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2017年度总结

图片发自App

2017年(2017.2.1-2018.1.31),是我记录时间的第三年,至今也工作了一年半的时间。

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金钱、行为、时间)分析我的2017:

1.金钱

事实上,我从刚开始工作那会就开始记录每日收支了,我用的APP是随手记,现在统计时只要轻轻一筛选就可以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知道了全年的职业收入和工作时长1947.5小时,就可以算出2017的实际工作时薪。由于涉及个人隐私,这边不便透露。

图片发自App

2017.2.1-2018.1.31总支出为22694.04元,平均每月消费1891.17元,其中,消费前三的三个月分别是:

2017.11(人情往来:同学结婚/生日、家人生日)

2017.8(其他杂项:手机因游泳而损坏,换新)

2017.4(学习进修:注会培训课程)


全年支出排名前三项的分别为:

人情往来(家人、同学、慈善捐助)

衣服饰品(衣服太多,衣柜放不下,有些新买的甚至没穿过,尽量注重质量,而非数量,这方面支出可削减)

其他杂项(手机意外损坏换新)

有些支出现阶段是不必要的,比如社交投资的会员费;有些支出可以适当增加,比如投资自己的费用。

我没有负债,所以截止至2018.1.31我的资产负债表如下(涉及个人隐私,不便公布):

图片发自App


2、行为

今年一共看了五本书,八部电影

图片发自App


爬了两座风景名山,十三所院校的运动场,共计98.29KM。

《我的2017运动记录》:

我的2017运动记录

七场社交(4场讲座类;2场读书会;1场义工)

12位同学固定聚会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在知乎认真回答了19道题,分别是:

图片发自App


比起其他,我发现回答会计专业问题更受欢迎。我会利用一星期的所有空余时间搜索相关资料,只为了答题。

家人是最重要的,今年都有与他们保持通话。之前有在战隼老师的一篇文章看到可以在移动网上营业厅把通话记录导出来,现在就只能导出前六个月的记录,基本每周一通话: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3、时间

34枚金币时间管理


我总在抱怨工作太忙了,没时间学习和看书,但数据显示,一年下来,只有22%的时间在工作,那其余80%的时间也没有真正地利用起来。

除了工作之外,“高效学习”和“尽兴娱乐”是我最重要的两类时间。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两类时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因为我觉得备考注会需要大块的时间,而完整地看完一本书也很耗时间,所以我只取其一。

但是,据统计,今年我看了1429页书,加上背景了解、撰写笔记和定稿归档的时间成本才154.5小时,也就是说平均看完一本书才耗时9.5小时,我真的连9.5小时都抽不出来吗?

过完年我打算买个kindle,有时外勤、周六日外出乘车的时间可以利用起来。广图的书虽然多,但摆放乱,有时不仅不能找到自己喜欢的书,还耗了大量的时间。

今年我备考了注会,但两科都没过,会计备考了89小时,经济法备考了229小时。

据网传,通过会计和经济法的时间投入分别在300小时和250小时左右,看来我不是笨,是时间投入不够。

因为考试之前就听过同学说:“你先考会计,看看自己适不适合考注会。”我当时就想,还有人不适合考注会的吗?觉得很可笑!但当我真正备考时,遇到一些难的章节,我常常怀疑自己难道真的不适合考注会吗?

时间方面的话,我周六日的中午实在太爱睡懒觉了,有时一觉起来已经是下午4点了,再开始学习时间就不多了。或许我可以先养成休息日中午2点半起床的习惯;每天先养成固定学习两小时的习惯,遇到特殊情况在他日自行找补时间。

方法方面,经济法的备考时间如果注意点方法的话,也可以险过的。我就是太注重一些细节,又看教材又看辅导书的,一点知识点也不想放过,但是这是备考,以及格为最终目的就行了。


今年年初我设立了7个目标:

图片发自App

现在看来,除了第五项和第七项外,一个都没实现。

首先,目标在设立之初就有问题的,目标过多且与个人能力不匹配。虽然我记录时间已经3年了,但在目标设立和执行方面是非常弱的,一下子制定了过多目标,从3月开始,我就已经hold不住了,于是就荒废了一整年。

我可以:

目标讲究精,精而钻,钻而成。我想要的太多了,结果一个都没成。

制定目标的时间跨度可以缩小。一下子制定了一年的目标对我来说有点不切实际,可以先制定一个月或一个季度的目标,等有了经验之后,再制定长远点的目标。

目标的正确性。刚毕业那会,我非常看重社交,加入了各类需要交费的组织。

这跟我的求学经历有关,我本科毕业那会就已经25岁了,比同届生大了个三岁,我急于求成。

就在十月那会,我开始醒悟,社交的本质是价值交换。我一个刚毕业的,有什么可交换的价值?我开始不再往外探求,而专心于往内提升。

今后的社交方面,家人和同学固定联系与聚会,注重输入与学习,在知乎上答题输出,进而作为一种社交的手段。

每月复盘。刚开始的前几个月,我每月复盘总结,但到后面,眼看目标不能实现了,我就认为,这一年废了,也不想去复盘了。复盘很重要,还可以根据实际适时调整目标,而我没有。我不想在年底一次性总结一年的时间,很累。

制定B计划。太完美的目标往往没把突发状况考虑进去,“如果...就.....”。

在每周的“高效学习”和“尽兴娱乐”后面分别统计每项成就的时间成本,便于汇总。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的2017年度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