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影子的秘密》评课

大家好,朱老师执教的《影子的秘密》这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3课。

本课在学生已经了解阳光下影子的变化后,进一步探究影子的形成过程及变化的原因,为后续学习月相和地球的形状做好铺垫。朱老师执教的这节课思路清晰、探究有序、指导恰当、既充满科学趣味,又富含科学思想。具体表现如下:

首先,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把握恰当,实验探究有序高效。朱老师用一个简短有趣的手影视频引入,然后尝试制造手影。学生在充分的体验活动中,逐渐发现影子产生的三个条件,即光源、阻挡物和屏。接下来进一步观察影子的变化并重点探究影子变化的原因。其中探究影子的变化是本节课的难点。

在这部分的教学中,我们可以看到朱老师对教材进行了灵活地处理和准确地把握。影子的变化主要有长短、大小、方向和形状四个方面的变化,而这四个方面的变化又与光源和阻挡物的各种变化有关。对于三年级学生而言,不需要通过科学规范的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进行研究,但需要在实验操作中渗透和遵循控制变量的基本思想。朱老师按照先研究大小,再研究形状,最后研究长短和方向的顺序组织教学。这样的安排,在科学概念上是由易到难,在实验方式上是从演示到分组,在教学方法上是教师引领到自主探究。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多种多样的教学,学生逐渐理解了影子变化的原因,同时也初步体会到了控制变量实验的基本思想。

其次,巧用小工具,创新实验操作方法。对于俺仨年级学生而言,要在实验操作中保证改变的条件只有一个是非常有难度的,如在研究影子的长短时,学生很难做到只改变光源的照射高度。对此,朱老师借助小小的三角板和直尺巧妙地解决了这一问题。我们可以看到学生的操作难度降低了,实验效果更好了,在轻松愉快地实验过程中,悄无声息地渗透了单一变量的实验思想。

还有,注重指导实验操作,教师演示、学生尝试、微课视频等多种方式并用。为了更好地进行实验操作,本节课朱老师用到了多种指导方式,尤其是利用微课视频演示小组实验中如何分工,如何操作,如何记录,这样的方式非常适合三年级的学生,清晰、准确、高效。

总的来说,这节课很好地达成了教学目标,教学难点得到了很好地突破,学生在丰富有趣又充满挑战的活动中发现了影子的秘密。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下《影子的秘密》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