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

目录

一、 primary key对索引的影响

1. 主键数据有序问题

2. mysql中的page

3. 主键排序问题

二、理解多个page

1. 数据在page中的保存

2. 页目录

3. 单页情况

4. 多页情况

5. 为什么除了叶子节点外的其他节点不保存数据,只保存目录

6. 为什么叶子节点全部用链表连接起来

7. 为什么选择B+树而不选择其他数据结构

三、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

1. 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的概念

2. 实际看看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的区别

3. 主键索引与辅助(普通)索引

3.1 主键索引的概念

3.2 辅助(普通)索引的概念

3.3 主键索引与辅助(普通)索引的区别

3.4 回调查询


一、 primary key对索引的影响

1. 主键数据有序问题

我们先创建如下一个user表: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1张图片

注意,在这个表中的id是带有primary key属性的。

表创建好后,插入如下数据:

注意,在插入数据的时候,我们特地将id的序号按乱序插入

插入完成后,查看数据表中的数据: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2张图片

此时可以发现,虽然插入数据时是乱序插入的,但是显示数据时,数据却是按照主键有序的状态显示的。那这里就有一个问题了。要知道,乱序插入的数据在显示时要有序,就势必是经过排序了的。那数据排序是谁做的呢?为什么这个带有主键的表会以主键有序的方式显示数据呢?

要理解这个问题,就需要理解mysql中的page。

2. mysql中的page

在上一篇文章“索引概念”中讲了,mysql与磁盘进行IO交互时,是以page为单位的,一个page的大小为16KB。很明显,16KB的大小是不可能保存完数据库的所有数据的,这就意味着当存在大量数据时,mysql中一定存在大量的page。同时要知道,这些page中的数据可能需要修改、删除或保持不变等等操作,这也就意味着,mysql想要方便的使用这些page,就必须要将这些page保存起来。

要保存mysql中的所有page,就一定需要“先描述,再组织”。这就意味着page其实并不只是一个内存块,page内部除了对应的数据外,还要管理page的信息

因此,按照我们以前对进程pcb的理解,page其实也就是一个结构化数据。这些page可以将其看为在内存中是按照双链表的方式管理起来的,这就意味着page中应该还存有两个指针,分别指向前后page,然后还要一个内存区,用于保存数据。这些数据加起来的可容纳总大小就为16KB。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3张图片

这些page就被统一存放在mysql的buffer pool中等待使用。通过如上将page用链表管理起来,就可以将对page的增删查改变为对链表的增删查改

那mysql和磁盘进行IO交互时,为什么要以page为单位交互,而不是mysql用多少,磁盘加载多少呢?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page中的数据其实都是连续的,用page交互的本质其实就是预加载,提前将mysql可能用到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减少mysql与磁盘IO的次数,提高效率。当然,我们无法完全保证mysql需要的数据就在这个page中,但根据局部性原理,可以肯定需要的数据在page中的概率是很大的。

不要误以为影响IO效率的主要原因是加载数据量的大小,而应该是IO的次数

3. 主键排序问题

通过上面的测试,其实可以知道当表中存在主键时,mysql会默认按照主键中的数据进行排序。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排序呢?简单来讲,其实就是为了便于算法优化。通过排序,我们在线性查找的时候就是从小到大查找,因此,当我们在查找中遍历线性数据时,每次查找都是有效查找。并且,我们也可以设计出基于有序结构的查找方法,提高查找效率。

二、理解多个page

1. 数据在page中的保存

通过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知道,在数据库中查询某条数据的时候,是直接将一整页的数据加载到内存中,以减少硬盘IO次数,从而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知道,page的内部是采用了链表的结构,要比对数据,本质上还是通过数据的逐条比较来找到特定数据的

如果有1000万条数据,就势必需要多个page来保存这些数据。这些page彼此用双链表连接起来,page内的数据也是用链表连接起来的。这就意味着,如果要查找一条特定数据,就势必需要用线性查找,很明显,效率是很低的

2. 页目录

既然以线性方式遍历链表的效率很低,那能不能想办法优化一下呢?由于在这里面的page和page中的数据都是以链表方式存储的,那优化方向就有两个。一个是优化在page表内的数据的查找,另一个就是优化找到对应数据在哪个page中的效率

先来看如何优化page表内的数据。在大家的书中,为了方便找到特定的内容,都有目录。这个目录中就记录了书中的特定内容所在的位置。既然在书中都可以用目录来让读者快速定位特定内容的位置,那我们能不能把目录引入到page中呢?很明显,是可以的。

3. 单页情况

在page中,除了指向前后page的指针和有效数据外,还可以再预留一块空间,这块空间就用于充当目录,如下图所示: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4张图片

在page中,这片保存目录的空间中就会存在许多指针,这些指针指向的内容就是有效数据的键值。例如目录1指向id=1,目录2指向id=3。假设我们要找id为2的数据,就可以先去遍历这些目录,遍历目录1的时候id为1,不存在;遍历目录2时id为3,而2的值小于3,因此可以断定数据就在目录1和目录2之间的范围内,再到这个范围去遍历数据,就可以缩减遍历次数,提高效率。

由此,我们就可以知道为什么mysql要按照主键进行排序了。其实就是因为要引入目录,就必须保证数据是有序的。这样目录才能正常生效。

4. 多页情况

 要知道,mysql中每一页的大小只有16KB,随着数据量的增加,16KB不可能存下所有的数据,这就要求要有其他page来存储数据。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5张图片

在单表数据不断被插入的情况下,mysql会在容量不足时自动开辟新的page来保存新的数据,然后再通过指针的方式,将所有的page组织起来。这一点在上面已经说过,其实就是用双链表连接起来,如上所示。

这就意味着,在数据量足够大的情况下,会存在大量的page,要在这些page之间跳转,就依然需要线性遍历,效率低下

因此,我们可以继续在page上引入目录,通过目录来进行管理。如下图: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6张图片

在page以上的目录中,就不再有有效数据。在这里面的每个目录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它所管理的下层page中的最小键值,另一个就是指向这个page的指针。例如在上图中,page1的键值是1,所以上层目录中保存的就是1;下一个目录中保存的就是page2的最小键值6,依次往下。

通过这种方式,下层page就被上层目录保存起来,要查找数据时,就是直接到对应目录下找。例如要找数据5,先遍历目录,第一个目录是1,第二个目录是6,这就说明数据5必然在第一个目录指向的page中。由此,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效率。

同时要知道,一个page是16KB,这就意味着一个只保存目录的page能够保存的目录是很多的。假设键值的属性是4字节的int,指针是64位系统下的8字节,加起来一个目录也就12字节。而一个page是16KB,即16384字节,可以保存1365个目录。而1356个目录,每个目录指向一个16KB的page, 即可以管理21840KB,即21MB左右的数据。

那假设这第二层page的数量也太多了呢?很简单,再加一层即可: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7张图片

通过这种方式,就可以进一步提高效率。如果三层依然会导致最上层page过多,那就继续想上加。当然,这种情况是很少见的,一般来讲就是2 ~ 3层就可以完全满足查找需求了。我们可以来算一下,当加了第三层后,最上层的一个page中可以保存上千个目录,假设就是上面算的1356个目录, 即21MB数据。那要将最上层的page填满,就需要有21 * 1356 = 28476MB,即27.8GB左右的数据。这还仅仅是三层目录中最上层中一个page的可保存数据量,再多加几个甚至保存数据量可以到T。如果再加一层,大家可以想象到底有多少数据。所以在一般情况2 ~ 3层就足够使用了。

通过这种方法,当需要查找数据时,就不再是遍历叶子节点中的数据,而是从上至下根据page中保存的目录找到对应数据了。效率大大提升。

这个数据结构,其实就叫做“B+树”。是一种高阶数据结构。当然,这并不是说mysql中的数据存储方式就一定是B+树,这可能会因为搜索引擎的改变而改变。但InnoDB中的存储结构一般就是B+树

5. 为什么除了叶子节点外的其他节点不保存数据,只保存目录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就会有一个疑惑,那就是为什么在这个B+树中,除了叶子节点外的其他节点,都不保存数据,而只保存目录项

这其实就是为了能够存储更多的目录项,让一个page可以管理更多的page。通过这种方式形成的树,必然是一个又矮又胖,即“矮胖型”的树。这也就意味着它途径的路上节点会很少,即找到目标所需要的page也就更少。同时,mysql要拿到的page中的数据都是保存在磁盘上的,需要的page减少,也就意味着mysql和磁盘需要的IO交互次数更少,提高了效率

在未来查询数据时,并不需要将整棵树加载进来,而是将里面的部分page加载进来,通过这些page找到需要的page,然后再加载。这也就可以让我们在查找数据时,以page为单位按需获取。大大提高了整体搜索效率。

在上面的整棵B+树,就被称为“mysql innodb下的索引结构”。当我们使用的是innodb引擎时,一般我们在建表和插入数据时,就是在这个B+树的结构下执行CURD操作。

此时有人可能就有疑问了,这个B+树的构建是依赖于主键的,那要是我们的表里面没有主键怎么办。其实就算表中没有主键,mysql在插入数据时也会默认插入一列隐藏数据,这列数据就是主键。在插入数据时,就是按照这个隐藏主键构建B+树的。

当然,由于我们在查数据时无法用这个隐藏主键查找数据,所以查找效率就很低。

6. 为什么叶子节点全部用链表连接起来

通过上面的B+树的图大家应该会发现,在图中除了叶子节点用链表连接起来外,其他节点直接都是相互独立的。既然如此,为什么叶子节点要全部用链表连接起来呢?

有两方面原因。

一个原因是叶子节点全部用链表连接起来,其实是B+树这个数据结构的特性

第二个原因就是在查找数据时,一般都是希望进行范围查找。如果叶子节点不用链表连接起来,假设我们查的范围数据被分别保存在了2个甚至多个page中,这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重新从头开始再查询一遍,找到下一个page。但如果用叶子节点连接起来,要找下一个page中的数据时,就直接用page中保存的地址找到下一个page即可,无需重新查找。

7. 为什么选择B+树而不选择其他数据结构

大家看到这里可能会疑惑,有这么多的数据结构,既然B+树可以胜任承担索引结构的工作,那其他数据结构呢?

我们一个个来看。

(1)链表:链表是线性遍历,在上文中就说过是不行的,效率太低

(2)二叉搜索树:我们插入数据时的插入顺序是不可预测的,这就导致二叉搜索树可能在插入的过程中退化为线性结构,效率低

(3)AVL或红黑树:这两个数虽然是平衡或者说是近似平衡的,但是它毕竟是二叉结构,相比较多阶B+,它的树整体过高。这两种树都是自顶向下找,层高越低,意味着系统与硬盘更少的IO交互。因此,虽然AVL和红黑树可行,但在这种场景下不如B+树优秀。

(4)hash:在官方的索引中,mysql是支持hash的,但是在innodb和myisam中并不支持hash。虽然它的算法特征决定了它的搜索效率很高,但在面对范围查找时就不如B+树优秀。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差别,这里就不再多说。

(5)B树:B树大家可能不太理解,它也是一种高阶数据结构。它和B+树在结构上是很相似的,但是与B+树不同的是,B树的节点中除了目录,还会保存有效数据。这就导致B树中的page中保存的目录数量势必会少于B+树,查找数据时需要经过更多的路上节点。另一个问题就是B树的叶节点不会用链表连接起来,这就会出现当需要查找范围数据时,如果某些数据在其他page上,就需要重新找一遍,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在这个场景下,B树的整体效率就比不上B+树。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8张图片

三、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

1. 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的概念

在上面所讲的索引结构中,其实都是innodb的索引结构。这类将数据直接存放在叶子节点中的索引方式,叫做“聚簇索引”

还有一种索引方式,叫做“非聚簇索引”。MyISAM就是采用的这种方式。在MyISAM引擎中同样使用B+树作为索引结果,但不同的是,它的节点中存放的是数据的位置,而非数据本身,如下图所示: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9张图片

 其中Col就是主键。

2. 实际看看聚簇索引与非聚簇索引的区别

要实际看到这两种索引方式的区别,我们可以分别创建一个用InnoDB和MyISAM引擎的数据表。

先创建一个InnoDB引擎的表:

查看它的创建信息: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10张图片

因为我们在配置文件中设置了默认采用InnoDB引擎,所以创建表时不指定搜索引擎就会默认采用InnoDB。

表创建好后,我们进入mysql数据库存放数据的目录:

然后进入上面的表所在的数据库,即目录。然后查看它里面的文件: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11张图片

可以看到,在这个数据库中除了数据库配置文件db.opt外,还有两个文件,它的名字就是我们刚刚创建的表的名字。在这两个文件中,后缀为frm的文件,就是这个表的表结构后缀为ibd的文件,其中i大家可以理解为innodb,b理解为block,d理解为data。即这个表的索引和数据就放在这个文件中。由此就可以知道,在InnoDB中,是将索引和数据放在一起的

我们再创建一个test2表,用MyISAM引擎:

表创建好后,我们再来目录下的文件: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12张图片

可以看到,此时就多了三个文件,这三个文件就是test2表的文件。其中frm后缀的是表结构MYI后缀的文件,就是索引结构;而MYD后缀的文件,就是数据。可以看到,它的大小是0,因为当前这个表内还没有插入数据。

3. 主键索引与辅助(普通)索引

3.1 主键索引的概念

 在上面的两个表中,以主键来充当索引的方案,叫做“主键索引”

3.2 辅助(普通)索引的概念

在一张表中,除了可以让主键充当索引,还可以让其他列充当索引,这种用没有主键属性的列充当索引的方案,就叫做“辅助(普通)索引”

3.3 主键索引与辅助(普通)索引的区别

对于MyISAM而言,建立主键索引和普通索引是没有区别的,无非就是主键不能重复,而非主键可以重复。

既然可以为一个表创建多个索引,这就意味着一张表可能存在多个B+树,在MyISAM中,主键索引建立的B+树和普通索引建立的B+树都是一样的。唯一的不同就是page中保存的用于比对的值不再是主键值,而是其他列数据中的值。

因此,索引的本质,其实就是在特定的数据结构中搜索数据

3.4 回调查询

那么对于InnoDB呢?在InnoDB中,同样是可以建立普通索引的。但是我们知道,InnoDB的B+树的叶子节点保存的是数据本身,如果再建一张拥有同样数据的B+树,很明显就会出现两份相同数据,浪费空间。

因此在InnoDB中,如果用没有primary key属性的列建立普通索引,此时mysql中就会按照这一列中的数据构建一棵B+树,但是在这棵B+树的叶子节点中,就不再保存除了主键以外的其他数据。例如现在有如下一张表: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13张图片

假设我们用第三列数据建立普通索引,那么它的B+树结构如下:

初识mysql之理解索引_第14张图片

在这棵B+树中,除了用于作为索引的列数据外,叶子节点中只保存主键值

同时,当有了这棵B+树后,主键索引的B+树中的对应列数据就会全部删除。以避免出现重复数据。当用这棵普通索引的树查找数据,并且还想要获得对应行数据中的其他数据时,mysql就会拿着叶子节点中的主键,回到主键索引的B+树中去检索获得其他数据

这种通过普通索引,找到目标数据的主键值,然后拿着主键值回到主键中查找其他数据的查询,就叫做“回表查询”

因此,虽然常见的索引可以分为主键索引唯一键索引普通索引,但总的来说就两种索引,分别是主键索引普通索引普通索引中就包含了唯一键索引。 

你可能感兴趣的:(mysql数据库,数据库)