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

阅读,是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

      我想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个小愿望:“这一生,能够和相爱的人结婚,相伴到老,拥抱一生的幸福。”

      然而,当我们怀着对爱情的憧憬走入婚姻殿堂,却现实婚姻生活跟原本的想象存在着一定区别,今天跟大家分享一本书《亲密关系》,能让我们在婚姻关系中少走很多弯路。

      什么是亲密关系呢?

      我们以为亲密关系就是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和好朋友的关系。但是,从作者更深一层的意思来看,亲密关系更应该是自我与灵魂的关系,这是一个灵魂觉醒的过程,这本书的作者颠覆了我对过去的认知,过去我们都以为婚姻是两个人的事,所以要双方都付出努力,才能够变得更好,我想大多数人都认同这句话?但是这本书的作者说,如果你这样想的话那么即便你一个人做出100%的努力,那也只能起到50%的效果,所以很多人对于婚姻特别绝望,我再怎样努力都没有用,因为对方没有改变,我们总是期望着对方和我们同频同节奏的努力这样才行,事实上可能双方的努力方式不一样,但你心中始终认为有或多或少吃亏或者占便宜,所以事实上婚姻生活就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这本书的译者是张德芬老师,张德芬老师有名的一句话叫做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什么意思,其实这一切都是你自己一个人的事情,如果你自己能解决你内心深处的问题,如果你能够准确地理解清楚,你在婚姻当中到底需求的是什么以及怎样用爱来解决这些事情就够了,一个人的努力就足以让婚姻生活变得更好,当然让婚姻生活变得更好,不意味着这两个人永远都在一起,有时候如果两个人真的不合适,在一起已经成为一种虐待或者折磨,如果你发自内心的去分手离开,其实也是一种很好的结果,只要核心是出于爱。

    那我们要怎么营造亲密关系?

    记得有一个记者采访美国一对公认的恩爱夫妻,丈夫说,即使是最亲密的夫妻关系,一辈子至少也有99次想杀死对方的冲动。可见,亲密关系给了我们温情、理解和爱意,但也让我们冷漠、误解和仇恨,我们受爱人的伤害的概率要远远高于陌生人。是什么导致了这一点呢?

      是对对方有不切实际的期望。因为有期望,所以有要求;因为有要求,所以想塑造,当对方无法达到自己的期望时,就会感到自己的意见不受重视,就会产生愤怒。

    为什么会有期望?

    因为我们是按照自己心目中“理想情人”来找另一半的,我们以为自己找到了,他就是我们想找的那个善解人意,聪明伶俐,勤快善良、风趣幽默……的人,如果他有一两个特点做不到,我们就会想改造他,如果一再改造而无法成功,我们就会感到灰心失望,认为对方不尊重自己,进而认为对方没那么爱自己,再进而认为自己再也无法跟对方过下去了。于是,婚姻就变得岌岌可危了。可是,爱人真的有义务要以你的要求来塑造自己么?并没有,对方也是独立的一个人,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个性。事实上,我们喜欢对方,是因为对方拥有自己想拥有的特质。

      也就是说,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的真正动机,是因为我们的需求。

      这些需求中最主要的就是归属感和特别感。作者引用了珍.尼尔森博士《正面教育》中说,当小孩的归属感和确认自己重要性的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他就会觉得沮丧。每个孩子感到沮丧的程度不同,但都会导致他们做出某种偏差行为。成年人也是如此,因为有所归属,所以感到安全,因为感到自己是特别的,所以就会自信。如果对方忽视了自己想塑造的需求,那么这两种感觉就会落空,就会伤心,就会愤怒,就会导致争吵和分裂。

      所以,这种不被满足的情绪才是关键。我们希望对方能更多地关注自己,让自己变得安全和自信。对方或许一开始会配合,但是久了也会疲倦和厌烦。于是,双方就开始了争夺关注的斗争,这种“权力斗争”说明我们在内心深处缺乏被尊重、被承认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很可能就来源于我们在童年时期所丧失的亲情之爱。因为缺乏,所以需要从对方身上索取,但因为根源太深,所以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察觉。因此亲密关系的建立对亲子关系是有非常大的影响力,甚至会影响他的一生,所以在今后我们也要非常注重亲子教育。

      无法察觉的情绪才是最本质的情绪,因为这才是情绪的根源。

      当愤怒开始的时候,我们往往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即使自己错了,也是因为对方引起的,所以,当争吵开始的时候,我们总是会指责对方,把自己的愤怒归咎于对方的言行。当然,对方也会这么做,要么反唇相讥,要么沉默不语,要么就干脆远离。但无论是哪一种其实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或许一段时间过去,双方都会忍耐下来,但那只是忍耐,只要时机适合,那种不被满足的情绪被再次激发时,又将开始新一轮的吵架。

      怎么办?有克服的办法吗?

有。但我们必须先学会沟通的技巧。这里作者也为我们提供了有效沟通的八个纲要问题:

① 我想要什么?

② 有没有什么误会要先澄清的?

③ 我所表达的情绪,有哪些是绝对真实的?

④ 我或我伴侣的情绪,是不是似曾相识?

⑤ 这种情绪是怎么来的?

⑥ 我该怎么回应这种情绪?

⑦ 情绪背后有哪些感觉?

⑧ 我能不能用爱来回应这种感觉? 

大家可以借鉴。

      沟通时首先要做的是,先放下自己的情绪,倾听对方想说什么,关键的不是对方说了什么,而是对方想表达什么样的情绪。一旦我们辨别出这种情绪,表明自己已经理解这种情绪,并且愿意用爱来回应这种情绪时,问题往往就已经解决了大半。

      在起冲突的时候,是非对错往往并不重要,因为有些事情根本就没有对错之分,如果双方都抱着是非对错的心理,那么在沟通前,就已经起了防备心里。我们可以问问自己,我是想要正确,还是想要快乐?想要冲突,还是想要和谐?想要胜利,还是想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清楚了,怎么做也就清楚了。

      可是,明明是对方做得很糟糕怎么办?是的,有这样的可能。但我们也要理解,对方这么做,可能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后果变得如此。另外,环境因素、教育背景、人生经历和认知模式都有可能导致他这么去做,简而言之,对方有对方的理由,对方也是无辜的。这么一想,我们就不会那么愤怒了。这样,我们就会转向跟对方一起探讨问题的解决之道。

      当我们这么做最直接的效果就是丰富了我们的人生经历,增长了我们解决问题的经验,让我们更好地成长,所以,在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是人生的一份宝贵的礼物。只是,它是以考验的形式出现的。

      所以,察觉、辨别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就显得特别重要。这是构建亲密关系的基础。所有的情绪问题都是自己的问题。所有的情绪都是外界投射在自己心里的反映。一旦认清了这一点,你就知道,亲密关系的另一方,无须为你的情绪负责。

      可是,明明是对方伤害了我呀?不让对方负责让谁负责?

      答案是这样的,你可以描述情绪,但要把描述和归咎分开,也就是,你可以说“我感到很生气,但这不是你的问题……”,相反,你不能说“我感到很生气,因为你……”,不归咎,也就让对方能更好地体察你的情绪,而不是一开始就想着怎么防备和推卸责任,这也就让双方有了一个更好的沟通语境。

      当你愿意为自己的情绪负责,并且探索情绪在更早之前的成因时,你就能更好地理解你的情绪,而且也欢迎对方来帮你疏导情绪,这样,不但有助于冲突的解决,更重要的是,你得到了心灵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