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这个时代的一次透视

zhang-kaiyv-pHM2v2OBXls-unsplash.jpg

最近读了《我的二本学生》这本书,这是一位广东二本高校的老师对这个时代的近距离观察。黄灯老师把自己这些年教过的部分学生的学习、家庭、生活以及毕业后的际遇记录下来,以小见大,从而完成了一次对这个时代的透视。
很感谢,有这么一本书,它记录了占当代年轻人最多的一个群体——二本学生。这些人天天就在我们身边,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很感谢黄灯老师,写了这样一本书,也很感谢自己读了这样一本书。它让我更明白,这个时代是怎样的,也对自己处在什么位置有了些许了解。
一句话推荐一下,这本书记录了当下这个社会最大的群体成长的缩影,你一定能看到自己。
这是一群和我相似的人。我们都是二本学生,我们有相似的学校、相似出身、相似年龄,又在同一个时代,自然也会有相似的境遇。
虽然身处这个时代,但我对这个时代的关注一直不够。我不怎么看新闻,也不怎么逛微博。但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即使是天天看这些热门的新闻,也很难深入了解到这个群体。网络上所充斥的最吸引眼球的内容,往往是精英主义,往往是商业化的。而这个占比最大的群体,在网络上,其实是失语的。
通过了解他们的家庭、他们的人生,我也开始重新审视自己。我觉得,每一个人都会在这本书中看到自己。甚至可以这样说,也许有些人就是我们自己,书中人物很丰富,它甚至可以排列组合拼凑成大多人的生活。
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感触很深,情绪波动也很大。如果说,刚开始我还觉得我比一些人清醒,也可以和他们对比一下的话,越往后,更多的是一种伤感,因为它太真实。
简单的挑几个对我感触最深的点,写下来。一方面是记录一下我的想法,另一方面也是给自己一个交代,告诉自己,我读过了。

书中有一个学生她起初第一年高考,考上了一个本科,心里很不甘心,犹豫许久最后选择了复读,第二年本科变成了专科。就读于本书作者黄老师任教的这个学校。
我不确定我是否真的理解她的不甘心,但我试着发表一些自己的看法。
当我在她那个年纪的时候,我也觉得,学历是最重要的,一定要上一个好的学校,这是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我当然知道现在也不能说它是错的,但是好像,不太适用于每个人。读了一些书,也有了些自己的看法。对此,我想记录一下自己当前的想法。
学校教育,无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即使是再好的学校,也不能。同时我也不否认,一个足够好的学校,它可以解决非常多的问题。一个能考上好的大学的学生,往往意味着,他有着超过同龄人的自律,有更好的习惯,更高的智商。最后这些同样优秀的人,到同一所学校也就会互相影响,变得更好。
问题在于,如果能够一早就进入一所好的学校,那当然是极好的。问题是,好的学校是有限的,大多数人因为各种各样的条件限制、各种各样的原因,做不到一开始就进入985、211。现在社会发展这么快,不可能指望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就可以受用终身。活到老学到老,才是今后的常态。
如果错过了接受良好的学校教育,也不是完全就没有机会了。在如今这个开放的时代,我们大可没有必要拘泥于学校和专业。其实更重要的应该是实用,在用中学,在学中用,努力提升自己,这些形式性的东西反而没那么重要了。
富兰克林,查理·芒格能有如此大的成就,基本都靠自学。富兰克林没上过几年学,却成为伟大的出版家、作家、商人、政治家、发明家。查理芒格更是通过自学,具备了多种学科思维,成为巴菲特的合伙人。这些都不是学校教育可以给的。芒格在《穷查理宝典》中,一直强调多元学科思维的重要性。在这样复杂的社会中,只掌握单一的学科,已经没有办法好好生存。
如果能坚持培养自己阅读的好习惯,能学到更多。读书本身就是和智者交流,如果我们认可,我们就是他的学生。
我们身处在互联网的时代,获取各种教育资源的渠道已经太多了,近乎免费。如果我们能管住自己,好好利用这些资源,假以时日,你未必不能超过那些名校学生。
芒格这样形容掌握单一学科的人,“在拿着锤子的人看来,所有的问题都像是钉子”,我相信具备多元学科思维才能活得更好,能否自学对于自己以后生存得更好是最重要的。

中国通过40年的改革开放,如今已经发展到一个非常分化的地步,形成了不同的阶层和圈子,这之间的差距可能是我们无法想象的。尤其是在看这本书的时候,让我的感觉特别强烈。就想到那句老话,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一个人的出身及所处环境,这些是他所不能选择的。但是不管能不能选择,我们都应该去正视这种差距,去接受这种现实。书中有的学生从小家庭不幸,有的父母外出打工变成了留守儿童,有的父母超生在外面躲避惩罚,自然就会教育缺失。还有一些父母是赌徒,甚至整个村子都是赌徒,在这种环境长大,我无法想象谁能出淤泥而不染。
而出生在一个中产阶级的家庭,父母会特别重视教育,特别注重培养,像是雕琢一件艺术品一样培养打磨孩子每一个习惯和技能。小时候又是学习的最重要的阶段,小孩子一定会尽量模仿身边的人。这些个人所不能选择的条件,通过时间的强化最终让人与人之间的眼界、习惯、能力有了云泥之别,也有了阶层。
人的一生是极其有限的,有些东西在最重要的窗口没有学会,后来即使学会也远不如从前,有些错误一旦犯了可能就回不了头,有些坏习惯一旦养成,后面想要矫正就要付出数倍的努力。回头看的时候总是让人感慨,如果我能早点懂就好了。
如王尔德所说,过早成熟就是完美。
这大概也是中国的家长们不遗余力为孩子提供最好条件的一个原因。

书中讲了两个中产阶级的孩子,实现财务自由的过程。在这样一个时代,他们的成功好像是比其他人容易一些。
他们最大的共同点,良好的家境和自身的努力。
经常会听到一种鸡汤,白手起家,完全靠自己,怎样怎样,听起来很励志。但是如果真的读过《人类简史》,真的明白丛林法则,明白进化论,明白适者生存,明白这个世界是由随机性构成的,明白“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就会知道,所谓的是不是完全靠自己取得了成就,其实是没有意义的。
成功说到底是个概率问题。很多人都听过一个故事,出处忘了,大概内容:爷爷让孙子把院子里的一块石头给挪开,孙子很努力使出了浑身的解数,也用了各种工具,累的满头大汗满头大汗,最后还是没有挪动。他对他爷爷说,我已经尽力了。爷爷告诉他,你没有尽力,你并没有想尽所有的方法,比如,你没有找我帮忙。
一直以来,我还是低估了这这个故事的分量。整合能利用的一切资源,这是对资源的尊重,也是成功必备的素质。道德底线当然很重要,它们也束缚着我,但也要明白没有底线的人,可能更容易成功的事实。
因为有良好的家庭条件作为支撑,有家庭去兜底和庇护,实际上他们有更多的选择,他们可以不为眼前的生存问题而焦虑,可以去思考更长远的问题,可以去做长期更有价值的事情。
而那些日夜奔波要先解决眼下生存问题的人,对于他们而言,权衡利弊之后往往最好的选择是慎重。不敢尝试,因为无力承受最坏的结果。
曾经在知乎上看过一个故事,一个大学生,家庭殷实,父母都是当地银行的管理层。他一上大学就开始各种折腾,从摆摊儿开始做生意,而且颇有天分,商业嗅觉灵敏,也赚了一些钱。和同龄人相比,他真的很不错,同学老师都以为他以后一定有不俗的成就。后来,因为父母给亲戚担保贷款,亲戚无法还款跑路,从此家道中落大不如从前。这个学生毕业后,就考了公务员,选择了安稳的生活。
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说,他们的选择,都是对的。
成功本来就是小概率事件。如果赢面不大,也无法承受最坏的结果,依然孤注一掷,其实这也是赌徒。
想起我看过的,盖茨刚开始,大学辍学创业的时候。当时的IBM早已成名数十年,而微软还是一个无人问津的小公司。当时微软希望拿到IBM的单子,达成合作,可是微软根本无法进入IBM的视野之内。盖茨的妈妈正好认识IBM的董事长,跟他详细聊了自己儿子的公司。IBM的董事长直言不讳的说:“你儿子只上了两年大学,他能做什么呢?”盖茨的妈妈说:“
这一次,我以我的成就和人格为他作最好的担保。”然后就拿到了IBM的合作,微软正式起步。每次看到这儿,我都是莫名的感动,跑题了。但不能否认,妈妈帮孩子,也是人之常情。
说了这么多,其实我就是想说,客观的看待现实很重要。我也是没有伞的孩子,我也希望通过自身的努力,可以实现什么,但最重要的,先要认清现实,不是吗?
我们既要看到有些人一出生就在罗马,也要看到书中两位真实的同龄人为实现财务自由经过了怎样的努力。既要看到盖茨的家庭对他创业成功提供的帮助,也要看到在这之前十几岁的盖茨已经是他那个领域里最杰出的专家之一。
这些都是现实,了解现实,认清现实,才是改变的第一步。

最后,做事成事。成事是什么?冯唐在他的《成事》中给出了很好的诠释,“平日千言万语,千算万计,而得失仍只争临阵须臾之顷。”“把一件事想明白、写清朗,符合逻辑、符合事实,可以重复验证、可以实际操练,似乎是对人类很基本的要求,但是古往今来、西天东土,似乎只有少数人类能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
现在我很认同段文平所说的,做对的事,把事做对,赚钱是水到渠成。比如本书的作者黄灯老师。他写下这样一本好书,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了不俗的成就,这算不算做事成事呢?书中那些同龄人,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创业,不管是考研还是考进体制内。他们有的坚持理想,有的尊重规律做出理性的选择,有的背负家庭的重担依然坚持,有的在平凡的工作中坚信“工夫在平时”。他们一起构成了众生相,他们每一位都是我的老师。

本书中内容实在丰富,感慨良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只是看到了最想看的,写了最想表达的,仅此而已。
推荐每一个想通过了解这个时代的年轻人进而了解这个时代的人阅读《我的二本学生》。

做有思考的话痨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这个时代的一次透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