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C中国创业者见面会现场所见所闻所感,海帆数据CEO王涛在Hi-Founder社群的分享

编者按:YC是科技孵化器的传奇,陆奇是华人圈技术大神,YC×陆奇,一票难求。Hi-Founder社群特邀请在现场参会的海帆数据CEO王涛先生带来在现场的所见所闻及所感。

内容很精彩,共分五个部分。Enjoy~


一. YC中国创业者见面会所见所闻

陆奇:现在是IT人才创业最好的时代。

直到21世纪初,美国是唯一一个具备所有创业条件的国家(技术,人才,资本,市场),但中国正在改变这个局面(华为的崛起,阿里的创新和发展,字节跳动的全球化)。

所谓创业是指:(1)技术+产品+市场 融入创新元素的活动; (2) 通过快速迭代试错,做产品市场匹配。

每次的创业的机遇或者时代都是技术革新带来的。我们目前有很多技术革新的机会——云计算、大数据、AI、loT、区块链、量子物理等,都带来了机会。

创业的驱动力是人类对财富的不断追求:我们已经进入了知识创造财富的时代(全球或者中国前十名的公司中,大部分是IT技术类的公司:苹果、谷歌、微软、Amazon、facebook、阿里、腾讯、百度等),所以现在的时代是技术驱动创新的时代,所以是我们IT行业的人创业最好的时代。

陆奇:目前我们还处于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

AI是第五代信息化革命的标志(Dos,GUI,Web,Cloud/mobile,AI)。AI时代,物理世界将和数字世界完全融合,有价值的人类活动和物理世界都将被数字化。目前我们还处于人工智能的早期阶段,还没有实现真正的AI工程化。

目前基于AI的主要商业模式有广告(精准推送)、设备(安防监控)、授权(人脸识别算法)、服务(IaaS,PaSS,解决方案:客服机器人)。AI创造价值的核心模式是基于数据, 利用软件+硬件+算法,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达到目的(创造商业和社会价值)。

AI创业的宏观方向为(1)新的IT行业: 硬件(面向某个垂直行业的AI芯片)、软件(AI接口服务平台:百度小程序)、应用场景(芯片+软件+模型);(2)新的支柱产业: 对话式助手(天猫精灵、百度小爱同学)、自主系统(机器人,自动驾驶)、智能场所(无人超市,无人酒店);(3)改造和提升现有产业(金融、教育、医疗、零售、娱乐、制造);(4)新生态(基于金融、基于人才、基于数据)。

未来的AI相关发展的技术分为前端和后端。前端有AR/VR、脑机交互,后端有量子计算、区块链。最后,AI时代的机会在AI移动和AI场所方面。

创业者问陆奇:AI领域的创业是否对草根创业者瓶颈更大

主要因为一个模型的训练至少要20万条以上的数据, 1~2年的时间计算机来跑。关于这个问题,陆奇博士的回答是加入YC孵化器,一切迎刃而解。


二. 海帆数据CEO王涛参会所感

陆奇博士的观点,海帆数据的CEO王涛先生基本都认可。

王涛先生认为,国内大部分AI公司和研究机构把重心都放在算法上,芯片上,还是纯技术的研发,但是对AI解决方案的落地没有足够的重视,其实,在落地环节,有很多“坑”需要填平。

同时,AI真正能够给人的工作和生活带来影响和价值,还是要在产品层面上的。 目前很少有AI领域的产品经理,这个是目前的现状和我认为的不足。但是王总相信随着时间的推移,部分公司的引领和冒头,这个局面还是会逐步改善的。

海帆正在做一些跟AI相关的事情,所以对这个行业有一些接触。目前看到的情况是:目前AI的项目投入,大部分还是在政府侧以及互联网的一些应用;很多之前大家设想的AI场景,在真正落地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最终导致落地效果不明显,甚至是项目失败。


三. 海帆数据在大数据/AI领域的实践

海帆目前在做AI相关的尝试和探索有,将AI和广告结合,进行精准营销,以及一些产品化的工作,包括人脸考勤平台的产品化,人流分析平台的产品化和基于大屏的精准广告平台等。比如以下是一款结合AI的广告推送平台的产品。

目前,这款产品在某市农商行的1800个网点,有3500块屏幕在使用。和某大厂合作的南京某区老人餐项目,也在推这个平台,具体应用场景为:每周二、四 中午一个小时,给75岁以上的老人提供4元的政府补贴,通过人脸识别来完成。空闲的时间就推送广告。另外,还有两个和大厂的合作正在商讨中,月底有望达成一致。


四. 关于AI的Hi-Founder会员互动

Hi-Founder会员:王总好,我提几个问题。首先我认同陆奇博士对AI的预期和观点。对于应用场景和时代机会我有以下两个问题:应用场景(芯片+软件+模型)怎么理解?模型指的是什么?AI时代的机会: AI移动、AI场所、分别怎么理解?尤其是AI场所。我在想未来我们手机,或者具有手机功能的设备,会不会有专门的芯片,比如基于大部分图像识别的芯片。未来会不会有便携式基于AI芯片的设备出现?

海帆数据王涛:目前的x86的芯片也好,arm芯片也好,都是通用级的芯片,但是我们的AI芯片,是需要有深度学习能力的。所以未来的芯片很有可能是一个垂直细分领域,会设计一类芯片。一个垂直细分领域,加上他相应的深度学习模型,和具体的软件解决方案,就是为了解决一个实际的问题,或者叫做应用场景。我理解的模型还是指的技术上的,计算模型。

未来会有专门的图像识别的芯片,这个芯片可能GPU会的算力比较多。关于便携式基于AI芯片的设备就要说到边缘计算了。便携式基于AI芯片的设备,如果只是靠移动端的算力是远远不够的。边缘计算的好处是大大降低服务器端算力的瓶颈,把一部分算力放到终端上做。所以最后还是服务器端AI计算+ 终端边缘计算(利用5G网络的高质量传输),这是我的个人理解。 

AI移动,比较好理解,应该就是指手机上的AI应用,以及便携式设备上的AI应用。比如出门问问app,就是手机上的语音交互应用。AI场所按照陆奇博士的说法,具体指的是:一些封闭的空间里的AI应用,比如现代化的养老院,如果老人出现状况,例如摔倒了,能识别和报警;比如监狱,如果犯人自杀,可以识别和报警;比如新零售店铺,可以做到无人值守,自动贩卖等。 

Hi-Founder会员:感谢王总的分享,我提几个问题(1)我理解海帆的业务是属于陆奇博士说的垂直行业,在这个领域目前其实市场竞争也是很激烈的,海帆数据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2)对于AI的创业者来说,To B和To C哪个更有机会?(3)YC会上创业者提出了训练一个模型需要至少20万条数据,跑1~2年,有无可能大企业或政府构建一个数据平台,提供算力和算数,小的开发者基于这个平台做AI创新应用,这种模式您觉得有可能吗?

海帆数据王涛:我试着回答一下。针对第一点,如何构建自己的竞争优势?就是进行差异化竞争。大厂有大厂的优势,他们在芯片层面算法层面有他的优势,而且小公司无法匹敌。但是因为AI的应用场景非常广,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方案面面。 我们当然前期可能是跟着巨头一起玩,积累经验。在这个过程中,逐步成长,找到自己发展的道路。目前头部的一些厂商在AI产品化的能力上是相对较弱的。不是他们不能做,或者技术上有问题,而是精力有限。任何一个大厂不可能把所有AI场景都做光的。我们去做大厂看不上眼的更细的领域,更下沉的市场。

而第二个问题,对于AI的创业者来说,To B和To C哪个更有机会?这个根据的创业者能力和自身的资源而定。To B 和 To C 需要的能力完全不一样。但是有一个问题,我担心To C 比较难,因为BAT看到以后,很容易复制。所以做To C ,要么失败, 要么就是被巨头抄袭或者并购。To B 对于我们中小企业来说,护城河稍微宽一些。

最后,YC会上创业者提出了训练一个模型需要至少20万条数据,跑1~2年,有没有可能大企业或政府构建一个数据平台,提供算力和算数,小的开发者基于这个平台做AI创新应用,这种模式您觉得有可能吗?——应该是可行的。国外的谷歌、Amazon,国内的百度就在做类似的事情。现在人脸识别为什么可以提供api接口,直接识别,就是大厂已经帮我们做了训练了。


五. 分享后的自由交流与发散

1)关于小样本AI:有Hi-Founder会员提出,人工智能现在有种基于小样本的机器学习,AI如果真的能像人脑那样,其实不需要多大的数据样本。目前的创业团队中,孤岛现象比较普遍,因此现在大数据是否有必要,是可以再探讨的。

2)关于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与工业互联网:目前的情况是,大部分的制造业的机器,都没有很好的数据采集能力,这个是制约数据共享的根本原因。制造业现在在推设备上云,利用边缘计算技术实现数据的采集。AI+还是要看行业的数字化水平的,制造业落后了点。我也有一些创业者朋友在做,他们现在是深入工厂第一线去观察,去了解应用场景。但是路还很长,要解决的问题还很多。

3)关于实时数据采集,车联网就很好,天泽信息在工程机械行业的深度应用做得很全面深入。汽车行业也应用很广,因为汽车行业资本雄厚,而且车是仅次于手机之后,更容易数据采集的行业。

最后,有Hi-Founder会员提到,如果能有大量数据、懂场景、会数据建模、产品不断打磨后,就会有强大的优势与市场竞争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YC中国创业者见面会现场所见所闻所感,海帆数据CEO王涛在Hi-Founder社群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