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

        育儿路上,求知若渴,逐渐明白为人父母自身成长了,所有问题都不是问题,尤其在阅读到《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时,诸多难解和困惑的迷茫都豁然开朗。

        本书是对『自我启发之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哲学思想的解读,以对话的形式,通过青年与哲人之间关于人生问题的讨论,对阿德勒的心理学做了很好的诠释。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简介:(以下简称:阿德勒),1870年2月—1937年5月,与弗洛伊德、荣格被并称为“心理学三大巨头”,是奥地利精神病学家,同时也堪称为思想家和哲学家,作为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驱,阿德勒有“现代自我心理学之父”之称。       

        本书通过青年和哲人五个夜晚的讨论,透过生活中各种烦恼的表象,简单明了的讲述困惑产生的来源,使得读者也从中得到启发。

第一夜      我们的不幸是谁的错?

如何看“世界”,如何看“自己”,由自己主动选择。

如果一直保持“现在的我”,那么如何应对眼前的事情以及其结果会怎样等问题都凭经验推测,是轻车熟路般的状态。

如果选择新的生活方式,则会担心遇到新问题,也会担心不懂如何应对,既然未来难以预测,生活充满不安及害怕痛苦,即使再不满,也宁愿保持现状,以求轻松、安心。

很多时候,我们抱怨工作、生活、环境,一句“但是,可是……”,最终还是原地打圈。

第二夜    一切烦恼都来自人际关系

当我们害怕被他人讨厌、害怕在人际关系中受伤,却又羡慕嫉妒他人的幸福模样时,就会感到焦躁,进而产生自卑感,选择躲在自己的小空间里,回避与他人的互动来往。

适当的自卑感,处理得当,反而是努力和成长的催化剂。

网上一篇文章:〈寒门难再出贵子〉,讲述一群大学生在银行实习期间的表现,根据工作上的行为评判出是因他们的出身环境带来的影响,预测他们的未来,而事实上多少草根靠着自己打拼出属于自己的天下,笔者只字未提。

如果在人际关系中存在“竞争”,就不可能摆脱人际关系带来的烦恼,也就不可能摆脱不幸。有比较就会有伤害,就会有自卑。生活中,多少纷争何尝不是因为比较而引发的。

第三夜    让干涉你生活的人见鬼去吧

了解“课题分离”的概念,进行课题分离才能有好的人际关系。辨别究竟是谁的课题的方法,是判断“某种选择所带来的结果最终要由谁来承担?”

即使是父母与子女之间,也需要做到课题分离,作为亲密关系的共同体,在他需要援助时,父母伸出援助,才能建立起信赖关系。作为学生的家长,能做的是引导孩子了解关于他自己的课业带来的各项利弊关系,最终决定权在孩子手中。

第四夜    要有被讨厌的勇气

若说“课题分离”是人际关系的起点,“共同体感觉”则是人际关系的终点。想要获得幸福的人际关系,就要把对自己的执着变成对他人的关心。

一味追求他人认可的人,看似在看着他人,实际眼里只有自己,不关心他人只关心“我”,就是以自我为中心。直面自己的人生课题,积极主动地去面对,思考“我能给别人哪些帮助、带来什么?”,才能找到在共同体里的位置,获得归属感。

第五夜    认真的人生“活在当下”

人生是由每个点串联起来的,而不是一条线,每个点就是我们的当下,计划式的人生根本不可能存在,过去发生了什么与你的“此时此刻”也没有关系,未来会如何也不是“此时此刻”要考虑的问题。活在当下,并分辨出能改变和不能改变的,通过为他人贡献点什么,发掘“我有能力的意识”,积极地与社会和谐共处,从而达成共同体感觉,让人生彰显精彩。

通读此书后,切身体会了阿德勒个体心理学引领我们从过去中走出来,改善一度困惑的人际关系,踏实的活在当下。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被讨厌的勇气》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