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

文/薛之明

师:请同学们齐读:(放ppt)

生(众):有一种画轴且细且长,静静垂于厅堂之侧。她不与那些巨幅大作比气势、争地位,却以自己特有的淡雅高洁,惹人喜爱。在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就垂着这样的两轴精品,这就是宋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和明张岱的《湖心亭看雪》。”——梁衡《秋月冬雪两轴画》。

师: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轼的写月名篇《记承天寺夜游》,走进苏轼。(板书课题,作者)

师:同学们,从标题来看本文属于哪一类文体,从哪里能看出来?

生1:课文属于记叙文,游记类,标题是记承天寺夜游,应该是记作者夜游承天寺的一段经历感受。

师:回答很好,你能从标题中解读这些信息,很棒,请坐。

师:补充介绍承天寺:“承天寺”是张怀民居住之所,张怀民在元丰六年也被贬谪到黄州,他修了一座亭,苏轼给亭命名为“快哉亭”,并写了一首《水调歌头》送给张怀民,其中有一句“一点浩然气,千里快哉风”。(放ppt:快哉亭图片、诗句、学生朗读)

(三)交流预习体会,明确学习目标。

师:知人论世,走进苏轼,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放ppt:作者,写作背景)指名学生朗读学习目标。

生2:朗读。

(四)初读课文,体会层次美。

师:学习文言文,要注重朗读。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要读的流畅响亮,读得字正腔圆,读得抑扬顿挫,读得层次分明。

生(众):放开大声朗读。

(五)再读课文,体会文章层次美。

师:表达方式的不同,传递的感情就不同,朗读时语气语调也应不同。请同学们画出课文中叙述性的语句、描写性的语句,议论抒情性的语句。读叙事,我们要读出闲适、欣慰之情;读写景,要读出喜悦、闲适之意;读抒情,既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闲时赏月欣喜,漫步的悠闲。

师:指名读,读出记叙、描写,抒情的不同感情。

生3:朗读

师:刚才,我们听了赵淑敏同学的朗读,请大家点评一下朗读情况。

生4:我觉得她叙述部分读的很好,语调舒缓,但描写部分读的不好,赏月的欣喜、闲适心情把握的不太到位。

师:你来读读看

生5:朗读。(掌声)

师:感谢吴子龙同学精彩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朗读的魅力。

师: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读,男生读第一句,女生读第二句。男生要读的低沉一些,女生读的高昂一些,体会抑扬顿挫、节奏分明的层次美。

生(众):男女生分读。

(六)三读课文,理解文意。

师:请同学们读课文注释,了解重点文言实词虚词含义,补充课文注释(放ppt)

生(众):读课文注释,积累补充词语释义。

师:下面同学们试着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课文意思。

生(众):自读自说课文大意。

(七)四读课文,品析写景

师:同学们对课文大意已经掌握,接下来,我们赏析描写月景的句子,体会写景的妙处。

生(众):“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师:作者是如何写月景的呢?

生6:作者用比喻来写月,把月光比成水。

师:“月”和“水”有什么相似性呢?

生7:它们都有透明、纯净、澄澈的特点。

师:分析得很好。用“积水空明”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用“藻、荇交横”四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给人一种似真似幻,扑朔迷离的朦胧美,让人水月莫辨。

师:你们还知道哪些写月的名句?

生8:吟罢低眉无写处,月光如水照缁衣。

师:了不起,鲁迅的这首《无题 惯于长夜过春时》也能背的。

(掌声)。在这里,“月光如水”化用了苏轼的“积水空明”

一句。

生9: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师:这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中的名句。

生10: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师:这是王建的中秋之月,清冷,无声。

生1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师:婵娟,代指月亮,词人苏轼表达了对天下离人的美好祝愿。

(八)深入探究,感受胸怀美。

师:月亮,在中国古典诗词中,被赋予了某种涵义,是文人寄托情感的载体。那么,公元1083十月十二日夜晚的承天寺的月光,又寄托着作者怎样的情感呢?

生12:我觉得,作者很郁闷吧,因为“乌台诗案”苏轼差点被杀头,在黄州已经四个年头了,还没有被起用的征兆,自我吐槽“闲人”。

生13:我们也要看到,作者在逆境中的豁达胸襟,虽遭贬谪,依然能够随遇而安,在黄州东坡种地,在雪堂吟诗作画。

生14:我同意王一聪的看法,苏轼应该跟范仲淹是一类人,能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师:同学们见解很深刻。“闲人”指作者和好友张怀民,两人同被贬官,惺惺相惜。作为贬谪之人,无职无权清闲无比,内心悲凉无处可说;又指夜游时的心境,即空灵自在,悠游自如,故能欣赏到一派空明的景象。

(九)拓展迁移,培养胸怀美。

师: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当我们遇到烦恼挫折时,应该如何面对呢,能做到像苏轼一样豁达乐观吗?

生(众):小组讨论。

(十)小结作业

师:苏轼遭遇“文字狱”,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心情抑郁,但是他没有灰心丧气,而是借游赏山水等自然美景来消解内心的郁闷,抚平心灵的创伤,表现了坦荡、旷达、笑对人生的生活信条。学习本文,在感受庭院月夜小景的同时,更感受到了他那从容应对苦难的人格魅力。请同学们齐读寄语:

生(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面对风雨坎坷,让我们改换一下肺中的呼吸,与脉管中的血流。这样,也许我们就会找回人生的坐标,用纯净的笔去书写我们大写的人生!

师:请同学们:背诵课文,课外阅读《苏东坡突围》(余秋雨),《苏东坡传》(林语堂)。

下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记承天寺夜游》课堂教学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