操作系统速成笔记

OS

文章目录

  • OS
    • 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 定义
      • 目标
      • 作用
    • 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 OS发展
      • OS分类
    • 3 基本特征
      • 3.1 并发性
      • 3.2 共享性
      • 3.3 虚拟性
      • 2.4 异步性
    • 4 基本功能
      • 4.1 进程管理功能(属于处理机管理的一部分)
      • 4.2 处理机管理功能
      • 4.3 存储器管理功能
      • 4.4 设备管理功能
      • 4.5 文件管理功能
      • 4.6 接口功能
    • 5 OS结构设计
      • 传统操作系统结构
      •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宏内核与微内核OS结构
    • 6 操作系统的资源
      • 资源分类
      • 资源使用
    • 7 硬件资源
      • 处理器资源
      • 存储器资源
      • IO设备资源
      • 总线
    • 8 软件资源

1 操作系统的目标和作用

定义

  • 操作系统(Operating System,OS)是计算机系统最基础的系统软件,管理软硬件资源、控制程序执行,改善人机界面,合理组织计算机工作流程,为用户使用计算机提供良好运行环境。

目标

  • 有效性。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提高系统吞吐量。
  • 方便性
  • 可扩充性
  • 开放性

作用

  • OS 作为用户与计算机硬件系统之间的接口。有三种接口方式:命令方式、系统调用方式、图形窗口方式。
  • OS 作为计算机系统资源的管理者。资源主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设备以及信息(数据和程序)等资源。
  • OS 实现了对计算机资源的抽象。

2 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

OS发展

  1. 单道批处理系统。自动性、顺序性、单道性。
  2. 多道批处理操作系统,脱机控制方式。资源利用率高,系统吞吐量大,平均运转周期长,无交互能力。
  3. 分时操作系统,交互式控制方式。人机交互,共享主机。
  4. 实时操作系统

OS分类

  • 根据应用领域可以分为
    1. 服务器操作系统、并行操作系统
    2. 网络操作系统、分布式操作系统
    3. 个人机操作系统、手机操作系统
    4. 嵌入式操作系统、传感器操作系统

3 基本特征

3.1 并发性

  • 并发是指宏观上在一段时间内能同时运行多个程序,而并行则指同一时刻能运行多个指令。

  • 并行需要硬件支持,如多流水线、多核处理器或者分布式计算系统。

  • 操作系统通过引入进程和线程,使得程序能够并发运行。

3.2 共享性

  • 共享是指系统中的资源可以被多个并发进程共同使用。
  • 主要由两种共享方式:互斥共享和同步共享
    • 互斥共享。互斥共享的资源称为临界资源,例如打印机等,在同一时刻只允许一个进程访问,需要用同步机制来实现互斥访问。
    • 同时共享。允许在一段时间内由多个进程“同时”对它们进行访问

3.3 虚拟性

  • 虚拟技术把一个物理实体转换为多个逻辑实体。

  • 主要有两种虚拟技术:时(时间)分复用技术和空(空间)分复用技术。

    • 时分复用技术:多个进程能在同一个处理器上并发执行使用了时分复用技术,让每个进程轮流占用处理器,每次只执行一小个时间片并快速切换。

    • 空分复用技术:虚拟内存使用了空分复用技术,它将物理内存抽象为地址空间,每个进程都有各自的地址空间。地址空间的页被映射到物理内存,地址空间的页并不需要全部在物理内存中,当使用到一个没有在物理内存的页时,执行页面置换算法,将该页置换到内存中。

2.4 异步性

  • 异步指进程不是一次性执行完毕,而是走走停停,以不可知的速度向前推进。

4 基本功能

4.1 进程管理功能(属于处理机管理的一部分)

  • 进程控制、进程同步、进程通信

4.2 处理机管理功能

  • 死锁处理、处理机调度(作业调度和进程调度)等。

4.3 存储器管理功能

  • 内存分配、地址映射、内存保护与共享、虚拟内存等。

4.4 设备管理功能

  • 完成用户的 I/O 请求,方便用户使用各种设备,并提高设备的利用率。
  • 主要包括缓冲管理、设备分配、设备处理、虛拟设备等。

4.5 文件管理功能

  • 文件存储空间的管理、目录管理、文件读写管理和保护等。

4.6 接口功能

  • 提供给用户的接口
    • 图形界面
    • 命令行接口
  • 提供给程序的接口
    • 系统调用接口

5 OS结构设计

传统操作系统结构

  • 无结构OS

  • 模块化结构OS。高内聚低耦合。

  • 分层式结构OS。易于保证正确性。易于维护。

客户端服务器模式

  • 组成:客户端、服务器、网络系统
  • 流程:客户端发送消息、服务器接收消息、服务器会送消息、客户端接收消息。
  • 优缺点:数据分布式存储和处理、便于集中管理、灵活性和可扩充性、易于改变应用软件。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

  • 关键概念:对象、对象类、继承
  • 优缺点:重用提高代码复用率、易修改性和易扩展性、易于保证可靠性和正确性。

宏内核与微内核OS结构

  • 宏内核概念:宏内核是将操作系统功能作为一个紧密结合的整体放到内核。由于各模块共享信息,因此有很高的性能。
  • 微内核概念:由于操作系统不断复杂,因此将一部分操作系统功能移出内核,从而降低内核的复杂性。移出的部分根据分层的原则划分成若干服务,相互独立。在微内核结构下,操作系统被划分成小的、定义良好的模块,只有微内核这一个模块运行在内核态,其余模块运行在用户态。
  • 微内核特点:足够小的内核、基于客户服务器模式、应用“机制与策略分离”的原理、采用面向对象技术。
  • 微内核优缺点:可扩展性、可靠性、可移植性、分布式系统支持、面向对象技术、频繁地在用户态和核心态之间进行切换造成性能损失。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EUfJnU8a-1689727392360)(image/2021-03-30-10-07-32.png)]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ZZqIGdvY-1689727392360)(image/2021-03-30-10-07-14.png)]

6 操作系统的资源

资源分类

  1. 硬件资源
    1. 处理器资源:哪个程序占有处理器运行
    2. 内存资源:程序/数据在内存中如何分布
    3. 设备管理:如何分配、去配和使用设备
  2. 信息资源
    1. 数据、程序
    2. 信息资源管理:如何访问文件信息
    3. 信号量资源:如何管理进程之间的通信

资源使用

  1. 资源使用原则:屏蔽资源使用的底层细节
    1. 驱动程序:最底层的、直接控制和监视各类硬件资源。职责是隐藏底层硬件的具体细节,并向其他部分提供一个抽象的、通用的接口
  2. 资源共享方式
    1. 独占使用方式
    2. 并发使用方式
  3. 资源分配策略
    1. 静态分配方式
    2. 动态分配方式
    3. 资源抢占方式

7 硬件资源

处理器资源

  1. 中央处理器(CPU)是计算机的运算核心(Core)和控制单元(Control Unit),主要包括:
    1. 运算逻辑部件:一个或多个运算器
    2. 寄存器部件:包括通用寄存器、控制与状态寄存器,以及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
    3. 控制部件:实现各部件间联系的数据、控制及状态的内部总线;负责对指令译码、发出为完成每条指令所要执行操作的控制信号、实现数据传输等功能的部件
  2. 处理器与寄存器
    1. 运算单元
    2. 控制单元
    3. 内部总线
    4. PC/IR/Flag(程序计数器/指令暂存器/标志寄存器)
    5. MAR/MDR(内存地址寄存器MAR/内存数据寄存器MDR)
    6. 寄存器
    7. Cache
    8. IOAR/IODR

存储器资源

  1. 存储器的组织层次(由上到下,容量更大、速度更慢、价格更低,单位都是字节)
    1. L0:寄存器
    2. L1:L1 Cache(SRAM,静态随机存储器)
    3. L2:L2 Cache(SRAM)
    4. L3:L3 Cache(SRAM)
    5. L4:主存(DRAM,动态随机存储器)
    6. L5:SSD(本地固态硬盘)
    7. L6:本地外存储器(本地硬盘)
    8. L7:远程外存储器(分布式文件系统、Web服务器)

IO设备资源

  1. 类型
    1. 输入设备
    2. 输出设备
    3. 存储设备
    4. 网络通信设备
  2. 控制方式
    1. 轮询方式:CPU忙式控制+数据交换
    2. 中断方式:CPU启动/中断+数据交换
    3. DMA方式:CPU启动/中断,DMA数据交换

总线

  1. 定义及其组成
    1. 总线(Bus)是计算机各种功能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线,它是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传递信息的公用通道
    2. 计算机的各个部件通过总线相连接,外围设备通过相应的接口电路再与总线相连接,从而形成了计算机硬件系统
    3. 按照所传输的信息种类,总线包括一组控制线,一组数据线和一组地址线
  2. 类型
    1. 内部总线:用于CPU芯片内部连接各元件
    2. 系统总线:用于连接CPU、存储器和各种I/O模块等主要部件
    3. 通信总线:用于计算机系统之间的通信

8 软件资源

  1. 系统软件:操作系统、实用程序、语言处理程序、数据库管理系统
    1. 操作系统实施对各种软硬件资源的管理控制
    2. 实用程序为方便用户所设,如文本编辑等
    3. 语言处理程序把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成可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
  2. 支撑软件的有接口软件、工具软件、环境数据库
  3. 支持用户使用计算机的环境,提供开发工具也可以认为是系统软件的一部分
  4. 应用软件是用户按其需要自行编写的专用程序

你可能感兴趣的:(笔记,操作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