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听吴正宪老师上课》

        今天读到本书的第三章《思维碰撞的智慧课堂》。刚开始读的时候,我也不禁疑惑:是怎样的课堂像磁铁那样把每个孩子的心紧紧地吸在一起,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成了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带着这个疑问走进了吴老师的课堂。吴老师在课堂中把握有效提问的技巧,适当提创新性问题以及批判性问题,让提问成为学生思维的导火索,在课堂中擦出耀眼的火花。

    今天读到吴老师教授的《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片段。吴老师提出了4个主要问题,巧妙地实现了由“理”到“法”的对接,使学生顺利完善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方法,还把通分、化简等方法通过老师的设问进行适当点拨知道,使学生在计算时候方法更加清晰、明确。吴老师恰到好处的设问是我应该学习的。反思我的课堂更多的是我在说,我把答案告诉孩子。孩子们缺乏深度思考,没能积极参与。这点主要是我的原因。我没能找到积极主动引导孩子的方法。以后教学中我会在学生熟悉的,感兴趣的情景中设疑,并且要适当的引起孩子们的认知冲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好奇心和求知欲望,从而使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感受着学习数学的无限乐趣和激情。

      爱因斯坦曾明确指出:“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活十堰市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问题,却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今年带二年级我尝试着让孩子们问问题,发现善于问问题的孩子们会思考,长期这样效果不错。开学后我会继续追求高效课堂,课堂上给学生提问的机会,使学生学会提出更有价值的问题。

        这学期的优质课是我的痛,花时间准备了效果没那么好。当时的我备课时,更多担心的是自己会忘环节,忘词,所以每个班重复的练环节,而没有真正磨学生。对于学生课堂的表现,可能说的“儿语”没有把握。自己对课堂中的环节设置不自信教学气场不足。我也有一种讲完就完事的心理,缺乏思索。人因思而变。吴老师犹如一盏明灯,照亮我的教学之路。下学期备课时,我会提出一个课堂相关问题,多倾听孩子们想法;小组合作平日教学中要积极使用;教学语言简练,符合儿童生活经验;有技巧的调动孩子积极性;选定一节课时多看教参,多思索一节课可能出现的状况;把一件事做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期盼它赶快过去。

      吴老师编织了一条五彩缤纷的智慧彩带,让思维碰撞、延续、升华,使学生体验着数学学习的快乐。一个优秀的教师,应该善于激起学生思想的涟漪,把课堂的温度建立在思维的深度上。课堂上我们应该投入我们的情感,使学生受到感染,产生情感共鸣。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听吴正宪老师上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