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我们仨》读后记

我是出于什么原因去买了《我们仨》呢?

10月28日,场库发表的公众号推文里有这样一段话:

这本书通过一个母亲的回忆,写尽了对女儿和丈夫的想念,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无奈。就如同封面上所写的: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

杨绛以其一贯的慧心、独特的笔法,用梦境的形式讲述了最后几年中一家三口相依为命的情感体验,又以平实感人的文字记录了自1935年伉俪二人赴英国留学,并在牛津喜得爱女,直至1998年钱先生逝世63年间这个家庭鲜为人知的坎坷历程。

他们的足迹跨过半个地球,穿越风云多变的半个世纪:战火、疾病、政治风暴,生离死别……

不论暴风骤雨,他们相濡以沫,美好的家庭已经成为这一家人最安全的庇护所。

天上人间,阴阳殊途,却难断挚情。杨绛独伴青灯,用心灵向彼岸的亲人无声地倾诉着。

作为老派知识分子,她的文字含蓄节制,那难以言表的亲情和忧伤弥漫在字里行间,令读者无不动容。

所以懂的人无需废话,不就是手么,剁给你就是了。

书读的很慢,读到“我们仨失散了”,总是会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感情代入进去,无法自控的觉着难受了,总要停下来缓一缓。

杨绛先生的文笔并不华丽,一字一句都是平平淡淡的琐碎日常,絮絮叨叨,仿佛自说自话。

她说,早餐总是钟书做的。他烧开了水,泡上浓香的红茶,热了牛奶,煮了老嫩合适的鸡蛋,烤好面包。我起床和他一起吃饭。然后我收拾饭桌,刷锅洗碗,等他收拾整齐,一起下楼散步,等车来接。

她说,女儿圆圆一个菜看三个食谱,费尽心思,也破费工夫,为多病又老迈的我们做好吃的菜,哄我们多吃两口。她买了一只简单的烤箱,又买了一只不简单的,为我们精心烤制各种鲜嫩的肉类,然后可怜巴巴地看我们是否欣赏。我怕她失望,总会勉强吃几口。

古驿道上的初逢,钟书从睡梦醒来,没有了眼镜,可以看到他的眼皮双得很美,见到家人,他放心的叫了声“季康,阿圆”,声音微弱,然后苦着脸,断断续续地诉苦......

很羡慕吧,细腻的日常,温柔的家人,哪怕是杨绛先生现在是“我一个人,思念着我们仨”,杨绛先生此刻内心也是温暖的、有温度的。有温度的思念具有力量感,哪怕亲人离开,故人不在,至少还有回忆回温,能够支撑留下来的人,勇敢面对夏暑冬寒,坦然接受人事代谢。

再到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求学之路,到国难之时母亲的离世、女儿圆圆的出生......这部分看的急了,一生的时间跨度,期间个中滋味,难以用一些个具体的词语概括。

看别人的生平轶事,过自己的平淡人生。文人墨客的生活是一首风絮飘摇的诗,自己的生活却是日复一日的苟且,但是心里有诗,就会觉得苟且也是一首诗。虽然絮絮叨叨,琐琐碎碎,却是自己过的日子,是真生活。

生活嘛,并不是一定要恢弘华丽激进亢奋才行,活成自己最喜欢的样子就够了。

很喜欢一句话,愿你三冬暖,愿你春不寒,愿你天黑有灯,下雨有伞......

所以陌生人,希望你无论现在身处何境遇,内心都有一捧旺盛燃烧的炉火,为你续足一个人前行的温暖,燃尽一路的孤凉。

推荐喜欢看纯文学类、人物传记类的人看。

你可能感兴趣的:(插:《我们仨》读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