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本着“弘扬书画文化,繁荣书画事业”的创刊宗旨,2021年7月15日,《泰山晚报·望岳画刊》专版推介宣传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绘画艺术。
《望岳画刊》自创刊以来,积极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以及全媒体矩阵优势,努力推介宣传书画名家艺术,弘扬传统文化,助推文化事业发展,深受广大书画艺术家的好评。
专版以《李立新花鸟画作品赏析》为题,图文并茂的向广大群众介绍了花鸟画家李立新先生的生平、艺术评论以及代表作品。
代表作品共展出精品五幅,分别为《梅花盛开农家乐》白梅图、《惠风拂翠竹,绶鸟任飞舞》墨竹图、《竹林细语声》墨竹图、《春消息》红梅图和《题李方膺梅花诗》白梅图。
其中,《题李方膺梅花诗》白梅图为六尺整张竖幅,曾获《山东美术新人新作展》优秀奖,入选《走向世界》杂志。
《竹林细语声》墨竹图和《春消息》红梅图共同参加《2021年北京重锤国际·海纳百宝珍7月25日四季乐拍(第三期)》。
《梅花盛开农家乐》白梅图和《惠风拂翠竹,绶鸟任飞舞》墨竹图为李立新先生与其恩师——著名花鸟画家李方玉先生合作的作品。李立新先生写竹画梅,李方玉先生补鸟并题款。
笔墨技巧是一名画家的基本功,而梅兰竹菊的创作水平,最见其功夫。就像我们考量一名厨师的功力,看“醋溜土豆丝”这一道菜便知一二。
历史上,梅兰竹菊画法是所有画中国画的人必须掌握的,如“元四家(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吴门四家(沈周、仇英、唐寅、文征明)”都有着极强的功力。
潘天寿先生可以说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理解很深、很透的画家,他在中国画教学处境艰难时就非常强调梅兰竹菊的训练。
李立新先生多年来一直在“梅兰竹菊”传统题材上日夜捶打、下狠功夫,他深知立足传统才是中国画发展的根本,在日常教学和艺术交流中也不止一次的强调:“梅兰竹菊四门课是一名画家的终身必修课!永远也画不到尽头!”
从以上五幅作品上我们可以看到李立新先生“写”的功夫,为什么不是“画”,“画”仅仅是求形似,粗俗也,而“写”则不然,有其法度,也有其精神和思想。
何来法度?梅、竹都是在“写”线条,而线条来源于书法,有其法则和规范。书法的基础而不是“笔画”而是“线条”。
“长、短、肥、瘦、直、曲”,“浓、淡、干、湿、焦”,“轻、重、缓、急、抑、扬、顿、挫”,“虚、实、疏、密”,有形状、有颜色、有动作、有节奏、有空间布局,这些都被李立新先生表现在画面上。
我们看到梅花的枝条繁多但错落有致,不是“随意”而是有其“根据”。竹叶层层叠加有致、有形、有弹性而不混乱,是因为背后有小枝的“支撑”……这些都能看出李立新先生“写生”的功底。
李立新先生将自己和梅、竹融为一体,去感受枝叶的生长,因为眼中有竹、梅,心中有竹、梅,腕下有竹、梅,再经过心性的“裁剪”,画面上的竹、梅比现实的更美、更有精神。也就为什么说,一幅好的作品,画的是禅、是心性、是精神、是自我……
可以说,李立新先生将庄子的“虚静”美学观应用的艺术创作中,让我们看到一位传统艺术家的创作态度和胸怀。
本次选材虽只选了梅、竹两个题材,也能让我们感受到李立新先生的综合艺术水平和实力。另一方面也能看出《望岳画刊》编辑部老师们的鉴赏水平,甄选佳作不仅仅靠眼光,更需要一定的文化涵养,唯有此才能更深层的解读作品。
最后,祝愿《泰山晚报》越办越好!成为广大读者最喜爱的报纸。
也祝愿李立新先生在今后的艺术道路上有更大的超越,有更远的腾飞!
(文/刘孟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