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活着》有感

前言:我更改了我的阅读计划,本来想看的不是这本书,是王小波的《思维的乐趣》,但却被老师有关死亡的话题给触动,因而转读了余华的《活着》。


正文:

一个时代的兵荒马乱总是会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的生存压力。福贵是不幸的大部分的中国人在那个时代的缩影。他本身就有一种烂泥糊不上墙的混沌,却还要经历层出不穷的逃亡和失去,只是为了活着。

《活着》是一部读来让人感到沉重的小说,那种翻开书页的不忍,那种合上书后的隐隐不快,我很想知道一个人需要怎样的信念和意志力,才能支撑他在遭遇到一连串的打击后还能顽强地活下去。家道中落的悲哀,失去双亲的痛楚,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绝望……孤苦伶仃的日子里,回首曾经,他需要多大的勇气。以笑的方式哭,在死亡的伴随下活着。福贵是生者的赞誉或是悲哀,之于他我有着许多的同情,却又不得不为他的淡然而心生丝丝敬意。

因为远离那些动荡的岁月,因为并未有过艰难和困顿,这个故事让年轻的我不禁有些战栗,薄薄的十二万字,笼罩着“欲哭无泪”的压抑,合上书本之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世俗欲望和纷争的平静。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的更宽广,而活着,纵使要担当诸多难以承纳的苦痛,但是依然要忍耐,坚强。

福贵亲手埋葬了六个至亲人。不知是命运对他的特别眷顾或是另一种惩罚,他活了下来。在经历了那么多常人难以想象的苦难之后,他学会了忍受生活的重压。他只是很单纯地为了活着而活着。

故事的最后,福贵拉着另一个福贵,两个老不死远去,福贵口中的那句话无疑是对有庆,家珍等至亲的人的怀念,他给牛起名为福贵,也许是想牵着自己的一生。

福贵与福贵,就是自己与命运。二者之间感人的友情,因为他们互相感激,同时也互相仇恨;他们谁也无法抛弃对方,同时谁也没有理由抱怨对方.他们活着时一起走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死去时又一起化作雨水和泥土。

或许,这本书我需要用一生的时间才能真正看完,才能参透余华所说的“这不是一个人的幸存史而是一个人努力活着的一生”。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活着》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