉得,狗蛋正在为他打造一支执行有力的销售铁军。
然而,梦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团队的日渐壮大并没有带来业绩上的提升,公司30多人的销售团队的业绩和7-8个人的销售团队业绩相差无几,但支出却增加了不止三倍,二狗对此有些着急,再这样下去,公司的现金流是吃不消的,于是他找到狗蛋认真的交流了一下这个问题,而狗蛋信心满满的保证,再给他三个月时间,业绩一定会有质的飞跃。与此同时,他开始更快的更迭用人的脚步,大批淘汰业绩不达标的业务员,继而又招进来更多的新业务员。结果可想而知。三个月后,业绩依然没有什么大起色。二狗终于坐不住了,把狗蛋单独叫到办公室里,略带怒气的质问他:“你说增加人员可以提升公司业绩,现在人员足够多了,为什么业绩仍然停滞不前?而且业绩上不来为什么还在招聘新员工?”狗蛋微笑着回答:“做业绩是需要时间的,这个你也知道,更何况,好的业务员本身就是大浪淘沙,留下来的才是精英。我现在多招聘,多淘汰,到时候剩下来的都是人才。你还怕业绩上不来吗?”二狗听完觉得确实有道理,毕竟新业务员积累客户也需要有个过程,于是二狗选择再次相信他,因为他知道市场发展总归需要投入,如果业绩能上一个新台阶,这点投入确实不算什么。
时间白驹过隙,转眼间又过了三个月,公司业绩依然没有起色,二狗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非常严厉的质问了狗蛋。狗蛋这次面带愧疚的说:“领导,非常抱歉,业绩确实没有像预期的那样增长,但我觉得不完全是我们团队的责任,主要是竞争对手不按套路出牌,搞不正当竞争,才导致我们惨败。”
二狗知道他所说的事情,是有一个竞争对手为了抢占市场,不惜采用一些非常规手短,例如不用客户提前缴纳预付款,就可以直接安排生产,他们却不行,因为对手公司是个小公司,即使出现客户毁单,损失也不大,而对于他们而言,客户较多,经营多年辛苦构建的预付款体系不可轻易打破,对客户而言,二者相比,肯定会选择条件更好的前者。
当二狗想到这里,没有进一步指责狗蛋,但是在二狗的内心深处已经开始动摇了对狗蛋的信任。因为价格、付款方式等因素,从来都不是销售的决定性因素。有些产品价格很高,优秀的业务员却照样能把它卖出去。说到底,狗蛋是在给自己找借口。
最终,二狗为了给公司现金流止血,强硬的要求狗蛋辞退一些业务员,人数控制在10人以内,原本30人的团队,只留下1/3。狗蛋虽然非常不满,但是又没有理由反驳,只能被迫执行了裁员要求。至此,狗蛋的工作态度发生了巨大转变,一下子失去了工作热情,团队一盘散沙,狗蛋对销售团队更是放任不管的状态,二狗对此十分焦急却又一直没有什么好的应对方法。找他谈话也是哼哈答应,但是也绝对没有听进去;撤掉他吧,会严重伤害狗蛋的自尊,心中难免会有怨恨,甚至可能直接离开公司。二狗不想失去狗蛋,因为他的个人销售能力还是很强的,更何况他是公司元老,对公司有卓越贡献,二狗不希望做的那么绝。
最后二狗经过反复思索,终于想到了要让他去学习深造,很显然狗蛋不具备管理团队的能力,所以二狗提出希望狗蛋能够去学习MBA或EMBA,费用由公司报销,没想到狗蛋淡淡的拒绝了他:“公司琐事繁多,我忙都忙不过来,哪有心思去学习?再者我现在是两个孩子的父亲了,家庭事务也比较多,实在是没有这个时间。”听到这里,二狗心中的那团热火也逐渐消失殆尽。
诸葛亮《诫子书》中说: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一个人的才能是在不断学习中提高的。狗蛋不具备管理团队的能力,又拒绝学习,是无法胜任销售总监一职的。
在拖延了很长一段时间后,二狗无奈的从外面聘请了一位高管,狗蛋也不出所料的选择离职,最终二人不欢而散。
那么,案例中提到的胜任素质模型到底是什么呢?
(图片在文末)
胜任素质模型包括六个维度:知识、技能、社会角色、自我认知(自我形象)、个人特质(个人品质)、动机。其中,知识和技能是显性要素。通常,一个人是否能够胜任未来的岗位,人们首先要考察的是候选人是否具备岗位需要的专业知识以及技能。显性胜任素质比较容易理解,但一个看起来优秀的候选人,能否真正在岗位上发挥作用,隐性胜任素质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社会角色要素,强调对候选人“社会人”方面的考察,比如,职业道德、价值观、正能量还是负能量等。一个自私自利、心理阴暗的人,到了工作岗位,带来的恐怕不是业绩,而是伤害。
自我认知,也叫自我形象,是指候选人自己对该岗位的职责是否有完整的认知。案例中的狗蛋,当他从一名优秀员工被提拔为管理者后,并没有意识到一名合格的管理者应当具有何种形象定位,具备哪些才能,承担相应责任,固步自封,拒绝学习,甚至在领导提出指导建议时发生对抗。
个人特质,是个人在某方面的专长。如,擅长沟通的HR,富有亲和力的销售人员,如果个人特质与工作特定需求吻合,则胜任的概率会大大提升。
动机,是一个人对某个事物持续渴望,进而付诸行动的念头。
某EMBA课程中曾用一道题对学员进行调研,实际就是在调研其工作的动机,选项如下:
A. 能够让我的能力得到持续提升
B. 薪水满足我的预期
C. 公司给了我不错的职务
D. 性价比高,不是那么忙,可以兼顾家庭
很显然选择A的学员是最好的一类动机;而选择B,这样的动机潜伏着市区工作动力的危险。因为薪水对人的刺激性持续性较差,可能在某一时期对薪资很满意,但过了一年半载就不满足了;而选择C,表明其缺乏对自己工作的清醒认知,因为任何一份工作不仅是收货,更是责任,这便是胜任素质模型中的自我认知不明确;选择D的就不必说了,安于现状,工作缺乏激情,某种程度上讲,也算是一种躺平,这种员工对公司而言是悲哀的。
那么,企业如何解决人才瓶颈,构建符合自身需求的胜任素质模型呢?一般而言,需要3个步骤:
1. 选定关键岗位。
2. 确定考核维度。
3. 建立维度标准。
1)标杆参考法。
通过向标杆企业学习、交流,了解该岗位胜任素质的维度要求。
2)上级评定法。
由其上级定义需考核的维度。
3)360度评估法。
由周边相关部门、岗位来定义需考核的维度。
4)行为事件访谈法(Behavioral Event Interview, BEI)。
向该岗位任职人员调研其典型工作场景、一般行动、通常结果,建立行为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