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程班第一次工作坊心得

回顾旅程班的第一次三天的工作坊,很多很多细碎的看见和觉察浮上心头。

01 我的位置在我的心里,不在他人的变化和移动里

我看见自己对于家、对于家庭的完整甚至完美的渴望,我看见自己渴望像个孩童一样愉快的玩耍。我把自己全然的置身于那个组建新家庭的游戏中,当我看见并愿意真实的相信父母会照顾好自己的时候,我愿意只当个孩子,站在自己的位置上。那种感觉真的是前所未有的轻松,那一刻我无所顾忌的彰显着自己孩童的个性,耍着自己作为一个妹妹的小任性和小脾气。我感觉内心轻松而快乐,尽管有个姐姐在跟我争抢位置,我丝毫没有受伤害的感觉,反而更加坚定了要为自己想要的东西去负责的信念。

我看见自己渴望家庭的圆满,在小家庭的互动中,我仗着自己是妹妹的身份,天真又愉快的让每个人去拉身边人的手。

大姐丹丹反馈说家庭中有这么一个人也挺好的,这让我感动,觉得自己也不是那么招人讨厌。

我看见自己过于担心自己代替父母中某一方的角色的这个念头,我不断的远离父母尽量不站在他们身边。

事后,我有一个感触,我觉得,无论别人怎么移动,我的心坚定自己的位置,那么我就可以不受他人的移动的影响。把更多的关注放在自己身上,而不是外界他人的移动和位置上,这样能让我更加坚定,也更能让我找到并坚定自己的位置。

02 被抛弃的感觉与我如影随形,让我一直活在孤单又落寞的封闭的小角落

从第一天的小家庭互动很多,逐渐到第二天第三天,虽然也有小家庭的互动,但那种更多的分享环节,我在这样的环境里比较找不到归属感,觉得自己就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与所有人都是相互独立而分离的,再也没有那种家的凝聚力的感觉了,我又回到了那个退缩的自我那里,继续孤独着孤单着,身体不舒服,眼睛不停的在向外看、向外寻找,想找到一丝丝让自己安定下来的着落点。

从第二天开始,我就逐渐担心课程要结束了,我们都要回归自己的生活了,浑身感到紧张。

看着别人一个个的在做个案,我有举过手,直到最后一个个案确定了不是我,我在三天的工作坊过程中感觉自己逐渐被抛弃了,逐渐的我又沦落成为了那个不被关注的我那里了。

这种被抛弃的感觉真的如影随形,让我一直活在孤单又落寞的封闭的小角落,进一步让我觉得自己在讨好,退一步又不喜欢不甘心一直待在孤单与落寞里,也渴望在人群中的绚丽与绽放。

不舒服,渴望连接,又不敢连接。我真的很难。

03 我与妈妈的关系会怎样走向,取决于我视妈妈为什么位置

这是我在“走向妈妈”这个环节认识到的。当我看见对面即将代表我妈妈的是一个个子娇小的人儿时,我内心那种担心我与妈妈关系错位、觉得妈妈弱小的那个念头就开始浮现。

我调整自己,尽量将自己摆在一个坚定有力量的成年人的位置上去面对对面的妈妈,我内心的情绪就不再控制我,更多的接纳当前的状态。

但是那个担心一直都在,即使妈妈最后主动向我伸手令我感动,有一种被接住的感觉,但脑海里仍然有一根神经在提醒我,不能像个孩子一样哭泣,否则妈妈又会变成那个依偎到我身上的那个“错位”的妈妈。

都是小时候见多了妈妈像个孩子一样的状态所受的伤。我内心小孩的状态无法在同样展现出孩童状态的妈妈面前展现出来,脆弱不敢显露。

以前的经验告诉我,一旦我露出一些些的脆弱和感动,我的妈妈就会迅速抓住这根“稻草”,哭得比我还凶,这让我觉得没有丝毫的安全感。我的悲伤、胆怯与懦弱,无处安放。

我承担不起妈妈的脆弱,就像妈妈无法安抚我的脆弱一样,在这一块我非常没有安全感。

我想哭一会儿。不知道这样的问题,在工作坊上能否通过个案解决。

04 打算暑假带两个孩子去父母家看看、小住的意愿增强了一些

有一个“我与父母的关系”的体验环节,我看到了自己仍然是拉着妈妈的手去找爸爸。

妈妈一直是我放心不下的人,我一直觉得她是一个不会照顾自己的人,无法放下心来。

联想到自己已经很长一段时间将妈妈的电话设为黑名单,不接妈妈电话很久了,也没有勇气主动打电话给他们。

将这两个画面连接起来,有一个声音建议自己:也许我可以像个女儿一样回家去看看自己的父亲和母亲,不一定要做什么,就只是去看看。

打算暑假带两个孩子去父母家看看、小住的意愿增强了一些。

05 理想与现实总是差距很大,工作坊的新家庭与现实中的家庭

理想中,我可以相信父母有能力照顾自己,坚定信念只站属于自己的位置,尽情的释放天性做自己;现实中,总是有很多的沉重感,无法很好的相信父母会照顾好自己。

操碎了心。

然,其实什么都没有做。没有给父母钱,没有电话给父母嘘寒问暖、关心他们的吃住和心情。

就写这么多。

你可能感兴趣的:(旅程班第一次工作坊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